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坚白与长城饭店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7日 22:04 《新华商》杂志
华商名人堂 长城起始处的那块砖 西起嘉峪关东迄老龙头的中国长城,作为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震惊世界。还有一个中国奇迹令世界震惊,那就是“中国速度”。如果能把“中国速度”也比作无形长城的话,起始时间是20世纪的70年代末,起点在北京,总设计师是邓小平,而为它添砖加瓦的人,除了13亿中国公民,还有散居世界各地的那些血浓于水的炎黄子孙。 还有血浓于水的炎黄子孙? 是的。请容许我讲一个北京长城饭店的故事。 北京长城饭店知道不? 知道。北京的长城饭店还能不知道?不就是坐落在京城东北那座宏伟豪华而又不失典雅的长城饭店?知道的。 那好,现在就开始讲我们的故事。 长城饭店是中美合资,这是北京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美方投资者就是友升集团子公司之一的伊沈建设发展公司。说起长城饭店的建造,似乎还有一点事出偶然…… 那是1979年,沈坚白先生与夫人郭志娴女士偕次子沈建(Wingate sung)来中国创建了友升国际公司,以促进中美间经济文化和技术交流。 噢!对,应该先介绍一下沈坚白先生。 沈坚白,祖籍上海,194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父亲是工业界颇有声望的工程师。沈坚白大学毕业后,父亲曾想让他到一家厂里任副总工程师,而他却决心去闯世界。他自己找工作,跑到京沪铁路管理局做实习生。崭露头角的管理才华使他脱颖而出,一年后就被提升为客车管理所的主任。父亲认为他升得太快,少年得志未必是好事,主张他到美国去留学。于是,1947年沈坚白辞职,考上了麻省理工学院。1948年,沈坚白以优异成绩在麻省理工学院毕业,获工程硕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发给他丰厚的奖学金让他攻读博士学位,但他却宁可艰苦地半工半读到哈佛大学攻读管理硕士学位。1950年毕业时,沈坚白获得哈佛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当沈坚白走出校门的时候,却没有管理的工作让他做,因为他是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 1950年,麻省理工学院对沈坚白深有了解的两位教授来找这位昔日的高材生,邀他一起创建有关尖端工程方面的顾问公司,但却约法三章:对外不可提及曾获管理学位的事。沈坚白无奈地答应了,深深地感到美国社会的层层“玻璃天幕”对他的压迫。但他不服气,不相信中国人就搞不好管理,他想用行动来证明这一点。 1952年,沈坚白受聘于有名的本迪克斯公司。本迪克斯公司是美国国防部、宇航局的主要承包商,任务是发展空间飞行器控制系统和制导设备。沈坚白的才华在本迪克斯公司得以充分发挥,在他的带领下,研究成果纷纷出台:1956年研制出美国最早供生产用的数控机床、早期人造卫星探测器,1957年至1958年,研制成功汽车用的电子控制燃料注入系统以及美国早期人造卫星用的空间方位控制系统、第二代夜视电子光学系统、资源卫星地面遥感图像数据系统等。由于他的卓越贡献,1968年、1970年两度获得本迪克斯公司颁发的“特别卓越成就奖”。后来,他参加并组织了美国发往月球的探测仪器的研制工作。沈坚白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升起在美利坚的上空。他在本迪克斯的地位节节上升:1962年升任本迪克斯研究院副院长、1964年升任院长,1967年与布鲁门撒尔同时被本迪克斯公司董事会遴选为副总裁,主持该公司7家技术先进的分公司的工作。他组织把高科技变成商品;又把产品开发的成功推进到市场开发的成功,令自视不凡的美国人由衷地佩服。1969年,沈坚白被选为执行副总裁,这是美籍亚裔在美国企业界曾得到的最高职位。 但是,1974年沈坚白却离开了本迪克斯公司。 沈坚白为什么要高开本迪克斯公司,见诸报端的理由有两条:第一,他发现本迪克斯的经营方针转向错误,由开发生产型企业转向收购好公司、卖掉亏损公司的买卖型企业。他认为如此发展下去将会走进死胡同;第二,十几年的管理实践使他充满了自信,决心自己去闯天地。 促使沈坚白离开本迪克斯公司,也许还存在着第三种因素,这是我的猜测。我做这种猜测的依据来自沈坚白向我讲的一段趣闻。 那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中美关系开始改善。在中国的亲友通过中国驻加拿大使馆与沈坚白联系回国探亲事宜。乍暖还寒,私人和中国人联系在美国仍是很敏感的问题。有一天,公司保卫部门的负责人问沈坚白:“最近是否有客人住在你们家?” 沈坚白感到很奇怪:“没有啊,我家只有我和太太。” “不!”那人很肯定地说:“除你和太太外,还有两个人,一个叫沈坚白,一个叫郭志娴。” 沈坚白明白了。1954年他们夫妇加入美国国籍,他和夫人的名字用英文是别一种叫法。久而久之,美国就只知道英文叫法而不知中文的叫法了,当他俩用中文名字与外界联系时便被误认为是另外两个人了。沈坚白马上意识到这里面有蹊跷:“你怎么知道我们与外界电话联系的?”这位人士也坦言相告:“你们的电话被窃听了。”不过,他却做了个“与人为善”的解释:有关方面准备推荐沈坚白为副部长人选(交通部或商业部。美国惯例,某些部的部长或副部长通常从大公司的一、二把手中选任),这是“考察”的一部分。与沈坚白一起被任命为本迪克斯公司副总裁的那个布鲁门撒尔,后来不是当了美国的财政部长吗?看来,这位公司保卫部门负责人的此种解释,也许并非无稽之谈。 甭管是不是无稽之谈,我想在这次谈话之后,沈坚白一定会意识到自己处境的微妙。他作为本迪克斯的高级负责人,接触和掌握着美国最高国家机密的东西,这必定会使他以后的活动空间受到种种限制。“若想一直在大公司干下去,和国内是不能有什么联系了。”可沈坚白是龙的传人,他做不到这一点。中国有关部门正通过驻加拿大使馆与他联系回国访问事宜,此时退出本迪克斯公司,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离开本迪克斯后,沈坚白与利托合伙买下了8家公司,全部由沈坚白出任行政首长进行管理。 劳耶尔•利托(Royal Little)是美国企业界大名鼎鼎的实干家和理论家。《财星》杂志首届企业家评比就选上了他。当时入选者活着的仅二三位,过世的包括大发明家爱迪生等人。虽然沈坚白投入的资金只有自己不多的积蓄,但利托给他的股份却远远超过他的投入资金。利托认为,沈坚白的管理才能就是投资,应计算在内的。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合作公司业务蒸蒸日上。现在回忆起来,沈坚白还念念不忘他的好友利托:“他是我真正的老师,五年合作非常好!” 1973年3月,也就是沈坚白离开本迪克斯之前,沈坚白夫妇应中国有关部门的邀请访问了中国。出美国颇费周折,到中国又感慨良多。那时“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沈坚白夫妇并未因此无所作为。不是一沾政治的边就这也不许那也不准吗?科学技术哪个阶级都需要,为中国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总可以吧?于是,在最初那几年,沈坚白多次访问中国,主要是与中国专家交流科技方面的经验。1976年打倒“四人帮”后,沈坚白更是多次应邀来中国讲学。特别是在1978年底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沈坚白相信他的报国之日到了。1979年,沈坚白同友人伊顿合作,创办了伊沈实业公司和伊沈建设发展公司到中国来投资。 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只是沈坚白先生庞大事业的一部分。除美国本土外,他在欧洲及亚洲的新加坡、泰国、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都有生意,这些生意可分三大部分:一是工业制造、电脑系统的研究开发;二是软件的开发和销售;三是美欧与亚洲太平洋地区的贸易。伊沈建设发展公司一开张,业务兴旺,同中国做成了多笔交易,长城饭店是其中之一。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