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马云正在用这种智慧解决困惑了中国企业界30年之久的重大矛盾:企业能不能在务实生存的时候,坚持理想主义?企业能不能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有高于利润的目的和追求?企业能不能在短期利益和长期业绩之间都表现卓越?
“阿里巴巴是一家梦想驱动的公司”,阿里巴巴B2B公司首席执行官卫哲说,从创业开始这家公司就带着一种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
就是这家谈理想的公司,从50万元创业资金、18个人的创业团队,用10年时间,成长成为全球最成功的电子商务集群,使电子商务从一个概念变成一种领导潮流的商业形态:阿里巴巴B2B公司已经以67%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出口市场及B2B市场领先者;淘宝网拥有90%的中国C2C市场份额,2008年交易额高达999.6亿元;支付宝则以53.29%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成为全国最大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阿里软件则以49.1%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领跑在线管理软件市场。
马云把这归结为,“阿里巴巴能有今天,就是我们持之以恒地把梦想做了10年。创业的时候我们在谈理想,最困难的时候在谈理想,现在,我们还是在谈理想。”他说,“赚钱不是我们的目的,只是最后的结果,阿里巴巴会是全世界最赚钱的公司。”
企业只有在完成使命的过程中,企业的经营收入和利润才会产生结果。只有这种结果才能真正尊重并保证股东的利益。“这就是我们对商业的看法”,金建杭说。
通过对阿里巴巴的采访研究,我们可以绘制出一张阿里巴巴企业发展机制的“太极图”。
可以说,这个“太极图”就是马云和阿里巴巴“移形换步”的依据,是那个走向自我超越之路所要把握的枢纽:“处处一太极”。
这种“太极”思维体已体现在阿里巴巴企业管理中的各个方面。从看起来很“虚”的企业文化和制度,落实到很“实”的员工行为与业绩;从很“虚”的理想激情,转化成很“实”的市值、利润;阿里巴巴都以一种“兼容黑白”“阴阳并重”的方式统摄起来,形成促进阿里巴巴迅猛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
然而这个企业内在机制成功运转的关键,就在于阿里巴巴坚持在“为客户创造价值”基础上企业战略、业务布局和核心价值观的高度统一。
然而如何具体把握价值观和企业管理实践的融合?曾鸣说,“我们的秘诀是‘虚事实做,实事虚做’。”
“风清扬”的剑道:忘记手中的剑
在采访中,彭蕾告诉我们,“虚事实做最狠的一个方法,就是2003年我们把价值观和绩效考核结合起来。”而曾鸣则提到,“从今年起针对子公司总裁的绩效考核都要取消掉,鼓励总裁创新。业绩是实的,做的时候就要虚一点。”王帅则告诉我们,“集团今年对于各个子公司没有业绩要求,马云只要求总裁们到年底的时候自己看一下,‘满意’还是‘不满意’就行了。”
太极宗师杨澄浦在《太极拳说十要》说,太极拳视“分虚实”为第一要义,讲求“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我们发现,马云正在将他悟到的“武学真意”和“太极精髓”变成阿里巴巴的管理智慧。
马云的武侠情结由来已久,自幼就喜欢舞枪弄棒,学过散打,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太极拳打了10多年。阿里巴巴的人经常会看到马云手里拿着一根棍子在公司里面到处转悠,因为他感觉手里有东西会觉得舒服一点。
金庸的武侠小说给他带来了很多快乐、很多浪漫的想象,从中马云体会到“人没有梦想,没有点浪漫主义是不会成功的”。对于金庸说的很多东西,马云是真的相信,他说,“金庸小说里的很多东西,很多人觉得很虚,其实是真的,很多人老说不可能,事实上是可能的。”
2000年中央电视台要拍《笑傲江湖》。马云听到后非常激动,到处打探消息、找关系,想要出演“风清扬”。那个时候,这个角色已经有了人选,而且人家会武功。马云非要建议比武决胜负,“约好两人都从一个桥上经过,谁先打到桥下面,谁就输了。最后,谁赢,谁上。”后来,由于缺乏表演经验,马云没有被选上。回到公司,马云把办公室的名字统统换成金庸武侠小说中武林圣地的名字,甚至用金庸小说里的武功秘籍来命名阿里巴巴的价值观。
2001年用来概括阿里巴巴9条价值观的“独孤九剑”,来自金庸的《笑傲江湖》。非典之后,2004年阿里巴巴价值观被精炼成“六脉神剑”,来自金庸的《天龙八部》。
后来,创办淘宝网的时候,每个人都用一个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角色来当自己的花名。马云为自己选的花名是“风清扬”。“我一直最喜欢的就是风清扬,因为风清扬的武学就是出手无招,这是我一直最向往的一种境界”,马云说,真正的武林高手就是要这样“无招胜有招”。
实际上,马云在阿里巴巴的管理智慧上,追求的正是这种“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在《笑傲江湖》里,风情扬是江湖隐士,就是他传授令狐冲华山派“剑宗”绝学“独孤九剑”。独孤九剑是独孤求败所创,剑分九式,讲求料敌先机,有进无退,招招都是进攻。虽只一剑一式,却是变化无穷,学到后来,前后式融会贯通,威力大增。独孤求败就是凭借这套剑法,“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以至于天下无敌,毕生求一败而不能,郁郁归隐山林。
“六脉神剑”在《天龙八部》里是大理段氏千年祖传武功绝学。六脉神剑,并非真剑,乃是以一阳指的指力及浑厚内力,独辟奚径,化成剑气,有质无形,犀利无比,有如真剑,所以谓之神剑。一阳指是习得“六脉神剑”的基础。
二者的区别是,“九剑”依仗的是对于有形之“剑”的运用,讲求的是速度,在敌人出手的一刹那察觉敌人的破绽,然后在敌人来不及变招的情况下,依靠速度克敌制胜。而“六脉”主真气,根本不用剑,真气从指尖流出,有质无形,所指即剑,克敌于无形。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九剑”主胜败,而“六脉”主济世。“九剑”到后来是“天下无敌,求一败而不能”,“六脉”从一开始就是“救人之术而非杀人之功”。按照中医阴阳思想,阳气为人身之大宝,故一阳指可使人一阳初生如春之万物生发。所以,小说中一灯大师用“一阳指”点穴让黄蓉内伤痊愈。
这种区别也反映在阿里巴巴的价值观上,九剑主“运作”,“创新、激情、开放、教学相长、群策群力、质量、专注、服务与尊重、简易”,这九条原则形成“独孤九剑”,成为阿里巴巴创业时期飞速成长的秘诀;而“六脉”主精神,“六脉神剑”里三剑说做人——诚信、激情和敬业;两剑说做事——团队合作、拥抱变化;一剑是阿里精髓——“客户第一”。
马云将“独孤九剑”变化到“六脉神剑”的精神实质是:阿里巴巴现在讲求的已不再是“速度”和“攻守”,而是“目的”和“价值”;阿里巴巴从探求“如何”正确地做事,已经明白了自己应该做“正确的事”,以及为什么要做正确的事;四十岁之前凭借“重剑无锋”横行天下的马云,在四十岁之后,要从“一阳指”开始修炼。他确信了,万宗归元,商业要经纶济世,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
在《笑傲江湖》里,令狐冲跟着风清扬学剑。令狐冲除了学得古今独步的“独孤九剑”之外,更是领悟到风清扬超越独孤求败的地方,即:学会“独孤九剑”之后,要尽数忘却,只存其意。因为,剑是死的,人是活的,剑法最高境界是“从有招到无招,无招胜有招”。
所以,马云告诉他的高管们“忘记手中的剑”,不要整天盯着报表、利润、股票等数字看,而是要看“你为客户做了多少事情,创造了多少价值,多少人因为你做的事情,成为了公司的客户”。
曾经做过马云的秘书,在阿里巴巴销售、市场和行政部门做过许多职位的周岚说,马云经常以杭州张生记的服务为例告诉她们,“你们做销售非常关键一点,你们眼睛不要盯着客户口袋里面的钱。如果你今天眼睛盯着那里面的钱看的话,是不可能把客户给服务好的。你可能也会赚他一时的钱,但是客户究竟有一天会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