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TVB的未来:两个大佬的交接(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7日 18:24 《第一财经周刊》

  豪门多恩怨,为了避免家族遗产纠纷而未雨绸缪,于有生之年安排好自己的财产也在情理之中。1996年年底,香港发生了轰动全港的“邓家事件”, 粤剧名伶邓永祥(新马仔)逝世,邓家因遗产纠纷闹得满城风 >>雨。1997年90岁的邵逸夫迎娶66岁的方逸华已是出于安排巨额遗产的考虑。

  方逸华开始打理TVB后,为站稳脚跟,大力培养“自己人”,这引起TVB高层的一些人事斗争。但是就在今年3月,六叔因病入院10多天,当中更传出病危消息,当时TVB阵脚大乱,方逸华破例向多位高层“派糖”(升职兼加薪)才控制住了局面。

  一旦六叔撒手人寰,同样年事已高的六婶恐怕控制不住混乱的局面,邵逸夫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出售TVB,并将套现后的资产注入邵氏基金继续他的慈善事业,内地富豪杨国强也恰在此时走入他的视线。

  TVB+内地概念:未来的筹码

  杨国强若能如愿接班邵逸夫,将给TVB未来在内地市场的拓展带来无限想象空间。只是,缺失了精神领袖的TVB,还能延续之前的盛世吗?

  TVB未来的发展一直是邵逸夫的心病,他一直坚持要把股权卖给中方也正是出于TVB战略的考虑。

  这几年,越来越沉重的压力不仅来自于四面埋伏的竞争对手,更来自于口味日益挑剔且厌旧的观众。TVB非常清楚,内地犹如绩优股或者说钻石矿,现在进入才能在将来获得收益。香港浸会大学电视系卓伯棠教授表示:“中国内地市场一定是TVB未来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早在2001年,TVB已经与中央电视台签署协议,共同在香港组成合资公司,买卖和发行电视节目,并涉及到双方在海外市场的共建与售卖等领域。TVB持该公司60%的股权,余下的40%归央视驻港的全资子公司。2006年,其制作的10个电视节目进入最受内地观众欢迎的20大之列。而TVB如果参与中国内地电视台收入排行,可排名第三,仅次于中央电视台及上海文广(SMG)。

  目前TVB与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以及深圳卫视等都有合作。其间最大的业务往来是电视剧的买卖。央视下属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是TVB剧的最大买家。 >>

  2007年,香港回归10周年,正值TVB40周年台庆,这正好促成了TVB与内地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是年翡翠台破天荒地与中国内地广播机构携手合作。

  TVB与中国中央电视台合拍了60集长剧《岁月风云》,这套剧集群星云集,是翡翠台的香港回归10周年庆祝活动的一部分。该剧集于2007年6月在中央台首播,其后于湖南卫视重播。这是TVB电视剧集首次在中央台黄金时间播放。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节目代理暨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中心运营总监张林林透露,两家强势媒体的新合作将在今年下半年启动。其实,TVB一直希望再现1980-1990年代港剧全盛时期,而内地的新片场也能缓解人们对港剧场景单一的审美疲劳。

  TVB的综艺节目有了内地元素的加入也显得生机勃勃。翡翠台首次与湖南卫视携手合作制作的10集舞蹈比赛节目《舞动奇迹》,参赛者为香港和内地艺人,不仅拉近两地观众的距离,收视率也得以攀升。

  更重要的是,TVB一旦融入内资概念,以往的很多禁锢将有望解除。根据广电总局相关规定,引进剧集不能在黄金时间播出,而且各电视台每年引进剧集的数量、来源还有限定,合拍片却不受此限。浙江卫视副总监陈立波假设TVB最大股东易主内地,TVB剧将改“引”姓为“国”姓,这样可直接在晚8点的黄金档时间段安排播出。

  一直以来,TVB都在争取内地落地权,而目前只限于广东省。不过,在广东以外一些省份的三星级以上酒店,也能看得到TVB8频道。从2004年开始,一些境外电视获特许正式在广东落地,TVB、ATV、凤凰卫视、华娱卫视、星空卫视、澳亚卫视和MTV都享有同一待遇。在所有这些境外电视收视排行中,TVB一直稳居首位。

  “虽然TVB在广东地区的收视率颇高,但其广告都被当地电视台拦截,如果杨国强收购TVB后能改变这一状况,将增值不少。”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林卓峰表示。

  但是打开内地市场,在内地落地也并非易事,默多克旗下星空卫视的曲线落地被管理层叫停,凤凰卫视在内地也是有限落地。

  摩根士丹利认为,TVB只要提升其内地收视覆盖以此增加收入,内地业务将于2010年占其销售和营运利润的10%-20%。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锋甚至觉得,随着内地内容和渠道渐渐开放,TVB大可以在主题公园、商业广告、娱乐表演、综艺和体育方面展现更大的作为。

  但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杨国强接手TVB,缺失了邵逸夫这一“精神领袖”,年过不惑的TVB将迎来新的拐点,这让深深刻着邵氏烙印的TVB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陆绍阳认为没有了邵逸夫的TVB再也不会重现当年的垄断时代。但他表示,收购能促使TVB朝电视以外的思路改革创新,以适应新媒体时代。

  “媒体不同于制鞋厂,并不是谁都能做好的,媒体的拥有者本人必须是个内行。” 在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程鹤麟看来,一家私人媒体,体现的一定是拥有者的个性甚至品味,因而这是个由拥有者“专权”的行业,完全放手给职业经理人一定做不好。在TVB,无论邵逸夫还是方逸华,都可算资深媒体人,他们是电视台的拥有者,同时也直接插手经营,事无巨细坚持过问,所以TVB能够做到所向披靡。

  亚视(ATV)多年来不敌TVB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高层的频繁更换。有人担心TVB会蹈亚视的覆辙。

  一位香港电视人评论说,TVB如果出售给杨国强,笑得最开心的当属竞争对手亚视高层,甚至还有人刻薄地说,“杨国强收购TVB简直是找死,而且还害了TVB。”

  但邵逸夫的身体状况已不允许他再像壮年时那样拓展TVB的疆土。TVB要保持盈利和高市场份额,则必须要开发新的增长点,内地的广阔市场无疑最具有诱惑力,几年来,邵逸夫一直在寻求合适的继任者。

  邵逸夫的聪明之处在于懂得取舍,懂得全身而退。正如李兆基所捅破的那样,TVB迟早都会卖,目前的情况下,似乎只有杨国强最符合六叔的心意。

  2007年11月19日,TVB40周年台庆依然星光璀璨,其时也正值邵逸夫百岁生日。邵逸夫在两位新任港姐的陪同下缓缓入场,在场的全体TVB员工起立向六叔致意,掌声久久不息,邵逸夫走到舞台中间,再一次亲自为TVB“亮灯”。百岁的邵逸夫与TVB的全体员工站到一起,晚会司仪郑裕玲和曾志伟同时欢快地说,“让镜头留下TVB的盛世一刻”。……然而,2008年的亮灯仪式却不知道会是谁站到群星的中央。

  “心在香港,盛世最强”,这是TVB40岁的生日寄语,也是邵逸夫对其继任者的厚望。那么,杨国强准备好了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