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港海运煤炭交易市场业务部经理李冰告诉我们,今年需求量虽然增加,但是煤炭价格并没有超过去年的历史高位。这次涨价,是进入冬季后随着天气的变化,开始涨起来了的。
“最快的时候一周(每吨)差不多能涨20元钱,从12月份的后半月到现在涨幅又稳定下来了,煤价最近的这几周差不多是每周上涨十元左右每吨。”
贸易商们反映,今年随着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煤炭主要产地西移到内蒙古和陕西一带,导致供应链加长,煤炭运输时间和成本都比以前有所增加。
“我们陕西那边发过来挺远的,路程远,铁路运费也贵。车皮有涨吗?价格涨了。正常从山西到秦皇岛十三个小时到十五个小时就能到,但现在都延长到二十个小时以外,时间相对长。”
采访中我们发现,对于接下来的煤炭价格,大部分贸易商认为不会持续很久。李冰告诉我们,最近租船费用开始缓慢回落了,在他看来,这是此轮涨价渐近尾声的一个征兆。
“现在租船的价格有变化吗?。”
“跌了。”
“这段时间降下去了,差不多十天前。”
“运费价格下降应该是体现出一个租船人的态度,现在都是买煤方租船,给我的感觉是他们现在租船少了,应该是持一种观望的态度。我觉得现在煤价应该还有一点点上涨的空间,但是动力不是很强了。”
电煤价格会有所回落,但从长远看价格还会看涨
面对南方电煤需求大幅上升,运输部门也都全力以赴,铁道部已经下发通知,进一步加大电煤装运力度,目前全路日电煤装车量达到4万车。秦皇岛港在1月4日天气好转后,一天之内也安排了20多艘运煤船离港,向南方调运65万吨煤。
而国家电网专家今天指出,缺电是局部短期现象,我国不存在实质上的电荒,但是预计电煤供应偏紧的局势将持续一段时间。现在各方都在想方设法确保华中华东等地的电力供应,煤炭生产企业又能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前面我们了解了低温寒潮侵袭之下,南方部分地区用电负荷大增,电煤供应紧张的情况。其实,从发电能力来说,应该不会出现电荒。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到去年底累计达8.6亿千瓦,电力供需指数超过平衡值1,达到1.05,这表明电力供应能力还略有富余,已经根本改变几年前电力供应跟不上用电需求的格局。那现在煤炭生产又是什么状况呢?我们到山西进行了调查。
元月5号,记者来到了山西省朔州市,朔州市拥有山西省六分之一的煤炭储量,是全国新兴的能源基地。华美奥集团兴陶煤矿是当地的重点煤炭企业,年生产煤炭60万吨,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他们是在按设计能力满负荷生产,销售形势非常好。
记者:“现在煤炭价格怎么样?”
山西华美奥能源集团总经理兴陶煤矿矿长郭艾东:“现在煤炭价格有所提升,达到200多元一吨,原煤。”
记者:“200几?”
郭艾东:“240。”
记者:“比前段时间呢?”
矿长:“大约涨了80多元,80多元。”
这里说到的240元指的是原煤的价格。郭艾东告诉记者,2009年10月份以前,他们生产的原煤还只有170元一吨,从十月份以后,价格一路看涨,就在记者采访时,已经涨到了每吨240元。原煤在生产出来后,要经过洗选。兴陶煤矿的原煤在经过洗选后,现在每吨发热量5000大卡的电煤销售价已经达到了450元每吨,而去年十月份这个价格还只有300到350元。
记者:现在有没有人来你们这儿排队的?
郭艾东:“现在有啊,现在就是带着钱来买煤。”
记者:“多吗?”
郭艾东:“主要是咱这个量少,满足不了用户的需要”
记者:“他们拿钱都不敢要?”
“对。”
郭艾东说,这个煤场最多时能储存煤炭20万吨,但现在全部的存煤只有2000吨不到,并且都是当天生产出来的。尽管有很多客户带着钱找上门来,但他们只能保证浙江、江苏等地一些老客户的需求。在朔州最重要的动力煤生产基地,中煤集团平朔煤业公司记者了解到,正在装车的这些都是电煤,直接运送到秦皇岛港。现在这里是二十四小时生产,保证电煤供应。
中煤集团平朔煤业公司调度室副主任茹进刚:“12月份咱们完成商品煤外运量是520万吨,1月份商品煤外运计划量是628万吨,比上一月大大的提高不少。”
记者:“这种增加幅度以前也有吗?”
茹进钢:“以前没有,这是有史以来最大。”
在采访中,多数煤炭企业负责人认为,春节过后,电煤价格会在目前的基础上有所回落,但从长远看,价格还会看涨。
郭艾东:“应该还能涨,因为国家对这个煤矿安全抓得越来越严格,第二个,煤矿准入,准入这个条件要求比较严,有些开办的小煤窑相继关闭,像我们山西这个地方,就是年产90万吨的矿井,必须进行机械化改造,90万吨以下的矿井就不允许你生产。所以说机械化的改造这个产量相对提高,但是经济总量,产煤的总量还是相对并不高。”
电煤的有效产能不足是主要因素
现在看来,造成电力紧张、煤炭紧俏有多种原因,天气因素导致用电量猛增,而低温大雪影响运力,山西、河南等地电煤供应量减小,加上南方水力发电量下降,更扩大了电力供需缺口。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实际上电煤供需的矛盾早就存在,今冬以来恶劣天气导致的紧张局面只是让煤电之争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了。
煤炭市场研究专家《能源》杂志研究员李朝林:“我觉得最主要的因素是有效产能没有充分发挥,有效产能不足造成了这次煤炭供应紧张。不管有没有暴雪都会紧张,只不过紧张程度不同而已,这是主要因素。”
李朝林告诉记者,近期的降雪只是进一步加剧电煤紧张的局面。事实上,中国经济复苏、冬季电煤需求加大、水电供应减少,这些因素都共同导致了电煤告急,但除此之外,另一个更主要的因素,是我国电煤的有效产能不足。
“因为现在从咱们国家,从煤炭产业来说我认为存在着大马拉小车的问题。00:04:25 设计能力虽然高,但是由于各种因素,也有一些政策方面因素它不能发挥作用,所以造成了煤炭供不应求,出现阶段性的、区域性的、局部性的甚至出现较大范围一直出现,甚至影响出现全局的煤炭供应紧张。”
李朝林说,从2001年起,煤炭投资热潮持续高涨。2006年,全国煤炭产量实际产能25亿吨,但全年社会需煤量仅为22.1亿吨。2008年,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负责人透露,当年煤炭产能约为28.7亿吨,而需求约为28.3亿吨。但在2009年,主要产煤地区开始进行大规模资源整合,煤炭有效产能大量被抑制,供需失衡导致电煤价格一路看涨。
李学刚:“现在火电这种结构呢,现在虽然有所下降,但是还是过高。另外现在咱们电力的布局,整个火电厂的布局就现在在沿海这种布局呢可能特别多,这样对煤炭的需求呢,一直是因为它这种发电厂的布局和资源的布局,现在是形成了一种明显的这种矛盾,位置上、区域上面临的矛盾,需要长距离的,多运输方式的运输、急运,这些可能会增加一些不确定因素,对煤炭供应上的影响。”
山西汾渭能源咨询公司是山西省最专业的能源咨询机构,公司董事长常毅军也提出了同样的看法。
常毅军:“这样的话就是说,中国的经济是在以8%到9%的速度来持续增长,而我们煤炭,增长的速度达不到相应的规模,特别我们要山西这一块一减产,而其他地方增产的速度弥补不了山西减产的这种速度,因此造成了这种资源短缺是必然的。”
根据山西省主管部门提供的数字,2009年,通过煤炭资源整合,山西煤矿矿井由2600座压减到1053座。而与此同时,2009年1到11月份,山西煤炭产量累计完成54927.61万吨,同比减少2964.12万吨,下降5.12%;外销累计完成39400.28万吨,同比减少11140.59万吨,下降22.04%。李朝林告诉记者,很多煤炭生产地区一直用限产保价的思路来指导煤炭生产,实际上,面对全局经济而言,更应该提倡以销定产。
李朝林:“因为什么?你计划经济就是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你既然搞市场经济我看好多部门,就是说好多管理的一些行业,老是怕竞争,我说没有竞争那没有产能过剩,没有产品过剩,那还叫市场经济吗?这跟市场经济是不相符的。”
山西汾渭能源咨询公司董事长常毅军认为,总体来说,中国的电煤资源非常丰富,中国的电煤价格不应该涨到目前的程度。电煤价格持续上涨,必然会影响电价,而电价的提高又会影响整个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常毅军:“中国的动力煤应该是过剩是正常的,紧张是不正常的。那么一旦调整到位,动力煤价格会降下来的。那么比如说现在动力煤的价格,我认为再降三分之一会怎么样,会很合理,那降得更多,是不是有可能,也是非常有可能。总之,现在动力煤这么高的价格一定是认为不合理的,是不科学的,是不符合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的这种承受能力的。”
李朝林告诉记者,由于国内电煤价格居高不下,国内外煤炭价格倒挂,2009年,我国煤炭进口量将突破一亿吨。如果国内价格得不到理顺,2010年我国煤炭的进口数量还会增加。
李朝林:“如果咱们不增加不加强管理,不增强咱们竞争实力的话,我认为今年的煤炭进口量有可能还要比去年还要增加,咱们煤炭企业的竞争实力不是增强有可能进一步的弱化,这就是由于垄断过相对垄断造成的。”
李朝林和常毅军判断,在春节过后,电煤价格会有所调整,但如果有效产能得不到充分释放,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持续出现电煤紧张、煤价看涨的局面。
“如果这么继续涨价,必然会由经济问题或者是局部的经济问题变成一个全局的问题,这样的话我觉得应该会引起相关部门的一些,促进相关部门对有关的政策进行调整。当然这个很大程度上就是与煤炭企业本身的管理、垄断程度对这个资源控制能力与国家政策有直接关系。你说对于降三分之一有些地区是完全有可能的。”
半小时观察:脆弱的电煤供应链期待突围
不期而遇的电力紧张,再次折射出电煤供需的矛盾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个月15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完善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2010年度煤炭视频会、衔接会以及汇总会全部取消。从今年开始,煤炭和电力企业将完全自主进行煤炭价格谈判。政府部门不再参与煤炭、电力企业间的具体对接,从长远看,更有益于进一步推进电煤价格市场化的进程,理顺电煤价格和供需关系。而根据国家电网的规划,将在2012年前建成“两纵两横”特高压骨干电网,项目建成后,可将山西等煤电基地、内蒙古和河北风电基地、西南水电基地的电力送往京津冀鲁、华东、华中等用电量大的地区。届时,每年可跨区输送电量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输送煤炭1.5亿吨。我们有理由期待,随着市场机制完善和加快输电网络建设,双管齐下,因为煤炭紧张造成的缺电局面将能够基本得到缓解,并不会出现实质性的电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