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打击豪华车转卖中国 背后存利益之争

2014年02月14日 08:10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王道军

  由于中国对豪华车需求旺盛,在美国售价为5.5万到7.5万美元(约合33.3万到45.4万元人民币)的奔驰、宝马、路虎可在中国卖出3倍的高价。为谋取暴利,不少商人做起了从美国购买崭新豪车然后转卖到中国的业务,目前每年的买卖规模约有3.5万辆。

  新华社昨日援引《纽约时报》2月12日的报道称,这种转卖行为已引起美国联邦政府重视,美国联邦检察官及相关联邦机构从去年开始大规模打击此类行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钟师昨日表示,实际上这个生意已经做了二三十年时间,至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一些汽车经销商就从中东、美国等地转卖汽车到中国。

  “目前这类车主要以在美国生产的德系车以及从中东拿过来的美国车为主,大概有几万辆的数量,和中国一年100多万辆的汽车进口相比,数量并不算大。”钟师告诉早报记者。

  背后是利益之争

  中国是汽车进口大国,特别是豪华车。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中国累计进口汽车119.5万辆。2013年,宝马品牌在华创下36.2万辆的销量,同比(较上年同期)增长19.4%;奥迪在华销量创49.2万辆新高,同比增幅为21.2%;奔驰品牌累计在华销售21.8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1.1%。

  通用汽车新任CEO玛丽·博拉(Mary Barra)2月12日在上海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预计中国的豪华车市场销量将在2016年超过美国,2020年超过西欧,成为全球最大的豪华车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想转卖豪华车到中国,并不奇怪。

  《纽约时报》报道了美国佛罗里达州劳德代尔堡商人迈克尔·A。唐斯(Michael A.Downs)的案例。他的这个生意已经做了三年,雇了十来个人到美国的车行购买新车。然后他把车卖给其他公司,这些公司再转手卖到中国。

  “我们是在利用一种合法套利的局面。”迈克尔·A。唐斯说,他无非是看到中国对奔驰、宝马和路虎等车的需求增长,希望从中获利。

  在美国联邦政府看来,唐斯的这种买卖可能违反了海关法规,对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和宝马(BMW)等汽车制造商构成欺诈,这些制造商在尽可能严格控制针对本土经销商和国外市场的销售。

  在多数情况下,美国检察部门针对的企业会雇佣所谓的“代购”,付几百美元让他们去车行用保付支票买车,然后很快转手。

  美国当局表示,使用代购买车属欺诈行为。此类买家一般会表示,购车是为了自用。检察部门称,在多数案件里,将汽车运至海外的企业会提交误导性的出口文件,以掩盖车辆属新近购得的事实。

  不过,一位汽车业内人士告诉早报记者,这种事情其实对中国而言并不违法,只要正常缴纳关税,并且有完整的产品信息,就是一个常规产品进口,没有什么大问题。

  “这里面的问题是,厂商并不愿意,因为作为品牌所有者,他们想自己控制整个销售网络,这样车价也可以在中国定高点,能够保证他们的利益。另外,厂商和一些授权经销商之间也存在很多关联,需要维护他们的利益,所以也反对别人的转卖。”该业内人士说。

  钟师也表示,民间进口商一直想打破厂商和授权经销商的垄断,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阻力很大。生产商一直在游说中国政府,阻碍这种进口。

  打击行动受质疑

  《纽约时报》称,美国新罕布什尔、新泽西、俄亥俄、纽约、得克萨斯和南卡罗来纳6个州的联邦检察官就此种行为发起刑事或民事诉讼。相关销售豪车的银行账户被冻结,大量位于码头的豪车被查封,已经离港的载有此类豪车的船只被要求返航。

  对于美国联邦政府的打击,《纽约时报》报道称,奔驰、宝马等豪车生产商表示支持,认为联邦政府是在正当履行贸易监管职责,保障了当地消费者出于自用目的购买汽车的合法权益。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为打击非法出口,汽车公司列出了一个疑似出口套利买家的名单,汽车经销商不得向名单中的人出售汽车。经销商若在明知的情况下出售用于非法出口的汽车,将面临罚款,同时其经销权也将被汽车公司收回。

  钟师告诉早报记者,现在有一个问题是,为了打压转卖的这个渠道,现在一些厂商已经宣布,消费者不是从正规渠道购买的汽车将得不到保修,这样汽车保修的责任划分就有问题,进口商就要提供。一旦汽车出了问题,进口商再不解决,就有麻烦。

  目前,这种转卖在美国还处于灰色地带,美国并无明确法律禁止此类行为,而联邦政府的打击行动也受到一些质疑。

  由于豪车转卖的主要受害者都是外国汽车生产商,美国法律界对如此大规模动用联邦力量是否合适存在争议。在打击行动中受到影响的一些商人已向当地联邦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确认其所从事的转卖业务是否合法。目前,法院尚未作出判决。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党报批色情业有益无害论:你家里人知道吗
  • 体育冬奥李坚柔夺中国首金 张虹中国速滑首金
  • 娱乐奥巴马期待《纸牌屋》回归:求别剧透
  • 财经王石称今年楼市“非常不妙”
  • 科技中电信4G套餐出炉:上网卡半年300元包6G
  • 博客马未都:万里迢迢买一把笤帚带回北京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硕士人数3年超男生遭教授调侃
  • 谢百三:疯狂新股 失败改革
  • 江濡山:形形色色的一男多女现象
  • 朱宁:兜底和隐性担保会破坏市场规则
  • 江濡山:谁在深化改革进程中搅混水
  • 陶冬:从腊肠滞销说起
  • 郑风田:户籍制度改革困局
  • 姚树洁:习近平的外交攻略
  • 叶檀:为信托地雷买单
  • 刘杉:新兴市场或有更多货币贬值
  • 高善文:经济增长将继续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