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摸底灾后重建建材缺口 四川建议设供应保障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7日 03:0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贾海峰

  伴随着过渡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展开,大宗建材供应保障和价格稳定成为四川省关注的重点。

  6月24日前后,四川省政府召集省发改委、建设厅、商务厅、省经委等四部门以及众多行业专家对四川省过渡安置及灾后重建所需的建材总量以及需求缺口进行了论证分析。

  四川省建设厅机关党委书记田利娅介绍,此次论证会结果将形成专项报告上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请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与四川省一起设法解决过渡和重建阶段的大宗建材保障问题。

  摸底需求缺口

  大宗建材需求缺口在过渡房建设中就体现了出来。

  5月20日以后,各省援建四川省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的队伍纷纷从自己省内或四川周边省份定制活动板房,然后运至四川灾区安装。但是活动板房安装需要配套做水泥路面、砖石路等基础设施,一时加大了对砖石、水泥、钢材等大宗建材的需求。

  担负北川县城受灾居民安置点建设工作的济南建委援川过渡房建设副总指挥王迪生告诉记者,由于济南距离四川路程比较远,加之四川当地灾后交通不便,多数活动板房建设的辅助材料需要从当地采购。

  但是水泥、沙子等大宗建材在灾后价格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王迪生等援建单位代表在成都、绵阳等城市采购水泥时发现,当地水泥价格已经从震前的300多元/吨上涨到了400多元/吨,砖石、沙子等建筑原材料出现了市场脱销的情况,各省援建队伍只好从四川周边省份购买,然后调运四川。

  虽然四川省有关部门随后出台了建材等重要物资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稳定了市场价格,但是市场需求缺口如果不能及时弥补,则重建工作启动后,钢材等大宗建材需求缺口仍然较大。

  田利娅介绍,四川省建设厅、发改委、经委、商务厅等主要负责部门也展开行业调查,并组织专家参加四川省政府未来三年主要建材需求缺口的论证调查。

  由于水泥一直被认为最“短腿”的主要建材,很多四川省内外的企业在地震灾后纷纷打算在四川上马新的水泥厂项目。为此,四川省经委主任焦伟侠在6月17日的“全省地震灾后重建物资保障调度会”上表示,今年四川省将新增水泥产能1760万吨,未来两年,还将新增2920万吨左右,可逐步满足灾后重建水泥的需求。

  建保障机制

  6月24日专家论证会后,四川省政府将以专项报告的形式向国务院递交一份调研报告,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帮助四川省政府共同建立一个主要建材保障机制。

  田利娅认为,未来3年四川省主要建材保障工作应坚持“立足省内产能,积极寻找周边省份帮助”的道路,优先支持省内主要建材生产企业开工、复产、扩大产能。

  田利娅建议,由于四川省内主要建材需求缺口从第一年开始逐年缩小,而第一年需求缺口规模最大,因此建议在今年和明年实行一些过渡性措施,保证四川省内主要建材的供应并稳定市场价格。例如,暂缓关停小钢厂、小水泥厂项目,对技术改造后符合生产条件的,加快复产验收工作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