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融入城市:让韶关成最大景区(4)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3日 10:21 南方日报
“韶关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这是韶关市民一年多来的切身感受。与此同时,韶关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也在有条不紊地部署实施。 目前,韶关加大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尤其是着手抓好市区四个出入口的道路及其周边山头的整治和绿化工作,着力建设城市公园,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此外,韶关通过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政策,结合市场手段,加快完善市区公交线路设置和配套站场的建设步伐,提高公交车的覆盖率;按照“大交通、大旅游”发展战略要求,增加公交车数量、班次和覆盖区域,不断增设市区到各主要旅游景区景点的旅游公交专线;促进出租车规范经营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和游客的出行。 科学规划塑山水名城 “重点建设新城区,控制发展老城区”。这是韶关加快城市建设进行的战略调整。目前,韶关把城市建设的大部分资金,结合经营城市的方式,重点用于芙蓉新城的建设,并依循“显山、露水、透绿、现蓝”的城市规划建设思路,着重对全市地域风貌进行整体优化提升。其中“露水”为一大亮色,即利用“三江”穿城而过的独有优势,改善三江六岸的生态环境,增加群众亲近“三江”、观赏“三江”的景点,使“三江”与人的生活更加贴近。 老城区依然焕发青春活力。韶关谋划在打造品牌建筑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形成“景在城里,城在景里”的格局。如今,韶关已在推进东堤路风貌街建设,将遵循东堤路的历史渊源的建设文脉、发挥原有街区功能,增加观光旅游功能,确立东堤路沿街建筑风格为岭南骑楼建筑的基调,科学地把水运文化、岭南文化、岭南建筑文化、观光休闲文化和禅宗文化等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在东堤风貌街的建筑中,最终把东堤路打造成为集旅游、购物、美食、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风情风貌街。 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张扬 韶关文化历史底蕴深厚,享有“五岭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枢纽”的美誉,但不可否认的是,韶关对文化仍缺乏深度开发和广泛张扬。在建设“宜居城市”中,更需要将文化的规划建设“捆绑”起来,充分挖掘韶州文化的丰富内涵。 首先,韶关要充分发挥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韶关文明自13万年前马坝人发展而来,韶关因舜帝南巡奏韶乐于城北之韶石而得名。因此,马坝人遗址和石峡文化遗址是韶关历史文化的主要内容,而“韶乐”也应成为韶关文化的代表作,需深入挖掘并将其发扬光大。 而在开发名人文化方面,韶关已启动了打响张九龄文化品牌的工作。此外,韶关通过打造南华禅寺禅宗文化品牌,加快了“大南华”旅游区的规划建设工作,并加强对六祖文化的系统研究。 张九龄动漫片8月底完成 纪念张九龄诞辰1330周年系列活动将闪亮登场 笔者近日了解到,韶关市将举办纪念张九龄诞辰1330周年系列活动。为此,韶关专门成立了活动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郑振涛担任组长。 据介绍,纪念张九龄诞辰1330周年系列活动包括:在今年11月举办张九龄诞辰133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制作重建风度楼规划图,编印出版纪念张九龄的《“曲江集”注释》、《张九龄评传》、《张九龄的故事》等系列书籍。 此外,韶关还将举办纪念张九龄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其中有制作张九龄动漫片、举办张九龄主题系列讲座、举办张九龄诗词书画展、举办九龄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建立纪念张九龄诞辰1330周年网站、开辟“九龄”旅游观光线路、举办张九龄家族恳亲会等等。 笔者了解到,韶关在20年前曾举办过张九龄诞辰1310周年纪念活动,而此次纪念活动将更注重收集20年以来的有关学术研究成果,并增加了许多新元素,如张九龄动漫片将于今年8月底完成。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