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元能否蛇吞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3日 14:13  北京日报

  三元能否“蛇吞象”

  在被三聚氰胺击倒之前,三鹿是中国乳业“百亿(销售收入)俱乐部”成员之一,营业额仅次于伊利、蒙牛,奶粉产量更是高居全国首位。

  三鹿集团2007年销售收入是100.16亿元,总资产为16.19亿元。据三元年报显示,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1亿元。

  二线品牌三元对一线品牌三鹿的并购,被业内人称之为“蛇吞象”。在三鹿已经彻底崩塌之后,这个比喻有夸张之嫌,但三元要想吞下三鹿,面临着资金、奶源控制、市场析分等诸多问题。

  根据2009年2月13日河北三家拍卖公司发布的公告,此次拍卖的资产包括三鹿集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可持续经营的有效资产;三鹿集团所持有的新乡市林鹤乳业有限公司98.80%的投资权益;三鹿集团所持有的唐山三鹿乳业有限公司70.00%的投资权益;三鹿集团所持有的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16.97%的投资权益。标的物的拍卖实行整体组包拍卖方式,价值约7.26亿元。

  三元对此也早有预估,公告称,将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向公司实际控制人三元集团和大股东北京企业(食品)有限公司发行2亿至2.5亿股,募集资金总额8亿至10亿元。三元在公告中也表示“不足部分由河北三元通过银行借贷等方式解决”。

  而业内人士估计,三元除了收购三鹿所需的8亿元以外,“可能还需要注入同样数额的资金作为流动资金,以恢复生产,估计所需的资金应该不少于15亿元。这远超出了本次募集资金的规模。”

  此外,三元内部人士透露,三元大股东表示将全力做好三元的并购计划,而且不排除引入其他大型企业投资的可能。

  三鹿倒在三聚氰胺上,根本原因是其奶源控制的致命弊病。三元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对这一问题,三元实际上在接替三鹿收购原奶的同时,就已经在着手解决。

  三元的工作组得到了当地奶农的认可和欢迎。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为三鹿供奶的农户争相邀请三元奶源组前去考察,其原因是不仅三元将是以后的鲜奶买家,还在于三元“懂养牛”。这也就是三元一直为之自傲的“三元模式”。

  三元到奶农家里考察,不仅看其售奶能力,还要看其奶牛饲养方法。有着国内最先进奶牛饲养设备、最好的种公牛、最大的荷斯坦奶牛种群和饲养经验的三元,为每户奶农量身订制了提高饲养水平的方案。

  “三元模式”可以概括为“规模化养殖+现代化加工”。

  三元提供的数据表明,其奶源八成来源于自有的大型养殖场,其余20%则来自规模化养殖小区。同其他企业派遣的收奶点只负责鲜奶数量和数据指标不同,三元的技术人员全程介入奶牛的养殖过程,并统一所有奶源的饲料、防疫和收奶标准。

  这种模式注定会增加企业成本,此前一直被归咎为三元发展的“故步自封”。直到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三元模式”的质量保证能力才得以彰显。事实表明,三聚氰胺的始作俑者,是受利益驱使的奶贩子。而在“三元模式”中,根本没有给奶贩子“留缝儿”,其他各个层面,又都在三元的严格监管之下。

  “三元模式”已经在原三鹿奶源地开始复制。

  三元并购三鹿,最看重的是三鹿遍及全国的销售网络。

  但是从去年9月至今,三鹿停产已近半年,且不说有多少经销商能够耐心的等待三元成功接手,此前三鹿与经销商的货款纠纷尚未完全了结。三元能把原三鹿的经销网络全盘接收吗?

  三元高层也坦陈,经销商的流逝在所难免,三元内部的判断是至少可能失去三分之一。

  不过,三元已经积极与经销商接触,采取多种措施稳固经销商队伍。目前,三元奶粉生产的运营团队已经重启,高管主要由三元的人员构成,而为销售做前期准备工作的则是三鹿原来的销售团队。

  至于此前三鹿与经销商的货款,截止到今年1月份,三鹿已经结清了经销商60%的补偿货款。三元的租赁费也将提供部分补偿款。

  三元竞拍胜算颇多

  即为拍卖,自然价高者得之。理论上讲,三元并不能确定就是最终的胜出者。

  2月14日,三元股份发布公告,将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表决参与竞拍三鹿事宜。在这份公告中,三元明确表示公开了自己的竞拍价:“不超过破产财产包总评估价值的110%。”

  牌局还没有开始,三元已经亮出底牌了。这一举动有点儿反常。

  实际上,此次拍卖对竞买人做出的限定,几乎可以看做是为三元“量身定做”。

  拍卖公告这样划定了竞买门槛:具有10年以上液态奶、奶粉生产经验,上一会计年度来自液态奶、奶粉的营业收入应不低于10亿元,注册资本不少于5亿元;市场声誉良好,质量控制制度完善并得到有效执行,且未因三聚氰胺事件对婴幼儿造成伤害等。

  这意味着,包括伊利、蒙牛等一线品牌在内的绝大多数乳品企业,已无缘参与竞拍。

  此前也传出过完达山、飞鹤、新希望、娃哈哈等企业有意参与并购三鹿,但三鹿破产拍卖的公告发布后,尚未得到这些企业将参与竞拍的消息。

  石家庄当地部门对有多少竞拍者的消息则守口如瓶。

  最后“鹿”死谁手,我们拭目以待。

  不过,记者了解到,三元实际上已经完成了接手后的新奶粉产品的包装设计、产品定位。如果明天竞拍成功,河北产的三元奶粉将在三四月份上市。

  三聚氰胺事件始末

  2008年7月,甘肃省卫生厅接到了多起婴幼儿因食用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而患肾结石的报告。该厅随即要求当地医疗机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上报卫生部。

  8月,据国务院调查组事后调查,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此时曾接到三鹿集团有关“问题奶粉”的报告,但未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

  9月11日,国务院决定成立“肾结石奶粉事件”联合调查组。同日,位于石家庄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声明,立即全部召回2008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声明称问题奶粉源于不法奶农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三聚氰胺事件曝光。

  9月13日,国务院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同日,三鹿集团停产整顿。

  9月14日,河北省警方正式逮捕两名犯罪嫌疑人。

  9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当日晚通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通报有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

  9月17日,三鹿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田文华被刑事拘留。石家庄市市长冀纯堂被免职。国内知名奶粉生产企业——伊利、蒙牛和光明等乳业巨头相继道歉,承诺召回其“问题奶粉”并赔偿损失。

  9月2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李长江因“毒奶粉”事件引咎辞职。

  9月26日,三元股份宣布停牌,研究相关并购事宜,开始介入并购三鹿。

  12月8日,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现金出资人民币500万元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

  12月18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三鹿集团的破产申请。

  12月27日,22家责任企业表示愿意向患儿主动赔偿,对近30万名确诊患儿给予一次性现金赔偿。

  2009年1月1日,22家奶企就三聚氰胺事件群发短信道歉。

  1月22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生产销售含有三聚氰胺混合物“蛋白粉”的被告人张玉军、向原奶中添加含有三聚氰胺混合物“蛋白粉”并销售给三鹿集团的被告人耿金平,被判处死刑;原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其余18名被告也分别被判刑。

  2月12日,三鹿集团宣告破产。

  3月2日,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临时股东大会,对“竞购三鹿”的议案进行表决。

  3月4日,三鹿破产财产拍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