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裂变:重庆八大国投公司的杠杆法和防火墙 (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5日 04:31  21世纪经济报道

  二是规费注入。将路桥费、养路费、部分城维费等作为财政专项分别归口注入各集团公司。

  三是土地储备收益权注入。赋予部分投资集团土地储备职能,将土地增值部分作为对投资集团的资本金注入。

  四是存量资产注入。将过去几十年形成的上百亿元存量资产,比如路桥、隧道、水厂等等,划拨给各有关投资集团,成为投资集团的固定资产。

  五是税收返还。通过对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投资实施施工营业税等方面的优惠或税收,作为资本金返还给投资集团。

  作为负责重庆高速公路建设的主要机构,高发司就得到了重庆市政府的直接和间接支持。高发司前身是重庆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和重庆高级公路建设指挥部。公司的注册资本为20亿元人民币,总资产500亿元人民币。

  世行的报告说,高发司的资本来自于政府投入的以下几类资金:公路养护费、商务车附加费、客车附加费、重点建设基金、市政府财政资金、土地转让收入、城市维护建设税,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从国家开发银行所借且转贷给重庆高发司的“软贷款”。

  “五大注入”如给这些一度负债累累的城市投资集团打了一针强心剂,企业的融资信用顿时咸鱼翻生。八大投资集团也就此带来了700多亿元的资本金,以及银行2000多亿元授信额度。

  资本的魔方就此在重庆上空打开。黄奇帆表示,没有这五个注入,这些公司就不会有融资能力,没有融资能力,就无法完成市政府想要搞的重大项目,这是一个投桃报李、相互支持的一个辩证概念,我们一定要不余遗力,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十大投资集团的信用。

  除了资本注入,由于所在领域的垄断地位,是银行对八大集团评级的重要支撑。如高发司,是重庆所有高等级公路的开发商和运营商。同时,高速公路、大学城等地产开发、路桥收费、污水处理、高等级公路等一大批项目,则都是建成之后现金流丰富的基础建设投资。

  渝富董事长何智亚对本报表示,即使在去年到今年,国家宏观调控,银根紧缩的情况下,投资集团因为优良的资产背景,就比其他企业尤其受银行青睐。

  来自重庆市国资委的统计,到2007年底,八大集团在 5年间共实现投资额1400亿元,融资额1700亿元。

  投融资秘笈

  八大集团的剑一出鞘,便迅猛发展。从2004年,每一个年度的国资总结会,黄奇帆都会如数家珍地报出投资集团本年度令人眩晕的资产膨胀数据。

  2005年底,根据重庆市国资委的统计报表,全市国有资产总额已达到3600亿,大体翻了一番。翻番的主要来源来即自八大投资集团。国资委成立时投资集团资产总额只有300亿-400亿,这年年底达到1560多亿,多了1000多亿。在“国退民进”的大背景下,“重庆模式”首次引起了全国关注。

  与此同时,重庆的基础设施领域,也大为改变。在2004年,五座特大型桥梁同时开工,这是前所未有之事。八大集团通过投融资,成功地解决了建设中的资金问题。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