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广东水业的发展(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3日 01:28 信息时报

  广东水业9大历史事件回顾

  □时报记者 纪 燃

  在广东水业高速发展的十年间,发生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这些事件有正面、也有反面的,它们铭刻在行业的发展历史中,正是因为它们的发生,广东的饮用水行业才得以朝高速、健康的方向飞驰,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的画卷,共同回顾那一幕幕电影的回放吧!

  事件1:

  世纪之交的水种之争

  这是一场经过精心准备的策划,在当时的饮用水行业,掀起了轩然大波。这场因农夫山泉引起的“水种之争”,让许多业内人士至今记忆犹新,有人形容,这是中国饮用水行业高速发展十年中的一场“世纪口水战”。

  2000年4月24日,农夫山泉郑重向业界宣布不再生产纯净水转而生产天然水,原因是纯净水对人体无益。4月底,农夫山泉开始分别在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播出一则“水仙花生长对比实验”广告:两组水仙花,分别养在农夫山泉纯净水和农夫山泉天然水里——这两杯水看上去毫无差别。但一个星期后,养在天然水里的水仙花的根长到了3公分,而养在纯净水里的仅有1公分。“同学们,现在我们知道该喝什么水了吧!”老师说。同时,字幕上出现:养生堂宣布,停止生产纯净水,全部生产天然水。这是对所有纯净水竞争对手下的战书。

  5月25日,农夫山泉与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联合发起“争当小小科学家”活动,倡议小学生进行天然水、纯净水的生物比较实验。随后,“争当小小科学家”活动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杭州、南京、重庆、成都等21个城市的2700多所学校展开。

  至此,农夫山泉成为了所有纯净水生产企业的“公敌”。6月4日, 娃哈哈向各地纯净水协会及生产厂家发出了100多封邀请函,即《关于共商反击农夫山泉恶意攻击纯净水、危害纯净水行业健康发展研讨会的邀请函》。

  6月7、8日, 来自18个省市的69家纯净水生产企业的代表云集娃哈哈与“农夫”两总部所在的城市杭州,全国上百家媒体的数百名记者也纷纷赶赴西子湖畔。6月8日,“纯水联盟”发布了一个“联合声明”:郑重要求“养生堂公司必须立即停止诋毁纯净水的广告宣传活动,并向全国消费者、广大少年儿童以及全国生产、销售纯净水的企业公开赔礼道歉,消除不良影响。”

  农夫山泉在国家没有出台“天然水标准”的情况下,抢先出手,吸引了大多数消费者眼球。这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论战,引起了全国媒体的高度关注,各地媒体竞相报道了世纪之交这场令人瞩目的“水战”经过。广东饮用水协会也召开新闻发布会,请出饮用水专家来说明几个水种各自的特点。专家们以“纯净水无害,矿泉水有益”作为总结,表明只要是卫生、安全的饮用水,就是好水。

  点评

  水战推动了

  山泉水的发展

  这场水战使农夫山泉在华北、华东等市场胜出,“山泉水”的概念迅速弥漫。然而在华南,尤其是广东,农夫山泉仍然不敌当地的强势品牌怡宝等,未能在市场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或者说,农夫山泉的“水仙花”理论未能抓住一贯以理性消费著称的广东消费者的心。

  事件2:

  QS全面实施

  从2005年7月1日起,桶装水被列入第二批实行QS认证准入食品,至此,饮用水行业进入全面实施QS的时代。

  QS认证细则十分严格,在全部十项要求中,有三项是当时部分小厂家难以逾越的“坎”。

  其一是对生产场所的规定。即生产瓶装饮用水的企业,应具备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水处理车间、瓶(桶)及盖清洗消毒车间、灌装封盖车间、包装车间等生产场所。各生产场所的卫生环境应采取控制措施,并能保证其在连续受控状态。

  其二是对桶装水厂家必备的生产设备的要求。即粗滤设备、精滤设备、杀菌设备、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设施、管道设备清洗杀毒设施、车间空气净化设施、自动灌装封盖设施、灯检设施、生产日期和批号设施、净化设备。

  其三是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即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杀菌锅、培养箱、显微镜等。

  省质技监局方面表示,QS认证的判定原则为:“产品检验应当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进行判定,特殊情况下可按照企业标准判定。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标准规定的,判为合格;检验项目中有一项或者一项以上不符合标准规定的,即判为不合格。”

  按照当时的标准,广东600多家饮用水生产企业中,将有70%的企业拿不到QS认证。这就意味着,将有400多家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可能。后经过整改,绝大多数企业最终都拿到了QS认证。

  有业内人士表示,QS标准的严格执行可以取缔未达QS标准的小水厂、杂牌水,对于正规厂家而言,可以从价格战中解脱出来,有利于产业做强做大。问题是,杂牌没有了,冒牌却极有可能随之增多。因为冒牌水是彻底转入地下,只要冒他人的QS标志或者擅自违规使用QS标志就可以继续蒙骗消费者甚至监管部门,令人防不胜防。在监管力量有限的现实条件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挑战。而唯一的对策就是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共同配合,消费者不贪图便宜、企业积极配合举报、监管部门监管及时,才能防患于未然。

  点评

  QS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当时的“逾七成水企将退出市场”的众多报道引起哗然一片,但最终绝大多数水企经过整改,还是拿到了QS认证,行业大洗牌的预言到底还是虚惊一场,这也曾引起部分企业对QS认证门槛的非议,不管QS是否起到了行业大洗牌的作用,至少它推进了行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