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何最后昭通卷烟厂又从红河集团分离出来加入红塔集团呢?大家的猜测是为了平衡。有行业人士表示,原本红塔和红河关于重组问题谈判了很久,最后,红河却与红云整合在一起,“昭通进红塔也是为了平衡一下”。昭通卷烟厂并入红塔后,将给红塔增加近50万箱的计划增量空间,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红塔集团计划和产能的缺口,使红塔的产量与红云红河差不多,使两者的实力比较平衡,实现两强相竞。
烟草行业专家周阳敏向《新财经》记者表示,“2005年2月,昭通卷烟厂与红河卷烟厂合并重组为红河卷烟总厂,但昭通当年就没想进红河,此次分出来进入红塔也不难理解。”
整合之难是企业文化融合
把两家企业整合在一起,成立新公司之前,很多工作只是纸面上的。当整合后的新企业开始运作,真正的困难和问题才会出现。从很多重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整合的最大困难是企业文化的融合
整合安排已确定,2008年年底前“二红”也完成了资产划转和工商登记、更名。但下一步的整合过程也非常复杂,整合的顺利与否是“三合二”能否成功的关键。
红塔集团董事长柳万东表示,红塔与昭通卷烟厂的整合早已“静悄悄”地开展了。2008年国庆节刚过,昭通卷烟厂的50多个业务骨干就到红塔进行集中培训,以增强双方的情感,实现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对接与融合。
红塔整合昭通卷烟厂,毕竟是昭通并入红塔,是大吃小,相对较为容易。而红云与红河则是两个体量相当的大企业重组合并,其重组难度可能更大。
周阳敏表示,“我担心的是合并之后品牌怎么布局,包括品牌高中低档的布局、区域布局、消费者布局等问题。比如,红河只有一个品牌,覆盖了高中低档产品,现在以红云为主体进行合并之后,其品牌战略究竟怎么做?另外,由于两家企业以前没有合作过,合并之后,很多方面都要磨合,比如原料、工艺设备、人员素质、组织结构、管理方式、激励机制等,都是很大的问题。”
人们另一个担心的焦点是文化上的冲突。张天金表示,“重组之后的文化融合以及员工对新企业的文化认同,都是非常敏感而具体的问题。”红云红河集团内部人士也表示,“新集团面临最大、最直接的挑战来自企业文化的融合”,红云的文化是强调低调、务实,而红河则更强调创新和变化。
对此,云南中烟工业公司总经理张水长表示,要“坚决摈弃企业情结、品牌情结、地方情结。”红云红河集团董事长邱建康也说,“我也会改变,以前我抽云烟少一些,今后这一习惯也会改变。”
但是,周阳敏却提到,“以前红塔和白沙合并了很多企业,都不太成功。现在从各省整合后的情况来看,虽然问题不是特别明显,但不是没有问题,而是因为烟草行业的行政调整和高利润特点,把很多问题都掩盖了。其实,这些整合带来了很多问题,不说品牌、营销方面,仅管理上就有大量的漏洞,尤其是职工安排问题、退休员工问题、激励机制问题等都很严重。烟草行业的兼并成本比较高,只是可以用其高利润来消化,如果挪到其他行业,必死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