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物流三十年:从大同到大不同(4)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2日 14:48 中国报道
转—1998年-2008年 半个葬礼与半个婚礼 1998年至2008年,这是国际物流市场大步向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物流业急剧转变的十年。其中既有无奈,也有很多精彩。梁祝式的爱情,在新郎马文才锣鼓喧天的婚礼上,也是把新娘祝英台推向坟墓的葬礼。这种故事在中国物流业近十年的改革发展中还有两种现实版本。 第一种版本:十年的开放发展,为中国物流市场藩篱,管理痼疾、滞后理念等做了一次葬礼,为计划体制的大同痼疾做了一次葬礼;而十年的改革创新,也为向市场力推的现代物流业,举行了一次大型婚礼。 其一:正式嫁入国际自由市场。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在加速融入全球一体化中,计划体制的大同世界,被市场经济的大不同世界异化着,繁荣的进出口贸易把中国商贸物流推向新高。本土物流企业也加速了走出去步伐,但只局限于几家国有企业中远集团、中海集体先后在海外布棋。随着洋物流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尤其进入邮政、航空、铁路等传统垄断领域后,倒逼着相关部门的市场化改革。 其二:政府多方支持现代物流业。一是不断出台扶持政策。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铁道部、原交通部、原信息产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原民航总局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2004年,发改委、商务部、原交通部、公安部、铁道部、海关总署、国税总局、民航总局、国家工商总局九部委联手发布《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对物流税收,货代审批、市场秩序等焦点问题做出积极而明确的表态;二是强化联合管理,营造市场环境。2005年,发改委、商务部、铁道部、原交通部、原信息产业部、原民航总局、公安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税务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15个部门和单位,组建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行业问题;三是最令物流人振奋的物流产业地位的提高。2006年出炉的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推进物流信息化。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温家宝总理也多次把物流业放在国家要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第一位或第二位去谈。物流业地位首次获高度肯定。 其三,物流市场自律和规范化发展慢慢成为市场的主旋律。2001年,中国物资流通协会更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兼中国物流学会),成为国内第一个综合物流行业组织。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及其代管的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等相关物流行业组织及事业单位,开始制定各类物流行业标准,中国物流业开始从散乱局面走向自律发展。为我们传统的物流企业量身定制的市场化,现代化的嫁妆。 总之,中国物流产业环境积极转变,产业自身理性发展。不过,此期,物流业也在演绎另一种版本的梁祝式“半个葬礼,半个婚礼”。 由于外资物流进入争食,和民营企业的崛起蚕食,一直高枕无忧的物流国企的不安与日俱增。表现最明显的是,政企合一的邮政快递企业。国家邮政局从1999年修改到2008年,短短十年间竟然7易《邮政法》。一部国家法规如此频繁修改,频繁流产,令人吃惊。尤其2003年11月,《邮政法》第5稿规定“单件重量在500克以下的信件的寄递业务由邮政专营”(不包括商业信函。)2004年《邮政法》第6稿,“信件的寄递由邮政企业专营;但是单件重量在350克以上的信件速递业务除外……”(包括了垄断经营商业信函)。国内快递企业经营业务90%以上基本在350可以内,邮政法无疑要扼杀国内其他非邮政快递企业。一个缺乏前瞻性的(国际上一些国家邮政专营范围已降到50克以内,100克以内),公平性(邮政部门关门立法)的法规,似乎被做成非邮政企业的掘墓铲。 当然,在1998年邮电分营第一年,邮政企业就背上179亿元的巨额亏损,亏损额列全国各行业之首,国家财政部被迫对其拨款。邮政企业试图从市场化中寻找生息土壤,但从国际快递首次进入中国的1979年(日本OCS与中外运合作)。到2003年,快递市场开放已达24年,在中国加入WTO后,企图利用法规收回失地不是明智之举。邮电分营等改革,意在把邮政物流企业嫁给市场,但相关部门却试图修法收回失地,岂不是埋葬多年改革形成的多元竞争市场环境? 若说此时期,民营物流企业的家族式管理值得反思,国有企业本质上的家长式管理更值得反思。长官就是这企业的家长,长官意志决定企业命运,甚至决定行业走势。企业的维系靠长官权力,不是经济效益。这权力的铁靴,可肆意践踏市场规律。左手企业犯错,右手监管留情,这样的家长式管理早该休止——2007年1月,重组后的国家邮政局和中邮集团公司分别揭牌,但邮政体系的监管还需要一个摸索过程。 从统一姓“社”国企独步天下,到国企、民营,外资三足鼎力局,这个十年,市场经济下大不同的物流世界初步形成,传统的大同小异的运输物流,向多元化的专业化物流转变:大件物流、冷链物流、化工物流、医药物流、汽车物流等领域逐步与世界接轨。但此期,民企物流的普遍规模小,市场服务能力低端;而国企物流的集中度不高,市场化程度仍不够,产业链条仍不完善,一样需要加快整合发展。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