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咏
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可谓面面俱到,充满原则性目标和框架性手段,让批评者基本无从置喙。与其汲汲于义理之争,不若眼光向下看看各地人们脚踏实地的探求。其成败得失,是对新医改方案所提出的最好意见:在公立医院资源呈显性稀缺的情势下,如何积极降低民营医院的准入门槛;加强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前提是“高薪养廉”,政府到底准备以多大的投入来抵消公立医院的盈利冲动;将医院的药房统一托管到政府的手中,如此“医药分离”果真就能堵住其间的利益黑洞吗?凡此种种,无不勾勒出新医改方案的可能和不可能。
湖南旺旺医院的门诊大厅给人秩序井然的感觉:高高挑起的中庭让空间显得很开阔,角落里是鲜艳的儿童游乐场和简易的咖啡吧。这里看不到公立医院里惯常使用的塑料椅子,取而代之的是可以让病人随时躺下的软面长凳。
走上二楼,与化验室咫尺之隔处就有一个卫生间,墙上向着化验室开出一个小窗口,免去患者端着检体奔波送检之苦。这种方便患者的布局随处可见:在消化中心各科室的附近安排胃镜肠镜检查室,在骨科、心肺中心的附近安排放射科。
借助一个花费了300万美元开发的管理系统,医生在患者挂号后即可以看到其基本信息,如果是复诊,还能查询以往的病历记录。开完处方之后,系统立刻算出总费用并显示在屏幕上,病人不用再去大厅排队划价。
这家医院坐落在长沙芙蓉区区政府气派的大楼对面,外墙上的“旺仔娃娃”标识流露出医院的民间基因,它的投资者是以生产仙贝和雪米饼而广为人知的台湾旺旺集团。
在医院几乎各个朝向的外墙上,都醒目地挂着庆祝其成为省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巨大横幅。能获得全面医保资质的民营医院凤毛麟角,而在一个承诺“全民皆保”的时代里,这成为它们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因素。
旺旺医院2005年成立,是中国第一家合资民营的大型综合医院,之前外来资本和社会资本所进入的,大都是妇幼、眼科等专科领域。
“办医院的过程中任何一次动摇都可以导致夭折”,湖南旺旺医院院长李永国在回忆这两年多的经历时说。在他看来,旺旺医院能诞生,并且生存到今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其中有很多难以复制的因素。
低调“出生”
2001年9月11日,台湾旺旺集团申请兴办合资医院,它当时的中方合作者占30%,旺旺占70%的股份。这是政策规定外资持股的上限。
2001年是一个好时机。这一年年底中国正式加入WTO,它需要兑现曾经所做出的开放承诺。
审批进行得很顺利,次年4月2日,旺旺拿到批复。李永国对这个日子记忆犹新,因为政策规定当年4月以前获得批复的合资医院,购买医疗设备可以有机会免税。两天之差让旺旺医院损失颇大,“这些设备有两个多亿啊”,李永国说。
旺旺和湖南渊源颇深。它1994年在湖南建立其在大陆的第一家工厂,14年以来,在当地培育了良好的人脉资源和政商关系。现在旺旺集团每年回馈给湖南的税收,仍然在一个亿左右。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