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一杯酒可以折射人生,那么一个品牌就可以彰显一种奋进的力量。经济学者和观察家在定位改革开放三十年时,喜欢用“激荡”、“风云变幻”、“交锋”、“起落”等词汇,这对于一个新兴的行业来说不够贴切,但对于酒行业来说,就显得有些高大。
翻开金徽酒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几个词之于金徽是非常重要的:发展、辉煌、沉寂、变革、崛起。是的,金徽在甘肃酒业的发展史上是不可或缺的。
金徽酒
历史与现代最佳契合
陇酒是有渊源的,陇酒文化是厚重的。金徽酒的文化不仅有根有据,而且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在历史的长河中,徽酒犹如一叶永不停息、凌浮波流的扁舟,树帜在陇酒文化的潮头,乘风破浪、扬帆前行。距今4000多年以前,徽县就开始了蒸馏酒酿制。1134年,创立了雄霸一方的历史名牌“金徽酒”。
有人说,酒的文化内涵就是酒的灵魂,没有文化内涵的品牌是经不起考验的。早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在徽县东北部河谷地带的甘沟四坪山繁衍生息。上世纪50年代,人们从甘沟四坪山发掘出来大量的陶器,其中的酒器和谷物发酵器具足以证明,在距今4000多年前,这里的人们就已经开始认识用谷物酿造美味的规律和方法,这也为徽县蒸馏酒起源于西汉以前的说法提供了事实依据。有关徽酒的正式记录,来自于南宋抗金名将吴介。1134年,他与兄弟吴粼在徽县仙人关大破金兀术的十万铁骑,大捷庆功时由于酒具短缺,将士们便用金兵的头盔来盛酒痛饮,“金盔酒”美名由此而生。后来的人们叫顺了嘴,“金盔”便成了“金徽”。明清时期,徽酒经技术革新和工艺改进,齐聚伏家镇傍“神泉”争“海眼”,出现了很多的酿酒作坊,像“晋绅坊”、“永盛源”、“宽裕成”、“金隆魁”、“公信福”等驰名的酒坊数十家。尤其是陇南春的前身“永盛源”得其要津,清初康熙大帝出巡陇南后对其酿制的徽酒大加赞赏,并钦点为宫廷贡品,于是徽酒声名远播。
这还不是最早的徽酒故事,“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早在唐代也曾被徽酒美味吸引,并在这里留下了寄情千古佳酿的诗句。面对如此深厚的历史积淀,甘肃金徽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志刚咂摸徽酒文化时说,“徽酒的历史是以陇南独特的山水环境作依托的—————自古徽县多美酒,皆因为陇南柔媚的山水之灵秀,是孕育徽酒芬芳之气的根基。”
解放后,作为我省建厂最早的酒厂,原陇南春酒厂的前身———徽县酒厂,理所当然地秉成了这一得天独厚的酿酒资源和氛围,博采众长,潜心研制,纳千年精粹于其中,酿造出了卓尔不群的金徽酒。
时间定格在1960年,金徽商标便与“茅、五、剑”等名优品牌一道,成为全国首批登记注册的8个著名白酒品牌之一。在随后的时间里,金徽成了省内白酒产品的旗帜。正因为“金徽”是当时陇上叫得最响的白酒品牌,并且多次摘取了国家级的奖项,以至于在过去的若干岁月里,成为大众凭票、凭证才能购买到的一种“奢侈”消费品!这一段故事相信在不少人的脑海里至今仍然记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