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地震后的第5天,东汽风电事业部恢复生产;5月19日,地震后的第7天,东方汽轮机厂拿到了震后第一张风力发电组订单,价值为12.44亿元。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何显富:“你们这个企业还签订了两份合同,对一个是风电的合同,是12亿的合同,还有是一个30万的合同,要市场推动我们的重建。”
5月20日,东方汽轮机公司灾后首批风力发电机组下线发运。5月24日,东汽德阳基地全面恢复生产。
东方电气集团公司董事长王计:“这个汶川大地震中留给我最大的启示是什么,让我感到最骄傲的是什么,就是我的职工的表现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
45岁的郑秋生是东方汽轮机公司重型二分厂的一名调刀工,地震中失去了心爱的妻子和年迈的父亲。地震3天后,他和救援人员在一座倒塌的大楼楼梯处找到了妻子杨芳。
东方汽轮机公司重型二分厂工人郑秋生:“我只希望她,她没有出事。”
灾难过后,郑秋生被安排在过渡板房中生活,女儿住校常常不在家,这让郑秋生越发显得孤独,只要推开板房的门,他就会陷入永远挥之不去的回忆中。
郑秋生:“只想怎么一瞬间人就这样去了呢,头一天还好好的,有时候还在说说话,第二天就没有了。”
2008年5月18日,东方汽轮机公司在那片废墟上召开了誓师大会,一直少言寡语的郑秋生也在其中,那一刻的壮观像一股巨大的力量将他吸引。
郑秋生再也没有犹豫,他和所有失去亲人的工人们一样,默默地工作着。郑秋生的左腿因患病而无法弯曲,每次弯腰拿东西时,都要费很大很大的劲儿,先把左腿伸直,然后再将右腿弯曲。但是郑秋生却毫无怨言,像钉子一样钉在了自己的岗位上。
郑秋生:“如果不调刀的话,因为刀具使用过程中,它有损耗,要重新换刀,换上刀他它高度值就不一样了,我们必须要给它打一个。”
工作岗位上轰鸣的机器声,让郑秋生仿佛一下子变了另外一个人,我们无法把工作时的他和在家里少言寡语的他联系在一起。尽管拖着残疾的左腿,但是记者却追赶不上他的脚步。
郑秋生:“看到厂里那种恢复生产,自己也投入到实践当中,把自己工作做好,自己觉得还是心里感到一种安慰嘛。”
每天休息的时候,郑秋生就会坐在电脑旁边,在QQ空间给心爱的妻子留言,寄托他无限的思念。
郑秋生:“而且她以前,她的手机的彩铃是高明的一首《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她用那个,听歌我就想她了。”
仅8个月,东汽所有厂房基本完工
(2008年8月1日日记)
东方电气集团公司总经理斯泽夫:“今天是8月1日,我非常高兴,我们新东汽的选址已经尘埃落定,新东汽的建设拉开了序幕,但面对的问题是我们将有更多的挑战。”
东方电气集团公司总经理斯泽夫写下的这篇日记,仅仅8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成为现实。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一定不敢相信,这21座新厂房,就是512地震之后,东方汽轮机公司在德阳异地重建的新基地,今年2月新基地的隔板分厂设备已经开始搬迁,这就意味着东方汽轮机公司新基地开始投入使用。
斯泽夫:“原址它毁坏的太厉害,所以我们必须得异地重建。”
在新基地热闹的工地上,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我们的镜头里,他叫肖珉,是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在大量的拍摄素材中我们找到了他的画面。
这是地震后的他,那时,他穿着雨衣,喊破了嗓子,指挥救援。
这是刚刚恢复生产时候的他,在堆积如山的瓦砾上,他指挥着工人们抢救设备。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珉:“这个隔板,就是我们加工完的隔板,正在准备转运,上汽车,吊了一半,地震就发生了,这是整个凝固的现场。”
今天,他出任德阳新基地建设的总指挥,8个月的施工中,他吃住在工地,没有休息过一天。他告诉我们,因为他心里对丁一老厂长有一个的承诺。
肖珉:“我说我们很快会建成一个新的东汽,更加先进,更加安全。”
83岁的丁一是东方汽轮机厂第一任厂长,为了兑现当初的承诺,4月29日,老厂长丁一第一次来到新基地,眼前的一切让老人赞不绝口。
原东方汽轮机厂第一任厂长丁一:“当时我估计至少得三年,因为要设计,还有建设、安装,还有试生产,比较长,没想到现在不到,这应该来讲不到一年了现在就已经这个样子了,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在德阳新基地,记者看到,仅仅8个月的时间,所有的厂房基本完工。
肖珉:“我们提出的就是,应该说20个字吧,叫‘精心组织、周密计划、平行作业、交叉施工’。”
在新基地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平行作业,交差施工。在厂房内部我们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厂房的水泥路面全部是这样有一段铺好,有一段不铺,肖珉告诉记者,这就是交叉平行作业。一般的施工一定是将整个路面铺好,经过晾晒养生,等水泥完全干透后,再开始下一个任务,这样既耗人也耗时。
肖珉:“那么我就说这个平行作业就是在这块区域可以不占用的时候,我先做出来,那么中间这块距离我做通道,那么等通道在运行过程中,我那块地可以做设备的总装用了。”
记者:“那么就是那个边上已经养生已经养好了。”
肖珉:“已经好了,可以做设备组装了,那么等设备安得差不多,安装过程中,这块作业面腾出来以后我把这块做掉,它不作设备安装用,作以后的通道,所以总体的完工时间是一致的。”
东方汽轮机公司是一个已生产销售大型汽轮机和风电、核电为主要产品的生产型企业,而对于建设施工盖房子却要从头学起。肖珉说,工程速度快质量好并不完全取决于东方汽轮机厂本身,在招投标过程中,数十家中央直属大中型建筑行业参与竞标,为工程的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肖珉:“现在总共我们中子头的企业有18个企业,加上其他地方施工队伍总共有31个队伍,在为我们工地施工,总共现在在现场的施工人员大概有三千人。”
在新厂房的外部结构上,记者看到,所有的厂房屋檐旁边都有一个小孔,肖珉告诉记者,这是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考虑的。
记者:“就是上面的每一个小孔?”
肖珉:“小孔,我都把它引下来了,引到下面,下面就是一个汇水口,汇水口完了就到我场地的白鹿原,我可以养很多鱼,以后其他地方水我还可以抽回来,抽回来用,那么做我们循环水用,这样把它节约下来。”
在德阳新基地,记者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整个厂区竟然没有一个烟囱。
记者:“那整个厂房的除尘怎么弄?”
肖珉:“整个除尘就是,第一在燃烧上面我们把它控制好,排出来如果还可能我们检测完有废气的话,我们再充分燃烧,以前在汉旺,我们大的,超过30米以上大的,直径超过四米大烟囱应该是11柱,还有小的烟囱,那几十柱,我们就不好说了。”
只要到过新基地,一定会领略到它的壮观。2600亩土地,19个生产单位,2000多台先进设备,2800万千瓦的生产能力。总投资51亿元的新基地,其中10多亿的设备,是东方汽轮机公司的员工,冒着余震的危险,忍受着死去亲人的悲伤,从废墟堆下面抢救出来的。
肖珉:“这些120的镗床和160的镗床,这总共大概400多台的设备,都是我们从废墟里面挖出来的,现在经过了改造、大修,精度已经完全满足了出厂要求,现在已经安装投入使用了。”
地震夺走了很多人的家,东方汽轮机公司在这次大地震中共损失了6100套住房,去年在德阳新基地开工的同时,46栋11层的居民住宅也拔地而起,今年年底4429户居民将会搬进自己的新家。与此同时,截止到4月27日,德阳市农户永久性住房重建已开工27.16万户,开工率为95%,已完工19.77万户,完工率为67%。
温家宝:“东汽人是站起来的一个真正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