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新浪首页 
爱问(iAsk.com)
【一周回顾】(9月18日-9月24日)
    本周最热门的消息,莫过于用众多美女影星打造出来的SK-Ⅱ品牌轰轰烈烈地遭遇了“质量门”事件,前后不过一周多的光景,SK-Ⅱ就经历了“拒绝承认——拒绝下架——接受退货——日本出面解释——撤出中国市场”的崎岖路程,经过了2005年的质量风波后,这一次SK-Ⅱ还能翻身吗?被称为“中国通”的保尔森在就任美国财长后于本周首次访华,与其前任对华咄咄逼人的政策不同,保尔森对中国恭维有加,表现了自己的“中国情结”;医改再次成为本周的热门关键词,11部委已组建小组,医改新方案有望今冬或明春出台;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下跌让国内油价陷入了即将跟跌的预期中……[评论]

【一周数字新闻】

  
SK-Ⅱ拿到批号后8年没检验 经销商利润高达35%

  我国民营经济在GDP比重为65% 今后五年可至3/4

  中国大企业集团增加81家 总资产首超20万亿元

  
中国在IMF投票权升至3.72% 8月个税达1684亿

  六成银行家认为当前经济偏热 担忧未来经济走势

    国际原油价格的一路下跌让国内成品油价格陷入即将跟跌的预期,关于油价下调的传闻四起,甚至有媒体称可能就在十一前后调整。油价一直都是触及国民经济和民众生活最敏感的问题,油价的调整备受各方关注,同时也涉及复杂的利益调整,在我们关注油价涨跌的同事,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更具有深远意义,在国际油价下跌的背景下,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是很好的机会。[评论]

国内汽油价格近期可能下调

    国际原油价格已经深跌22%,中国一直在强调油价是在围绕国际油价8%上下浮动,那么,20%以上的跌幅足以支持发改委作出决策。记者获知,正是因为以上因素持续显现,中国极有可能在10月1日前后作出国内成品油价格调低的决定。据估计,汽油价格最大降幅可至4.7元人民币/升。[全文]

发改委专家:国际油价若进一步下跌 中国可能会调低油价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国家能源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周大地在一次行业会议上同样表示,如果国际原油价格维持在60多美元或者更低达1-2个月,中国政府可能会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以目前的情势看,中国政府肯定不会再调高国内成品油价格。而如果国际油价进一步下跌,中国可能会调低国内成品油价格。”周大地说。[全文]

国际油价徘徊60美元 本周累计跌幅达到3.72%

    本周国际油价一直呈下跌趋势。统计显示,国际油价除周一略有回升之外,周二纽约期货交易所的原油期货更是跌至近6个月以来最低。当日其10月原油合约结算价报每桶61.66美元,下跌3.4%。而伦敦交易所(ICE)布伦特原油期货收报62.17美元,盘中一度跌至61.88美元。[全文]

高油价时代是否已经远去 国际油价底部在哪里

    过去两个月油价的回调幅度之大,在过去四年中也是罕见的。在石油价格走势图上,我们甚至可以看到过去四年形成的长期上升通道被破坏的迹象。如何理解目前油价的大幅下跌?也许有一个因素值得特别注意:每次美国大选临近,都会对石油市场产生影响。[全文]

油价创出六个月新低 商品市场隐现熊市踪迹

    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表示减产可能性不大,而且产油大国伊朗核计划造成的紧张局势有所缓解,加之以及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可能导致原油需求减少。因此纽约市场油价昨日盘中跌破61美元/桶,创下6个月以来的新低。而由于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上海燃料油期货昨日也出现跌停。[全文]

 ■ 国际原油大降价 与国际接轨的中国油价不跟风

    受国际能源机构调低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测等因素的影响,12日纽约市场油价继续下跌,每桶下跌1.85美元。这与今年7月14日78.4美元的历史最高价相比,下跌了约18%.在此背景下,逐渐与国际接轨的国内成品油价是否会下跌?昨日,相关企业表示,国际油价仍然远远高于国内,因此目前国内不会降价。[全文]

 ■ 毛建国:国内油价为何不能随国际原油价格下跌

    如果说相关部门相关公司,对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比较敏感,而对下跌比较迟钝,调整价格有一定的反应期,那么从8月8日以来,油价几乎一直在下跌(其中仅在8月20日左右出现过一次像样的反弹),这么长的时间,即使反应迟钝者也应该有所动作了。[全文]

 ■ 吕青:国际油价大跌 国内油价何时接轨

      在国际油价大跌的情况下,国内油价几乎没有什么反应,这与国际油价上涨时,国内油价紧随其后连续上涨的表现大相径庭。事实上,自2003年7月以来,只有在2005年5月,国家发改委下调了国内汽油零售中准价。而这仅有的一次下调价格,也因触动了相关利益集体的利益而遭到诸多质疑。 

   可见,在国内油价跟涨不跟跌的背后,活跃着相关利益集体的身影,他们通过对价格决策者施加影响,使我国油价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出现了国际油价涨时接轨,下跌时“错轨”的奇异现象,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与国际接轨的方式。 [全文]

国内成品油价谁说了算 价格机制改革迫在眉睫

    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6年底将放开成品油市场,届时外资将得以全面进入中国成品油市场,改革现有的成品油价格机制迫在眉睫。当务之急就是破除石油行业的垄断局面,加快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和价格调控体系。政府要从直接调控石油价格上解脱出来,石油的定价要交由市场来解决。[全文]

中国高油价是由行政权力熬出的坚硬稀粥

    现行石油企业体制最大害处恐怕不是高油价,而是市场定价权迟迟不能出台。国内石油巨头们虽付出高昂代价在全世界寻找油源,但他们显然没有动力改进自己的议价体系,因为国际市场高油价丝毫无损于他们获利。中国是资源进口大国,目前40%左右的原油依靠进口,但令国人痛苦的是,我们并未获得与进口大国身份相称的议价权。[全文]

近年我国成品油价调整一览

    






2005年3月23日起上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
■ 2005年5月10日起上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150元;
■ 2005年5月23日起降低汽油出厂价格每吨150元;
■ 2005年6月25日起上调汽油、柴油出厂价格每吨200元和150元;
■ 2005年7月23日起汽油价每吨提高300元;
■ 2006年3月26日起汽油和柴油出厂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00元和200元;
■ 2006年5月24日,汽、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500元。这是历次提高油价幅度最大的一次[详细]

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我国目前现行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是沿用2001年制定的标准,汽、柴油零售价实行政府指导价:即国内汽、柴油价格与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三地市场价格挂钩,当三地市场价格平均涨跌幅超过一定程度,由发改委(原国家计委)制定并公布零售中准价;具体零售价由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公司在规定浮动幅度内确定,浮动幅度为上下8%。[全文]

成品油价格应该下调吗

■ 赞成者说
  *.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国家能源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周大地表示,如果国际原油价格维持在60多美元或者更低达1-2个月,中国政府可能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室主任李伟建称只要国际油价下跌趋势进一步明朗,发改委应该会在不久后把国内油价跟着降下来。
 *.美国飞马期货全球副总裁施云付认为,国际原油价格已经深跌22%,中国一直在强调油价是在围绕国际油价8%上下浮动,那么,20%以上的跌幅足以支持发改委作出决策。

■ 反对者说
 *.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表示,尽管国际油价近期有所下跌,中国目前的汽油价格仍低于国际市场水平。
 *.中石油相关负责人表示,国际油价的下跌短期内不会对中石油产生影响,对国内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中石化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目前的国家油价已经下跌,但实际上国内成品油价格仍然与国际油价存在一定差距。

网友留言

  新浪网友 IP:61.178.224.*
 
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打破垄断,无论是私有垄断还是国有垄断都是腐败的最佳培育者。

  新浪网友 IP:211.68.12.*
 
早该降了!只涨不落,涨的时候说跟国际接轨,落的时候无动于衷,忽悠老百姓;还有这种价格事难得要发改委 管,真实搞笑!政府部门是监督和服务,而不是参与市场!这么做就违背市场经济原则

  新浪网友 IP:61.48.68.*
 
文章道“实时数据显示,美国10月汽油期货结算价为1.4671美元/加仑,约为3.1元/升/人民币。” 看来中国石油产品真是暴利,厉害【更多留言

 
保尔森 美国财政部长

上榜理由就任财长后首次访华

   称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为“中国通”一点都不过分,因为在就任财长之前,他已造访过中国70多次。然而,保尔森19日开始的中国之旅,却是他就任财长以来的首次访华,因而被赋予了太多以往不曾有过的含义,并引发了各方前所未有的强烈关注[详细]

严介和  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

上榜理由:富豪榜黑马遭银行逼债

 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办公室主任王洪涛告诉记者,集团总部正在做战略调整,精简机构太平洋建设集团2005年财报显示,公司当年主营业务收入高达25.44亿元,净利润近10.6亿元,资产负债率不过22.5%。对这样一个报表上花团锦簇的企业,4亿元银行欠款,究竟意味着什么?[全文]

 

 

SK-Ⅱ化妆品查出违禁成分

   ■ 这次出台的土地调控新政着重解决当前土地管理和调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以往政策相比,改革的力度比较大,内容更加具体、务实[详细]

11部委组建医改协调小组

   8日起实施的《规定》在获得掌声的同时,也引发了国外的质疑。实际上,这种质疑之声从国家开始着手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详细]

31省级邮政监管机构成立

   由于这次新组建的北京市和重庆市邮政管理局与现在的邮政管理局名称相同,国家局决定两市先成立……[专题]

张维迎:中国经济仍然是一个被高度管制的经济
    尽管中国过去27年的改革在建立市场经济制度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中国经济仍然是一个被高度管制的经济,中国企业家在创业和经营企业方面仍然受到太多不合理约束[全文][参与讨论]
朱大碌:工资和消费力增长才是真正的经济增长
    一个国家的投入产出只有落实在消费力的增长上,才是真正的增长,劳动大众才能真正得实惠。离开了工资和消费力的增长,GDP不过是个“屁”,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全文][参与讨论]
李开发:把房地产定位为支柱产业是本末倒置
    房价持续走高带来六大风险:国民经济发展乏力,金融风险加大,削弱全社会创新能力,加剧贫富分化,导致社会消费能力普遍下降和城市化进程受阻。[全文][参与讨论]
时寒冰:为何房地产一反腐房价就开始下跌
    在反腐风暴的震慑下,那些平常与开发商勾肩搭背的官员,必然会有所收敛以避嫌,这也将给开发商心理上带来影响,削弱他们强硬拉抬房价的精神“支柱”。那些高喊“历史证明房价永远都是上涨的”房地产商们,恐怕要认真考虑[全文][参与讨论]
  欢迎各媒体合作 来电:010-82628888转5592          来信至:chenjian@staff.com.cn
  欢迎投稿 信箱:
finance2@staff.sina.com.cn         策划、制作: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