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烧钱大战昨日再度升级,嘀嘀打车将前一天刚恢复的每单补贴10元,升级至12-20元,号称“永远比同行多补贴1元钱”的支付宝[微博]紧接着宣布,将前一天增加到11元的每单减免金额,提升至13元。按照目前杭州出租车起步价11元计算,短程打车的乘客还有可能赚到钱。
你以为腾讯和阿里巴巴[微博]钱多烧昏头了么?看看它们在其他战场上的备战情况就知道了:腾讯刚刚与王府井百货达成合作,并将与美丽说和大众点评开展合作;阿里巴巴今天起与祐驿站便利店开展合作,此前已与多个便利店达成合作。这些合作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基于移动支付的O2O(线上到线下)。而正在享受免费打车的你,正是成全它们之间合作的最大功臣之一:没有你在手机上主动绑定银行卡,O2O就不可能实现。
打车还有可能赚钱
无论是嘀嘀还是快的,都想要比对方的补贴多1元,以吸引更多的用户。所以就出现了下面这出好玩的戏码:前天嘀嘀对每单的补贴从5元恢复到10元,快的就承诺每单补贴升级成11元;到了昨天早上,嘀嘀的补贴又变成了12元起步,到昨天下午,快的的补贴就变成了13元一单……这头破血流的火拼游戏,把大家都震惊了。
有人昨天体验嘀嘀的游戏补贴模式,一单18元的打车费,支付的时候在微信里输入18,结果显示补贴15元,乘客只付了3元。
快的昨天公开表示,后续无论什么情况,只要同行调了,他们“永远比同行多补贴1块钱”政策都会自动快速生效。至于13元的补贴比起步价高怎么处理,快的的解释是,如果你只打了起步价11元,用支付宝钱包支付就付1分钱,若是扫司机的二维码支付,支付11元,支付宝会返还你13元,等于每次还能赚2元。
除了火拼补贴金额,双方还请了帮手来助阵。嘀嘀请出腾讯游戏,将对每周使用嘀嘀打车微信支付车费10次以上的用户,赠送热门微信游戏的装备;而背靠阿里巴巴的快的,用上了淘宝天猫[微博]的资源,从2月18日开始,用户用支付宝付打车款每满5次,就可获赠淘宝天猫平台的退货保障卡一张,购物时若产生退货,可包邮。
争抢线上线下商家资源
今天,支付宝和祐驿站宣布达成合作,双方将在手机支付、线上线下综合服务模式、O2O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据介绍,安装了支付宝钱包的顾客,在祐驿站购物时,可以通过支付宝钱包内置的“条码支付”功能,由店员扫描完成支付,全程不需要任何现金找零或刷卡操作。
此前,已经与支付宝达成此类合作的便利店,还有华东喜士多、红旗连锁、十足、左邻右舍、美宜佳等上万家,覆盖四川、广东、上海、浙江、江苏五省市。
而在2月12日,腾讯与国内知名零售商王府井百货宣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商户功能、微信支付服务开展具体合作。按照计划,在未来半年内,顾客在全国数十家王府井百货选购商品后,可以直接在专柜通过微信支付“扫一扫”进行支付,商品交付既可选门店自提,也可选送货上门。
腾讯与王府井的合作,很难说不是受到淘宝天猫与银泰百货合作的刺激。去年“双11”期间,后两者之间的O2O合作,为银泰天猫旗舰店带来的销售额,较2012年“双11”增长了5倍。
除了争抢线下传统商家资源,近期腾讯和阿里巴巴在线上商家资源的军备竞赛,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2月17日,阿里巴巴方面宣布,将投入上亿元人民币及人力,对淘点点的新年招商进行补贴,加速推进该产品在各地外卖及点菜商户中的普及度。淘点点是一款类似于大众点评的手机点餐应用,于2013年12月上线,支持消费者自助预订、点菜、点外卖及支付等。而业内多有传闻称,腾讯将以4亿美元战略入股大众点评网[微博],占股20%,双方将于今天下午在上海宣布这一消息。
另一项传闻则称,有投行人士透露,腾讯还将入股京东商城[微博],以弥补其在实物电商领域的短板,进一步缩小与淘宝、天猫的差距。
醉翁之意不在酒
乍一看,打车软件补贴大战,与腾讯、阿里巴巴在线上线下合纵连横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但把它们联系起来,你会发现,腾讯和阿里巴巴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先培养你用手机支付的习惯,然后再从商家和你身上赚钱。
《电子商务世界》杂志主编赵廷超说,移动支付是打通O2O商业模式“任督二脉”的关键一环,要推广移动支付,首要前提是引导用户将其银行卡与支付应用进行绑定,比如支付宝钱包和微信我的银行卡。腾讯和阿里巴巴不约而同地看中了打车软件,是有道理的,因为打车是都市白领的刚性需求,使用频率高,用户黏性强。余额宝、理财通等所谓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以及春节期间满天飞的微信“红包”也是基于同样的原理,它们都能让用户心甘情愿地绑定银行卡。
绑定银行卡以后,推广移动支付最难的一步就此完成,而足够多绑定银行卡的用户,就成了腾讯和阿里巴巴与线上线下商家谈合作的筹码。
某国有银行信贷部负责人则表示,互联网巨头在合作商家和用户身上赚钱的途径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向合作商家提供小额贷款。目前,阿里巴巴、苏宁、敦煌、京东 商城等电商,都已经涉足面对商户的小额贷款业务。另一种是产生沉淀资金,按照第三方支付的业务规则,用户收到款项后,除非手动转至银行卡,一般留存在支付账户内。
同时使用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的杭州经纬出租金师傅似乎也看出了其中的门道,他说,别看腾讯和阿里巴巴给我们补贴,今后从我们用户身上赚到的钱何止这么一点?要是每个用户都在账户里存1000元,就按1000万用户来算,光是利息就不得了。而且,以后很多人做生意可能会更加依赖这两家公司,还得乖乖听它们的。
免费午餐的背后
昨天上午,记者打车,使用嘀嘀打车的时候出现故障,不能支付。的哥说,是有人在“黑”嘀嘀,并且翻出嘀嘀打车发给他的微信给记者看,以证明其所言不虚。后来,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又有不少人吐槽用不了嘀嘀,另外一些人则反映用不了快的,大雪天叫不到车没法出门。显然,贴钱“请”人打车的软件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在现实诱惑面前,许多人似乎忘记了“世上没有免费午餐”的道理。殊不知,我们在享受免费打车的同时,已经不知不觉将自己“卖”给了腾讯和阿里巴巴这两大互联网巨头。
从余额宝、理财通的相继推出,到微信红包、支付宝红包满天飞,以及打车软件争着烧钱,再到牵手银泰、王府井,腾讯和阿里巴巴在移动支付领域的路线图越来越清晰,在“互联网思维”这层闪着金光的外衣掩盖下,它们就快要摘到果实了。
事实上,除了在移动支付领域的长远布局,两家公司还都有迫在眉睫的“小九九”要打。
在传出腾讯入股大众点评的2月17日,腾讯港股大涨至每股580港元,市值破万亿港元,创下在该市场上市以来新高,目前,国内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帽子仍然 戴在腾讯的头上。而即将重新上市的阿里巴巴,此前通过一系列的并购入股操作,已经令其估值高达1800亿美元,与腾讯旗鼓相当。二马相争,双方都需要移动 支付这个新故事,在资本市场来压倒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