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海
备受关注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确定将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主题为全面深化改革。
10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确定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期,并讨论了将提请大会审议的文稿《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意味着“全面深化改革”将成为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
根据传统,每届党代会的一中二中全会主要是确定党、政人事布局,三中全会则会亮出该届领导集体的治理方略。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中国由“阶级斗争”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转变,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进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本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事实上早已露出端倪。
早在7月下旬,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湖北调研期间就强调,“应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障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10月以来,习近平又先后在印尼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以及会见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时,进一步明确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总体部署”。
10月2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更是在南宁高调宣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都将是空前的,必将强有力地推动大陆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
从习近平在武汉的“7·23讲话”,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383”改革方案释放的信号可以判断,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企业体制或将是改革的核心目标。
具体而言,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在宏观调控、财税、金融、投资领域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方面做出部署,以“消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改革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我们的立场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也要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对于改革的方式,习近平曾这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