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平湖石钺刻划符号: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

http://www.sina.com.cn  2013年07月11日 01:40  第一财经日报

  孙行之

  世界上大部分的文字体系都因为国家的衰弱而式微,或是因为文字系统本身的局限而走入歧途。相当多数量的古文字没有流传下来,即使流传下来的也大多数无法识读了。但汉字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例外,它是世界四大独立发展的起源文字系统中唯一步入电脑时代的文字体系。目前,史学界权威认定的最早中国文字为距今3600年的甲骨文。而近来有考古学家和古文字专家称:浙江平湖庄桥坟出土的石钺能够将中国文字的历史向前推进1000多年。

  据《光明日报》报道,7月6日,几位古文字专家齐聚平湖,对此处出土的240余件器物进行研究。这些器物上有大量刻划符号,被有关专家认为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原始文字。

  庄桥坟遗址位于平湖市群丰村,为良渚文化遗址,距今约5000年。2003年至200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平湖市博物馆联合对遗址进行了两期发掘,在其中发现了240余件有刻划符号的器物。其中的两件石钺上的符号显现出“排列成序”的状态,其刻痕较浅,比较集中地出现在石钺的一个方位。

  “从文字狭义的定义来看,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单个符号不一定是文字,有序组合排列的多个符号则有可能是文字。”北京大学文博与考古学院副教授、古文字专家董珊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道。

  谈及此次庄桥坟遗址出土的石钺,董珊认为,这些符号是文字的可能性较大。“按照古文字专家裘锡圭先生的定义,‘两个以上的符号排列成行’的符号很可能属于文字。”董珊说。

  不过,此次庄桥坟遗址出土的石钺也并非早期类似“文字”符号的首次发现。董珊介绍道,这样的符号曾经见于一些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遗物上,例如江苏吴县澄城遗址出土的良渚文化黑陶贯耳壶腹部有横向刻划的四个符号,而美国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藏良渚文化黑陶壶的圈足内壁则纵向刻有八个符号。又如在山东邹平丁公村出土的龙山文化陶盘残片上,有排成五行的11个符号,类似的符号也见于1993年江苏高邮出土的龙山晚期陶片。

  “但这些符号似乎都与汉字无关,或者说,没有直接证据能说明它们与汉字的关系。”董珊说,“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人群的族属及其语言至今仍不清楚,而记录语言的文字与民族有关。因为那一历史时期在浙江地区的土著居民是讲越语的越族,如果可以大胆假设一下,良渚文化刻划符号可能是记录越语的文字。”

  而在复旦大学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刘钊看来,石钺上的符号究竟是不是文字,还需要进一步搜集证据、论证和研究。“只能说,甲骨文之前还没有发现严格意义上的成系统的文字,而这次平湖发现的符号即便是文字,也属于早期初级阶段的文字。”他告诉本报。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