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产经 > 正文

融创中国拟收购绿城 宋卫平时代或将结束

http://www.sina.com.cn  2014年05月16日 17:11  半岛都市报

  2014年地产业最大并购案洽谈中,融创中国拟收购绿城绿城欲卖股求生宋卫平何去何从

  5月15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的融创中国和绿城中国双双发布停牌公告,融创可能收购绿城的消息在业内瞬间传开。下午,融创中国发布公告,承认正在与绿城中国董事长宋卫平洽谈收购绿城中国之事,拟收购股权为不超过30% ,这也意味着收购一旦敲定,融创中国将成为绿城第一大股东。公告发布后,除了对绿城中国未来发展的展望,绿城大佬宋卫平将何去何从,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融创有望成绿城第一大股东

  5月15日上午,停牌公告发布后,坊间就有传闻称,融创中国正在酝酿收购绿城中国,这两个国内地产巨头 ,将在2012年后再次达成股权转让交易。该消息很快得到确认,融创中国下午发布公告,承认正在与绿城中国董事长宋卫平、股东夏一波以及绿城中国总裁寿柏年洽谈收购绿城中国,并就收购绿城中国已发行股本不超过30%的权益进行磋商。融创中国方面称,磋商尚在进行中,尚未签订任何正式协议,故该收购事项未必一定进行。同日,绿城中国方面也发布了类似公告,双方均表示,股票将于16日上午9时起正式恢复买卖。

  绿城中国2013年报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宋卫平及夏一波夫妻拥有绿城中国25.11%的股权,九龙仓拥有绿城中国24.32%的股权,寿柏年拥有股权为17.81%。因此,若此次交易最终达成,融创中国将有望成为绿城中国的第一大股东。另一种可能是,收购完成后,融创中国的占股比例仍低于九龙仓,原本的第二大股东九龙仓将上升为第一大股东。截至记者发稿时,针对具体的转让细节,双方并未做出明确表态,并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绿城宋卫平时代或将结束

  融创中国拟收购绿城的消息获得确认后,业内纷纷猜测绿城创始人宋卫平的未来将走向何方。目前有接近此事的消息人士称,在完成收购后,绿城中国创始人宋卫平将保留部分股份,但可能将退出上市公司绿城中国。在公司运营层面,宋卫平则将把重心放在绿城房产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资料显示,绿城房产是以代建为主的房地产公司,目前,宋卫平持有绿城房产34.6% 的股权,是绿城房产的第一大股东。

  不论宋卫平在绿城的地位将如何调整,但从企业文化层面上,短期内,宋卫平无疑仍将是绿城的精神领袖。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分析说,在银行信贷紧缩的市场背景下,“去投资化”楼市调控仍然持续进行,对于绿城来讲,绿城卖股求生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他认为,房企无论通过什么样的市场手段,卖项目也好,卖股权也好,降价销售也好,只要市场艰难的时期可以“活下去”,那么,这就是起码的成功。在未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度过当前的企业资金面的危机,未来有可能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凡奇地产总经理顾晓立也表示,宋卫平对产品的偏执和绿城不容置疑的掌控,固然是绿城享誉业内的主要动因,但同时也使得绿城曾经遭受重大挫折 。绿城股权发生变化后,绿城的实际话语权将交给以营销见长的孙宏斌团队,这对公司未来发展不失为最优选择。

  从绿城地产2013年报可以看出,绿城项目目前主要分布在浙江、上海、江苏和山东,土地储备面积比例分别为44.6% 、5.4% 、8.8% 和13.7%。其中,青岛是绿城进入的主要城市之一。

  两位地产大佬的惺惺相惜

  据了解,4月下旬,孙宏斌就与宋卫平就融创欲购入绿城股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商谈。进展如此之快,源于两位大佬之间的惺惺相惜。

  在业内,人们普遍认为,绿城宋卫平很理想主义,对产品有自己很高的标准和追求,对财务、市场相对不够敏感,早已形成了绿城厚重的产品风格。但是,宋卫平虽被称为地产界的传奇人物,其成就了绿城极高的产品口碑,但由于不顾资金风险快速扩张也给绿城带来了巨大的危机。

  自从融创入主绿城多个项目后,绿城的发展已经出现了转机。宋卫平曾在公开场合说过:“孙宏斌曾经跟我说过他的经验,卖项目就要从最好的项目开始卖。这就是断臂求生。”当时孙宏斌也公开回应,“我真的喜欢宋卫平,原因是我们太像了,一是都是血性的性情中人,每次喝酒都喝多;二是都有理想主义情怀,为理想宁可头破血流;三是都怀英雄的浪漫主义,这种浪漫代价大、消魂、刻骨铭心。”

  自2012年孙宏斌的融创公司疏解了宋卫平的绿城地产资金难题后,双方“联姻”的结晶融绿公司变成了双方最大的利益纽带。“不差钱”、“高调”是孙宏斌的融创给媒体留下最深的印象,而这些印象的背后离不开宋卫平绿城集团的支持。不过,随着此次融创大手笔收购,融绿公司今后的疯狂与否或许都与宋卫平无关。

  ■原因

  资金紧张,宋卫平无奈“托孤”

  2014年年初,受到银行信贷紧缩、“钱荒”的影响,房企深陷资金链危机的现象频现。从今年以来楼市的市场表现来看,长三角区域楼市城市尤其是浙江地区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降价。但戏剧性的是,二季度以来,打破市场僵局的也是江浙、上海一带的长三角城市。不过,想通过降价的方式来增加售楼量,并不太可行。究其缘由,是整个楼市尤其是浙江省重点城市还面临比较大的的去库存的压力,而这种压力作为大企业绿城地产同样存在,那合作或者被收购将是这些企业接下来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回顾绿城近几年的发展史可以发现,早在2011年下半年,绿城地产就陷入资金链困境。绿城地产在2011年先后出售多个项目给SOHO 中国以及融创中国。2012年1月20日,绿城公告称以5100万元的价格,将无锡绿城湖滨置业有限公司51%的股权转让给融创。2012年6月8日,绿城与九龙仓签订战略合约,九龙仓以51亿港元入股绿城,成为绿城中国第二大股东。同月,上海融创绿城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为20亿元,融创、绿城各以10亿元现金持有合营公司50%的股权,在当月融创以33.7亿元价格收购绿城 9个项目50%的股权,这9个项目装进双方成立的合资公司“上海融创绿城”(“融绿”公司),融创绿城正式联姻。

  在当时看来,融创与绿城的合作可谓双赢。融创可以“借机”完整布局长三角,而绿城亦可“卖身”减负自救。但今天绿城将“身家性命”全面“委托”于融创成真,在当前不景气的楼市状态下,房地产业的重新洗牌可能将进一步加速。

  不过,根据绿城 2013年年报,绿城于2013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负债率为60.1% ,虽然相比于2012年12月31日49%有所上升,但仍保持在合理水平。现在正在洽谈的股权交易,显然无关于绿城融资,更像是宋卫平的套现之举,这也部分印证了“宋卫平将退出绿城上市公司”的传言。宗和

  ■影响

  将开启大型房企并购先河

  绿城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之一,在全国不少城市、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有多个项目。融创与绿城此前已有合作。2012年6月,双方成立上海融创绿城控股有限公司(融绿)。从当时情形看,绿城因为产品单一、过度扩张在楼市调控中陷入僵局,一度挣扎在“死亡线”上。与融创合作回笼资金,可以“卖身”自救“活下去”,融创则“借机”完整布局长三角地区,并获得绿城品质的“背书”。

  加上其时向香港九龙仓配股获得现金,岌岌可危的绿城终于渡过难关。但宋卫平的持股比从33%摊薄至25.4%,九龙仓持有绿城中国24.6%股权。其后,在长周期的楼市调控作用下,房地产业告别“黄金期”,绿城虽已摆脱窘境,但难现曾经的辉煌。如今融创拟收购绿城权益,开启大型房企并购先河,为当前不景气的楼市又增添几分凉意。

  从全国多个城市来看,房价“涨不动”更趋明显,部分城市房价出现下行,房企间的分化进一步加剧。成交低迷、信贷收紧、房价转轨导致不少房企出现资金困局,如何适应新形势,成为房企不得不面对的紧迫问题。鑫华

  ■行业

  房企千亿军团竞争火药味更浓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数据,2013年销售额过百亿企业扩容至71家,万科、绿地、保利、中海、恒大、碧桂园等6家企业销售额突破千亿,行业领先阵营持续壮大。同时,领军企业尤其是“千亿军团”不断强化竞争优势,进一步拉大了与中小房企的距离,分化发展格局愈加明确。

  在银行信贷紧缩市场背景下,市场会逐渐加速分化,不同企业之间业绩也会出现分化,2014年龙头房企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积极谋求上位实现突破势在必然。而2014年房地产市场分化加速将加剧2014年具有“火药味”房企之间的竞争。

  首先、2013年“千亿军团”房企扩容至6家,未来“千亿军团”房企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比如2013年绿地销售金额已达1625亿元,已接近万科龙头老大1776亿元。预计2014年楼市将上演“龙争虎斗”,争夺市场龙头老大地位。2014~2015年及未来谁将是龙头老大的问题,将成为市场及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也就不难理解2014年伊始,尽管市场相对平淡,但是,千亿房企仍然积极在房地产市场进行激烈的“火药味”竞争。

  此外,未来“千亿军团”房企也会因为房企销售业绩或市场并购行为而增加,这也将进一步加剧千亿房企军团的市场竞争。

  同策咨询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4月,今年绿城集团累计总销售面积约75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72亿元,而融创实现合约销售金额人民币184.6亿元,同比增长27%,完成全年目标的28.4%。目前两家公司合计销售金额已达356.6亿元,即使按照前4个月市场低迷期的销售业绩,这两家企业2014年全年也会实现1000亿元以上的销售业绩。宗文 记者 乔秀峰 林伟萍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