特写:韩国人为何停用移动电话?

2000年08月10日 15:17  道琼斯 

  作为全球最先步入电子商务和移动电话领域的国家之一,韩国出尽了风头。今日的韩国,用移动电话的比用固定电话的人多;股票网上交易超过网下交易。但韩国的最新动向却出人意料:该国可能是自数年前移动电话风潮开始以来第一个移动电话用户人数下降的国家。

  据韩国三星[微博]证券公司(Samsung Securities,Q.SSS)的Hoseok Kim称,自6月1日起,已有70万韩国人停止使用移动电话。他预计到今年年底还会有300万用户停用移动电话,令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减少到2,350万人。原因只有一个价格。这个事件对各地竞相生产更完善但服务费更昂贵的电话经营商是个警告。

  韩国政府禁止移动电话无限制降价,这引发了此次用户数的骤减。消费者曾经几乎可以免费得到移动电话,因为5大运营商为争夺市场占有率不惜血本无归,而期望今后的高回报。1999年,占移动通讯市场主导地位的SK Telecom (Q.KMT)花费了1.4万亿韩圆,即其收入的1/3,用于移动电话津贴,导致利润减少3,070亿韩圆。今年,两家较小厂商被迫与更强的对手合并,使移动通讯市场变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政府称其干预的理由是,韩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每隔数月就会弃旧换新,这会损害国家的贸易收支差额,因为移动电话的主要部件都是进口的。

  但是对使用移动电话的补贴极大地推动了移动电话的使用。在禁令颁布前夕,用户人数曾达2,700万之多,几乎占到韩国人口总数的59%,比1998年末的数字增加了近一倍。补贴和费用折扣也使亚洲其他地方的移动电话用户激增。

  既然措施有利,又何必在意移动电话用户登记时花多少钱呢?简而言之,是因为电讯行业正在进行基于用户增长迅速的大规模投资。移动电话运营商认为消费者希望通过移动电话获得信息和娱乐,并愿意为此付费,所以他们正准备制造能为移动电话用户提供持续、迅捷的互联网连接的新一代通讯网络。

  全力以赴了解消费者需求

  朗讯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LU)亚洲地区无线网络集团总裁斯考特.埃里克森(Scott Erickson)认为,在发展良好的行业中,通过提供折扣来换取市场占有率的公司对消费者需求甚为了解,但移动通讯服务业却不尽然。“如果我们中有任何人站出来说自己了解客户需求,那我们就是在撒谎。”

  在韩国发生的移动电话用户数量滑坡揭示了:迅速增加的用户群实际包括一批“泡沫消费者”那些人只有在几乎免费的情况下才会接受移动通讯服务。每年有1/3的用户更换移动通讯商以便从登记折扣中获益。Kim指出,那些停用移动电话的人大多属于这一类,因为更换移动通讯商要新买移动电话。

  现代证券(Hyundai Securities,Q.HDS)的托马斯.蔡(Thomas Choi,音译)认为该行业远远超前于消费者。“和消费者要求较高的个人电脑(PC)行业不同,电讯业是由运营商们驱动著市场,”他解释道,“如果运营商不推出这些新服务,消费者也不会提出这种要求。”他认为,只有当移动通讯运营商能紧紧抓住消费者并将其逐步带入花费更高的服务,他们风险重重的促销措施才会获得回报。“没有炒作的促销不算大件事,”香港怡富(Jardine Fleming,JFC)的电讯分析师杰克.林奇(Jake Lynch)说道,“伴有炒作的促销才有吸引力。”

  以日本NTT移动通讯(NTT DoCoMo,J.NTX)为例,它需要令每位用户连续使用其i-mode移动通讯服务至少17个月,才能弥补它为用户提供的移动电话补贴。i-mode是一项永久连接的服务,可进行方便的电子邮件发送和订票之类的事务。自从1999年年初投入使用,i-mode已经吸引了数目可观的900万订户。DoCoMo的补贴措施使i-mode移动电话的售价几乎等同于简单的语音移动电话。

  日本的其他移动通讯运营商在推出竞争性服务方面行动缓慢,因此DoCoMo不必担心受到竞争冲击。在其他国家的市场上,运营商往往你追我赶、接二连三地推出信息服务,但不能保证他们能否得到消费者长久的拥护。“这是关键,”林奇这样说道。而且他认为有一种途径或许可以让信息服务保有长期用户。“我一年左右要丢失三次电话,”他说,“这简直令人无法忍受。后来我用数码通电讯有限公司(SmarTone,H.SMR)(一香港运营商)来储存所有电话号码之前,此后当我丢失电话时,我就能下载那些号码了。”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日确定将击落进入钓鱼岛无人机 中方回应
  • 体育NBA-霍华德15+17火箭4连胜 视频
  • 娱乐传崔永元正式离职央视 李咏:我也听说了
  • 财经人社部:望参保者自愿延长养老保险缴费
  • 科技智能家居:一个广阔的硬件创新市场
  • 博客翟华:日本人羡慕中国人英语水平高
  • 读书五马进京:一马当先的高岗为何绝望自杀
  • 教育内地生香港死亡遭污蔑被骂蝗虫 国考报名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
  • 张五常:科斯与我的和而不同处
  • 姚树洁:中国继续充当世界发展引擎
  • 张捷:从粮食角度理解当年柬埔寨灾难
  • 叶檀:指责星巴克暴利是愚蠢行为
  • 陈虎:央企副总年薪千万依据何在
  • 赵伟:上海自贸区比当年深圳特区难做
  • 钟炬:南沙新区有望成为改革排头兵
  • 马光远:诺奖得主希勒不懂中国房价?
  • 张庭宾:中国楼市泡沫最晚2015年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