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企业家不再集体失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6日 00:20  《数字商业时代》

  “三鹿”余波下重塑企业家精神

  “问题奶粉”事件发展的苗头开始从深陷风波中的企业转向企业家个人,

  在一次又一次的突发事件之后,中国企业家群体此次不再选择集体静默,

  而是在深入反思民营企业经营历程中的积弊、重新考量企业成长道路,以及企业家精神的重塑。

  采访·撰文/丁凯

  因受“问题奶粉”事件波及,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突然深陷风暴漩涡。社会舆论一边倒地谴责牛根生,焦点主要有:其一,牛根生表示对三聚氰胺一事不知情,舆论认为其推卸责任;其二,牛根生当年捐股份设立基金会的行为眼下被指“作秀”;其三,最严厉的谴责认为,牛根生不仅该辞职,甚至该被刑拘。

  牛根生此时正在巨大压力中煎熬。“老牛现在的情绪非常低落,几天前他在内蒙时跟我通电话,我能感觉到他承受的压力超过了常人的想像。”慧聪集团董事长郭凡生与内蒙同乡牛根生一直有着深厚的交情,而他对于眼下牛根生的状况甚为担忧。

  郭凡生的担忧有两点:其一,中国会因此而损失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其二,如果牛根生挺不住,蒙牛也就挺不住,蒙牛背后的300多万奶农,50多万物流配送人员的生活工作难免受影响。

  “既要批评和反思,也要帮助和鼓励。”这是本刊独家专访的多位行业领袖企业家不约而同的看法。除去郭凡生之外,包括华旗资讯董事长冯军、东星集团董事长兰世立、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百龙集团董事长孙寅贵、当当网总裁李国庆、云南红酒业董事长武克钢、宇华投资董事长李光宇等著名企业家均对牛根生表示信任。一次又一次的突发事件之后,中国企业家这一次没有集体失语,他们表达的不仅是同情、信任与担忧,更是对企业家精神的反思。

  2008年,企业家声誉一夜之间从高峰跌落谷底的,并不只是牛根生。因为地震期间捐款问题而蒙受指责的王石,至今仍煎熬在迫其辞职的舆论压力之下,而因三鹿“封口费”事件,百度这个昔日年轻人最向往的雇主也被指为“中国互联网黑社会”,李彦宏个人形象也因此严重受损。

  2008年,发生在中国商界的几件事反复昭示着一个寓言:快速成长起来的行业领袖企业,由于其在发展中潜藏的种种“因缘”突然爆发,而让企业或者企业家个人面临猝不及防的危机。在这些危机背后,我们的企业家除了用“出来混迟早要还”来安慰自己,并祈求一个更为宽厚的生存环境之外,当然也必须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进行完成和全面的反省。

  反思企业战略

  “盖楼一定要先挖地基”

  李国庆:对这件事,企业家要反思的第一点,我觉得就是应该树立做百年老店的想法。中国大陆的环境和机遇注定了我们这一代不可能走那么快那么远了,企业家不能用自己生命周期的时间表来倒推企业发展的脚步,一家公司有25%的增长率就很了不得了。

  冯军:我是学建筑的,我知道一定要先挖地基再盖楼,你想盖一幢百层大楼,地基不深不行。不挖地基直接盖楼,难以为继时后悔的是你,而如果在别人不能继续往上盖的时候,你因为地基打得深还能继续盖,这样不是很好吗?这样才能保证你做到百年。

  武克钢:改革开放30年来,很多中国民营企业家犯了很多错误。他们相信做大做强,说企业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从来都是反对这种观点的。我们应该做实做好一个小企业,这永远比做大做强、做多元化更好更健康。过去有太多的中国民营企业家经不住诱惑,想入非非希望一夜暴富,这种心态影响了他们企业的基业长青。眼下,中国民营企业正是该补诚信、真实和不受诱惑的课。

  陈东升:中国经济高速成长过程中,企业危机多发也是因为不成熟、不诚信,这是有代价的,我认为这是一个社会转型、体制还有企业和个人的综合作用。中国民营企业家在这个过程中要吸取教训,也应该知道诚信是多么重要。

  兰世立:我认为快速发展并没有错,快速并不等于违法违规,慢了并不等于不违规。有多少小店真正成了百年企业?大了速度才快,力量才强,更有生命力。

  陈东升:我觉得中国企业风险意识偏弱。像我们做金融的最看重的就是风险。我们前不久还和北大的张维迎教授讨论过这个事情。金融业风险可以挤垮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对于医药、食品行业,质量和安全是他们的命根子。今年好像张教授7月还去过蒙牛,他问老牛,你这个企业的风险是什么,老牛说是食品安全,其实他也意识到了。三聚氰胺是行业潜规则,但一爆发出来就是代价。

  冯军:事情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就看我们怎么去思考和看待。其实问题奶粉这件事对其它行业也是很好的警示,对整个中国的企业家也是一个警示。中国产品的价格已经非常合适,但是质量一直被全球看不起。如果从此质量问题引起关注,并能得到控制,就会变成好事,变成中国产品强大起来的一个转折点。大家应该相互鼓励、相互理解把质量做上去才是真家伙。如果老牛继续保持诚信的风格,主抓技术和质量,我觉得这件事情过去后没准会诞生国际化发展的蒙牛呢。

  兰世立:我们首先应该把食品安全、服务安全放在首位,安全都没有一切都谈不上。其次,过去行业里有很多不规范行为,有不少潜规则,如何避免这些行为再次发生?不能违法,不要潜规则,即使是无意的也要避免。

  要批评也要鼓励

  “我信任牛根生的为人”

  郭凡生:我跟牛根生一样是内蒙人,有20多年的交情了。2008年7、8月间,牛根生带我一同参观位于和林县附近的一片山丘,几年前这里还是荒凉的土山,而借助老牛基金会的捐款资助,眼下这里已全部完成绿化,牛根生对眼前葱绿的景象颇为欣慰,他动情地说:“有了这片林子,周围的老百姓就能少经受点风沙了。”牛根生是一个从小就不知道生身父母是谁的苦孩子,他总是想着自己能做点什么,让别人少受苦。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想着要去坑害消费者呢?

  李光宇:牛根生不可能知道牛奶里有三聚氰胺,他的工作一是管人,二是向上要政策,三是与资本界打交道。但是他要负领导责任,公众也要理解,企业家不可能避免所有错误。应该爱护他们给他们成长的空间,毕竟这是我们民族的企业,要站在整个民族利益的立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是做民办教育的,我们这所全寄宿学校的教职工加上学生有7000多人,我们信任牛根生,当报道说检测没有问题之后,这7000多人每天继续喝蒙牛的奶。

  冯军:我是比较信任老牛的,平日里跟老牛打交道,我的感觉是这个人的诚信度没有问题。我相信老牛管着这么大一个企业,他真的不知道下面掺三聚氰胺的问题。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相信老牛人是个好人。

  郭凡生:牛根生是“裸捐(编者注:牛根生曾宣布将其持有的全部(约10%)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股份捐给‘老牛基金’,其家人仅领取不低于一线城市最低工资的生活费,至2006年底,牛根生所捐股份市值超过25亿元。)”得最彻底的企业家,他办企业不是为了自己和家人谋利,这样的人根本没有任何理由会去坑害消费者。捐股之前,牛根生跟我反复商量过,我知道他真的不是作秀。

  李国庆:牛总作为一个“裸捐者”,我是很尊敬他的,他到了这个年纪,想的是为社会贡献而不是从社会攫取,所以这个时候对他这种过激评价,我确实感到很吃惊。

  兰世立:企业还在经营时捐出全部股份的企业家没几个。牛根生自己没剩下什么,这表明了他的想法:企业不是我的,而是社会的。舆论抓住老牛这样的人不放,我有点不能理解。中国需要一个响亮的民族品牌,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出了问题,应该就事论事,不能一棍子打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