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简介 |
德勤:
全称为德勤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Deloitte Consulting,简称:德勤咨询 ),世界著名的咨询公司之一。德勤(中国)共拥有7,000名员工,分布在北京、广州、香港等大中城市。其主要业务是为国内企业、跨国公司
以及高成长的企业提供审计、税务、企业管理咨询和财务咨询服务。
上海航天:
全称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系经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批准,以募集设立方式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的发起人为上海航天工业总公司等4家企业。经营范围主要包括新材料应用、电子电器、通讯设备等。
|
回顾:德勤“科龙劫” |
|
会计业丑闻内外因之辨 |
|
2006年,真可谓会计行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的不太平之年。会计师、审计师成为网络上点击率极高的职业名称,无论国内还是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而问题的关键正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财务丑闻…[全文]
|
|
相关策划:德勤试金新证券法 |
|
小调查 |
|
| |
诉讼案缘起 |
 |
德勤“审计”航天机电无问题 |
|
航天机电与德勤于2004年7月5日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按照约定书要求,德勤受托对航天机电2004年度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审计范围涉及航天机电下属所有子公司,包括其位于浦东新区的金桥机械分公司。
2005年3月1日,德勤两位注册会计师胡凡、陆怡出具了编号为"德师报(审)字(05)第P0124号"的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该报告称会计报表符合国家制度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2004年12月31日公司及合并的财务状况及该年度公司及合并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全文]
|
|
 |
财务犯罪牵出德勤审计漏洞 |
|
2005年8月5日,航天机电下属分公司的一位财务人员涉嫌挪用公司资金,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安分局立案侦查。
2006年初,浦东新区公安分局委托相关司法审计部门专项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04年12月31日,航天机电金桥机械分公司在交通银行浦东新区支行的实际存款余额,与德勤在2004年度审计报告中,通过其函证确认的银行存款余额不符,两者相差430万;截至2005年8月上旬,,造成公司账面实际亏
空428.9万元,至今无法追回。"
航天机电认为,公司管理疏漏责任在所难免,但德勤在提供审计服务的过程中,所提供审计报告与实际情况不符的事实,为该出纳挪用资金制造了机会。[ 全文]
|
|
|
第三方函证引发的纠纷 |
 |
国家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发询证函 |
|
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印证影响会计报表认定的账户余额或其他信息,以被审计单位的名义向第三方发出询证函,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
在本次纠纷中,银行存款询证函的"收发记录"和"查阅权限"成为关键。
根据规定:询证函应由注册会计师直接发出,并将发出情况记录于工作底稿,注册会计师应对询证函发出和收回保持控制。这是会计师的一项法定勤勉义务。
知情人士称:公安局在侦查李秋玲经济犯罪案时,也曾去过德勤,但德勤只出示了银行回函。"德勤肯定没有直接发出询证函。而且非常巧合的是,银行回函的邮戳地址在该出纳家附近",该人士透露说。
[ 全文]
|
|
 |
德勤“偷懒” 未发函证惹大祸 |
|
据一位审计员介绍,正常的银行存款审计程序主要有:核对审计对象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函证银行存款(实质性测试的重要程序)、审计人员直接向银行发询证函、审查大额的银行存款收支业务、接收银行回函、存入工作底稿等流程。
"收发函证都应由注册会计师本人亲自与银行接洽,或专员送递,或双方采用挂号信、EMS方式直接寄达。"该审计员强调。
"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审计员都忙不过来,往往会偷懒让被 审计单位的财务人员代劳,这是违反规定的,但是这么干的人很多。"一位业内人士说。
[ 全文]
|
|
|
审计漏洞何时休 |
 |
审计工作漏洞频出 |
|
近年来,由于未严格执行在审计环节上的要求,"犯事"的审计事故着实不少。
其中最著名的案例,莫过于2006年5月外高桥和普华永道之间的仲裁官司。当时,外高桥指称,在2003年和2004年两年间,其2亿多元资金被内部财务人员挪用;而普华永道却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是其下属的会计所在函证时没有遵守窗体顶端窗体底端审计规定所致。
证监会的调查也认定,在德勤对科龙电器进行2003年度审计时,存在对应收账款及主营业务收入审计过程中执行的程序不充分,函证方法不当的问题。
而早在2001年轰动一时的银广夏造假事件中,中天勤未能有效执行应收账款函证程序,已经给审计市场上了沉重的一课。
[ 全文] |
|
 |
“四大”面临诚信危机 |
|
从逻辑上讲,经过“四大”审计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取得投资者的信赖,相对“四大”的高收费成本,上市公司在花高价聘请他们的同时,也可以在股价及再融资上得到更高的回报。
“但实际上,一系列事实证明:‘四大’并没有提供与其收费相符的品质,也没有提供多么好的审计服务。”一位国内会计师表示,从锦州港到科龙,“四大”已留下诸多谜局。该会计师指出,不诚信不只在国内,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也面临着这个问题。
事实上,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2004年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统计,共有104家上市公司变更了审计师,其中有一个现象引人注目,就是有27家上市公司炒掉了“四大”,而只有6家上市公司改聘“四大”。
[ 专题]
|
|
|
反思中国金融审计监管 |
 |
系统硬伤 行业自律是关键 |
|
为何时至今日,审计仍频有漏洞?如何确保询证函由第三方独立收发、防范可能出现的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代劳"的现象?在审计对象、会计师事务所、银行之间,有没有询证函收发上严格的"关卡"限制?
按照现有法规来看,会计师事务所在遵守<独立审计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下的自律意识,似乎是唯一的约束力。 [全文] |
|
 |
明晰权责 规范赔偿成焦点 |
|
另外,在此前的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间的逻辑关联上,由于长期以来都未能有明确的责任界定,一旦会计信息失真,给投资者造成损失,是会计之责还是审计之过?各责任方之间应如何正确界定各自所应承担的责任?
因此,一位业内人士称:"其实事务所审计的只是表面真实性"。"
于是,今年6月出台的<若干规定>,被业界视为在正确界定会计师事务所的民事责任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长陈毓圭认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了要严格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并合理限定了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过失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全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