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市场上,每10根火腿肠有5根出自双汇;在香港,漯河出口的肉制口占全港总需求的1/4以上;在北京,来自漯河的肉制品、无公害蔬菜在市民的菜篮子中占1/4多;在离拉萨300公里的小镇上,漯河饮料摆上了小商店的柜台……
大洋网讯 这是一个中国内陆城市,这里更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这里,平均每天就有一个项目洽谈,每五天就有一个企业进驻,每七天就有一个项目开工建设。
这片热土孕育了一批全国闻名的名牌企业如双汇、南街、龙云、北徐、银鸽、澳的利,它还吸引了一批世界500强的跨国巨头诸如日本丰田、日本火腿株式会社、美国杜邦等企业纷纷入驻,同时康师傅、旺旺集团、中旺面业等国内巨头企业也纷纷抢滩、跑马圈地。
2005年,它被第一个授予中国食品名城。2007年8月,它又被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经济视点报等6家权威机构和媒体评为“中部六省最佳投资城市”,名列中部六省第二位,河南省第一位。2008年6月,它所属的临颍县、舞阳县以及它唯一的省级园区——漯河经济开发区同时荣登“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资城市(园区)”榜单。
这里就是河南省漯河市。如今的漯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中国腹地诞生首个食品名城
改革开放以来,漯河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并将其作为加快发展工业、强市富民的主导产业来抓,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各类食品加工企业快速成长,其中限额以上食品企业192家,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6.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7.4个百分点。食品工业产值占全国食品工业产值的1/30,形成了粮食深加工、肉类精加工、果蔬加工和饮料制造四大主导产业体系。行业涉及食品工业的18大类、50多个系列、上千个品种……食品工业的发展,带动了漯河经济社会的快速进步。“八五”时期漯河是全国发展最快的30个城市之一。“九五”、“十五”时期漯河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长水平。
这里培育出了世界第四、亚洲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涌现了南街村集团、龙云集团、北徐集团和金运、乐天澳的利、三剑客、恒达、小帅才、金龙等集体和民营骨干企业,引进了台湾旺旺、河北中旺、香港巧巧、辽宁新瑞、福建亲亲、郑州金星、奥克等一大批外地知名企业。2007年,双汇集团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居全国食品工业企业榜首,品牌价值达106.4亿元。南街村集团成为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企业之一,乐天澳的利集团成为全国第一家葡萄糖饮料生产企业。龙云集团的专卖店开到了北京,成为广受市民欢迎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品牌……漯河年加工生猪1400万头,占河南省总量的23%。每年有400万吨粮食转化为精美食品,占河南省粮食加工能力的20%。鲜冻猪肉出口占河南省同类出口产品的90%,占全国的1/4。
食品工业强势发展,锻造出了一批驰名全国的食品品牌。目前,漯河食品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国名牌产品4个、河南省著名商标10个、河南省名牌产品23个、优质产品33个,名优产品数量居全省前列。漯河先后获得“河南省食品工业基地市”、“河南省无公害食品基地示范市”、“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保证体系建设双试点市”等殊荣。国家肉类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进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