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吴天鹏、米艾尼/内蒙古、北京报道
武警黄金部队,是中国、也是世界唯一的一支专业“找金”的军队
早上8:30,包头以西,京藏高速公路临河方向。
车窗外是越来越荒凉的景象。无数棵“怒发冲冠”的“扫帚杨”站在道路两旁,干燥的土地上,遍布着一小簇一小簇的灌木。低矮的山脉在不远处起伏,斑驳的岩石赤裸裸的,岩缝中偶尔挤出一两抹绿色。
“离柳坝沟还有半个多小时路程呢。”李建新望着窗外说,“我们的队伍,在这个地方找了十几年的金子了。”
李建新是武警黄金二支队副政委,他所说的队伍,是中国、也是世界唯一的一支专业“找金”军队——武警黄金部队。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支部队相当陌生。事实上,国家每年找到的金矿,至少有三分之一来自这支仅有一万余人的队伍。
2007年9月,武警黄金部队历经10年艰苦勘探,在被称做“蜀陇咽喉”的甘肃文县阳山,探获了一座西部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岩金矿床。“类卡林”型金矿在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六。它的黄金资源量已突破300吨,潜在经济价值达到480亿元人民币。
而此前,仅解放以后,就先后有5支地方地质队在这里找过黄金,但始终没有收获。
武警黄金指挥部总工程师阎凤增,指着办公桌后面墙上的大地图对《望东方周刊》说,黄金十二支队用了10几年时间,在方圆288.8 平方公里的阳山共发现96条黄金矿脉,这是西部找金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发现。
有专家测算过,阳山黄金矿山建成投产后,黄金开采量以每年10吨计算,可以持续开采30年。
有路车能进去已经不错了,过去我们都是靠双脚进山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黄金年产量只有4.07吨。后来的30年里,黄金生产始终在低水平徘徊,直到1979年才突破20吨大关。这30年间,我国共产黄金277吨,平均年产量不足10吨,‘贫金’的帽子压在中国人头上,重得很啊。”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急需增加外汇和黄金储备,总设计师邓小平把重担再一次压在了主抓黄金工作的王震身上。
西方在鼓噪中国贫金,王震不信这个邪,他相信中国地质学家的建言:中国不贫金,中国缺少的是专业化找金队伍。1979年3月,由一部分基建工程兵和地方地质队组成的专业“找金队”——中国黄金部队诞生了。
李建新的军装是武警的服装,不同的是胸前佩戴着“黄金”字样的胸标。黄金部队1985年归入武警序列,现在全国共有12个支队,工作遍布25个省区。
2007年底的统计数字显示,黄金部队组建28年,探明超大型岩金矿床2处(100吨以上),特大型岩金矿床6处(50吨以上),大型岩金矿床11处,大型砂金矿床6处,中型以下金矿216处,累计探获黄金资源/储量1784.713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