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说起煤制油,就不得不提到世界上唯一将煤制油实现商业化生产的南非沙索集团,或许有这样一组数据能反映沙索在南非的重要地位:南非货币50元兰特上印有沙索赛空达工厂的图案;沙索满足了南非30%的燃油需求;为南非提供了约5%的GDP;直接雇员人数占南非制造业正式员工22%……3月7日—14日,本报记者有幸接受沙索集团的邀请到南非参观采访,全面了解沙索在煤制油领域成功的秘诀。
抢得市场先机
主动与发动机厂商“互动”
对于大多数听说过沙索的人来说,第一印象就是煤制油。那么,沙索生产的煤制油品质究竟如何呢?3月9日,沙索集团总经理李斯陶在南非沙索总部回答了这个问题:“沙索的煤制油已达到或超过欧5标准,不仅可以直接使用、用于炼厂,还可以调和其他油品。截至目前,沙索煤制油不仅应用到航空领域和F1赛车,还通过了美国空军的相关鉴定。”
“随时按照市场需求来调整产品”是沙索坚信的理念。对此,沙索与戴姆勒—克莱斯勒等世界著名汽车公司合作,一起做有关煤制油的相关市场实验,用沙索的煤制油主动去“试”汽车厂商即将投放市场的新式发动机。同时,汽车厂商生产了新式发动机后也可以用沙索的煤制油试验。此外,沙索的煤制油研发中心还与世界上一些先进的试验机构保持长期合作。
李斯陶指出:“科研在整个煤制油价值链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市场上出现新式发动机,这或许就意味着新的燃油标准。针对市场需求,沙索通过低温费托技术生产柴油的同时,也通过高温费托技术生产汽油。这种汽油可以达到93号、97号汽油的标准,甚至更高的标准,只是提炼成本要高一些。”
此外,沙索在生产煤制油的同时,还根据市场需求生产了大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如蜡、氨、乙烯、丙烯等化工产品。
不断优化工艺
成功兼容多项外来技术
其实,煤制油技术并不神秘,除沙索外,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也都研制了煤制油技术,而且,沙索最初的煤制油技术还是从美国凯洛格公司购买的。那么,经过多年发展,沙索的煤制油技术究竟先进在哪呢?
沙索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Willem Louw指出:“沙索并不是在煤制油各环节技术中都是最先进的,但却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把各种技术成功组合在一起的公司,如将壳牌的煤气化技术和沙索的费托合成技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沙索中国公司副总裁徐海龙也告诉本报记者: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煤制油项目用的都是铁催化剂,而沙索用的是钴催化剂。钴催化剂转化率高、产品选择性好、寿命一般为18个月,但价格高;而铁催化剂寿命一般只有30天—40天,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较重。经过多年积累,沙索在设计阶段就把可能影响整厂稳定运行的隐患消除, 如对煤源进行均质化确保气化炉的稳定运行;此外,沙索煤制油技术的先进性还表现在对那些可能影响到整厂操作稳定和费托反应的关键流程参数和污染源进行监控预防,如合成气净化工艺加特殊检测装置等,这保证了煤制油项目快速开车和高开工率。”
致力持续发展
努力使煤制油工厂清洁化
3月11日上午,记者在采访沙索赛空达煤制油工厂时,眼睛一亮:工厂门外连着一大片牧场,成群的牛羊、斑马在吃草、嬉戏,不时还有一些小鸟落在马背上,整个场景让人感觉不到是在煤化工的工厂附近。“赛空达工厂已经运营了近30年,但环境一直保护得很好,有时还能看到羚羊、角马等其他一些野生动物。”已在该厂工作20多年的沙索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Ed. L Koper告诉本报记者。
煤制油是一个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一直因其煤炭转化率、耗水等问题备受业界的争议。对此,李斯陶认为:“煤制油的煤炭转化率为在40%-42%之间,和IGCC技术差不多。常规电厂是30%多,如果采用世界最先进技术则可以达到40%。对于耗水问题,南非的煤制油工厂规定,任何废水和基于原水生成的废水都不排离厂区,实现再利用。”
Ed. L Koper也表示:“南非的水资源比较匮乏,因此沙索的研发部门有相当一部分力量都用在水耗上。如赛空达工厂生产每吨油品要耗水12吨,通过技术改进,宁夏沙索煤制油项目设计每吨油品耗水6吨—8吨,耗水大幅下降。如以产品所含热量相比, 煤制油的水耗大大低于甲醇,二甲醚和水冷发电厂。因此,如何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才是煤制油工厂实现持续发展的唯一道路。”李斯陶指出。
由于建厂时间较早,沙索在南非的三个煤制油工厂最初并没有考虑到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但面对目前全球碳减排的迫切要求,沙索已经在着力研发二氧化碳捕捉和封存技术。
抢占科研人才
从本科就开始聘用“尖子生”
记者在参观沙索煤制油工厂时,遇到一位籍贯江苏南京的华裔员工赖志诚,他今年31岁,现在已经是赛空达煤制油工厂的高级机械工程师。谈起到沙索工作的感受,赖志诚很自豪的说:“我和一些同事在上大学时就参与了沙索的相关科研课题,因而被沙索看中,一毕业就直接进入沙索。”
沙索每年都会特派一些员工到南非开普敦大学等高校担任助教,与在校师生一起做课题研究。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沙索进行科研研究,也能培养更多的技术人员,同时,还能帮助沙索很方便地找出一些“尖子生“。而且,许多博士生、硕士生的毕业论文也多是沙索给出的科研课题。
对此,Paul Morgan解释说:“这种科研方式与社会上的研究机构相比,所需花费的代价低多了。如果有的学生在本科阶段被选中,沙索就会聘用他,不仅负担学费,还给奖学金。沙索仅今年以来就已经为90多位研究生负担了学费。”据介绍,沙索与各大学一起做的研究多是基础研究,分为低等风险、中等风险、高等风险。其中指定的高等风险课题,沙索会负担全部费用,并签订保密协议,即使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将来不进沙索,这个科研成果还是会归沙索所有。
欧博阳指出:“经过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沙索组织了一支强大的研发团队,不断改进技术。团队中有很多科研人员立足于提高产能、降低成本、降低损耗,一直关注的是如何能够做得更好,走得更远,让技术更先进。”
中国直接、间接液化可互补
商业模式决定选取费托技术
目前,我国现有的煤制油项目不仅有宁夏沙索、伊泰、潞安等间接液化项目,也有神华鄂尔多斯直接液化项目。那么,沙索如何看待我国现有的不同技术工艺的煤制油项目呢?徐海龙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宁夏沙索间接液化项目不仅在技术路线上同神华自主研发的直接液化项目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者在产品结构上也有着极高的优化整合空间。”
同时,煤间接液化所使用的工艺还分为高温费托技术和低温费托技术,这决定了最终的产品不同。低温费托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3种——柴油、石脑油和液化石油气;高温费托技术的产品却有五、六十种,可以生产汽油,但分离起来也有难度,适合比较复杂的精炼厂。如宁夏沙索间接液化项目将采用低温费托技术,产品中柴油将占75%以上,石脑油23%,剩下的为液化石油气。
那么,我国是否适合上马大量煤制油项目呢?李斯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中国根据自己的能源需求,需要决定如何将资源利用最大化,而且,中国存在许多低质煤(高含灰量,热值低),用好这些低质煤,煤制油是一种选择。这样可以使低质煤转化为高品质的液态燃料。”对于煤制油工厂应采用哪种技术工艺更好一些,徐海龙表示:“费托技术可提炼的产品比例非常宽,但要考虑经济性。使用高温费托,还是低温费托,关键是由煤制油工厂的商业模式决定。主要是把商业化的框架建立起来,让煤制油项目能够获得效益,随后再考虑是否增加润滑油、石蜡等附加产品。”
期望宁夏沙索煤制油
收益率达13%
宁夏沙索煤制油项目总投资560亿元人民币,是沙索在海外最大的投资项目。近日有消息称该项目有可能被神华新的煤制油项目所取代。对此,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主任袁进琳明确表示:“没有听说自主研发计划将取代合资项目的说法,而且宁夏发改委已将该项目上报国家发改委。”徐海龙也表示:“宁夏沙索煤制油项目的进展确实不快,这主要是由于沙索将每一步细节都考虑到位,以尽可能保证项目将来能成功建成、投产、运行。如果该项目能在今年6、7月份拿到批文,将有可能在2016年建成投产。”
“希望将来宁夏沙索煤制油工厂建好后,我能在宁东的水库旁钓鱼、打高尔夫球。”沙索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Ed. L Koper很乐观地说。尽管沙索对宁夏沙索煤制油项目提前做了二氧化碳封存的规划,但欧博阳仍担心:“由于中国政府还没有对二氧化碳封存进行立法,因此该项目能否获得二氧化碳封存的批准也是个问题。”
为提高能效、降低成本和水耗,宁夏沙索煤制油项目设计中大量选用了世界级大规模工艺装置 ,如使用世界上最大的空分机组——将采用杭氧国产的10台9.6万立方米/小时机组或采用18台12万立方米/小时的进口设备。欧博阳表示:“目前,宁夏对黄河水采用的是漫灌方式,漫灌的效率非常低,因此宁夏自治区政府的想法是通过喷灌等其他办法,减少对水的需求,并置换出来。目前,中央政府和宁夏自治区政府正在做水权置换的事情。”
据了解,在宁夏沙索煤制油项目中,沙索计划用3年—4年时间偿还贷款,同时,将会在适当的时间建立销售网络,包括三种方式:直接向中石油、中石化销售;或由神华单独卖出;另一种则不排除双方建设加油站的可能性。
对于该项目的盈利问题,欧博阳表示:“煤制油的经济效益与煤价、油价有着密切关系,同时还要考虑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利息、政策等各方面。但总体看来,国际油价在86美元/桶时,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预期是13%,是我们能接受的。”李斯陶进一步指出:“当该项目的成本都收回后,国际油价在40美元/桶就可以盈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