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说法,真的符合吐哈盆地的实际吗?”霍有光表示,指责“灌溉面积过度扩张”,是不是今后新疆应该放弃发展农业呢?对新疆多民族地区的稳定与长治久安是否有利呢?如果有一定的外来水源做补充,新疆“过度发展”农业,为21世纪中国的粮食安全与人口安全问题做贡献,又有什么不好呢?
“南水北调”1立方米可引3立方米渤海水入疆
据霍有光介绍,其倡导的引渤入疆的内线调水方案是从天津附近的渤海口取水,通过管道分级提升到海拔1280余米左右(1立方米水,每升高200米,需要1度电;升高1280米,耗电6.4度),进入黄旗海(海拔1264~1266米),登上我国第二个地理台阶,形成2000平方公里一吨水里的湖泊。
然后修建防渗渠道,采用若干小提扬(10~20米)工程+长距离自流的办法,由黄旗海—库布齐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至玉门镇北的疏勒河(海拔约1300米),主干调水线路全长约1900公里。之后,利用疏勒河“自东向西流的”天然河道(大约550公里),不用开挖、衬砌,自流进入塔里木盆地之东缘的罗布泊。罗布泊(海拔780米)至艾丁湖(海拔-155米)的直线距离仅180公里,可获得930余米的落差,用来发电,意味能够补偿渤海西调工程所耗费的部分电能。
“据有关资料,南水北调1立方米的成本是20多元,但有人告诉我南水北调的成本可能比这还要多。”霍有光表示,用同样的钱,可为我国西北沙漠调3立方米的渤海水。
按照霍有光的计算,若充分利用沙漠中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每3立方米渤海水可晒制69~93公斤盐,目前国内工业用盐批发价格为0.7元/公斤,大约值48.3~65.1元。
霍有光表示,渤海循环周期约为5年,引渤海水入新疆,还可以加快渤海自身的对流,加快其自净能力。“渤海水引入新疆后形成人造海,周边出现湿地,也可能会有重金属污染、富营养化的问题,但是这完全可以通过收割芦苇发展造纸产业加快治理。”
反方
“引渤入疆”院士谈:劳民伤财引发生态灾难
【深圳商报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 姜媛) “引渤入疆”,一个从新疆首届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迸发出的专业话题,以主办方史料未及的速度和规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有网友戏称这一想法相当于长城贴瓷砖、赤道镶金边、飞机装倒挡、黄河安栏杆的“四大傻工程”。一连串的口水阵仗之后,我们需要更加冷静、理智的思考和中立、专业的理由。
日前,本报记者在前“言”科学·首都科学讲堂的间隙,采访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中国工程院王浩院士,他指出,虽然“引渤入疆”从现代工程技术角度是可以做到的,却完全没有必要,“引渤入疆”既违背自然规律,也违背经济规律,将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
新疆水资源情况——人均淡水资源超北京20倍
“谈‘引渤入疆’这个问题要先看看新疆的水资源状况,也就是说新疆到底缺不缺水?新疆水资源的情况有没有必要引水?”王浩发问。
据王浩介绍,中国国土面积总共960万平方公里,新疆就占到了166万平方公里。而新疆人口有2000万,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32亿立方米,人均每年约有4160立方米的淡水资源。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大概是2100立方米,北京人均每年只有170立方米。“北京人都能过,新疆怎么就不行呢?”王浩指出,从人均水资源角度看,应该说新疆的水并不少。
曾在新疆居住过两年多、并频繁出差新疆的王浩指出,中国工程院在钱正英院士的带领下,对新疆水资源做过大型的咨询项目,为新疆水资源做了生态和环境保护多方面的专门研究。他坚持认为,新疆的水资源立足于自己,完全能够支撑新疆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根本就不需要引渤入疆。
海水入疆改变当地气候无科学依据
“从现代工程技术上看,如果不计成本,结论是明确的,引渤入疆可以实现。”王浩表示,虽然能办到这件事,但却是一件劳民伤财的大坏事。“引水线路4000多公里,提水1200米,引一两千亿的海水入新疆,财政、环境、生态的问题都非常大。”
王浩指出,新疆蒸发量比降雨量大20~30倍,是极端干旱区。数据显示,新疆一般人类居住的绿洲南疆地区降水量约是几十毫米,北疆地区是100多毫米,但蒸发量都在2000毫米以上。“极端干旱区有一个特点就是土壤含盐量特别大,盐碱化比较严重。新疆8000万亩灌溉面积中,大约有三分之一都是中低产田,原因就是次生盐渍化。”王浩表示,要把海水引到新疆,会加重新疆的盐碱化。“本来新疆的盐由于降水的淋融作用比较弱,使得作物产量不高,再把海水运到新疆,淡水蒸发后,留下的盐分会加重新疆的盐渍化,这个生态问题不好解决。”
生态灾难将波及新疆、渤海湾及沿途
引渤海到新疆还会引起渤海一系列的生态问题。王浩指出,渤海的淡水河,一个是辽河,一个是海河,一个是滦河流入渤海,河口地区是咸淡水的交界面。据介绍,海水咸度一般是30毫克升,一升海水里有30毫克盐,也就是说1立方米水里面有30公斤盐。河口地区约为15~18毫克升的盐度,而河口地区是鱼类产卵场、育幼场,很多洄游性的生物都在这个不咸不淡的地方产卵。
“要把渤海里比较淡的水取走,运一两千亿立方米海水到新疆区,渤海受淡水补给的海水就被运走了,相对更咸的水,从黄海、太平洋的水就会流进渤海湾,这样渤海附近河口的鱼类育幼场、产卵场就被破坏了,造成生态系统的不稳定,会在渤海湾造成生态环境问题。”
此外,王浩指出,根据引渤入疆的线路,沿途要把海水存在几个咸水湖里面,现在咸水湖的咸度大约是15到18毫克升,渤海海水大约是26到30毫克升,如果把更咸的水存在现在比较淡的咸水湖中,也会造成咸水湖以及周边生态系统的大改变。“我们做过实验,青海湖的咸度是16.8毫克升,超过这个咸度,鱼全部都翻白了。把渤海的水引到这些咸水湖中存一下,就会造成现有咸水湖中的鱼类大量死亡,带来生态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