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社会福利国家的启示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10月13日 15:43 中国经济时报
(一)瑞典社会福利国家模式的特点
瑞典以较高的税收为发达的社会福利国家筹措资金。高度的收入转移,广泛的公共服务主要由基层部门承担。它也是
经济调节的一种特殊形式,借助于公共消费实施对经济需求方的调节。它同时是一种特定的发展模式,有能力促进制度结构的
变化。
多年来,瑞典的社会福利国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原因在于:瑞典的社会福利国家把相对高效率的生产部门与比
较平等的收入分配和公平的机会结合起来。1989年以来,瑞典的社会福利国家模式引起了东欧和前苏联国家一些改革派政
治家和经济学家的兴趣。他们多次访问瑞典,希望建立一种类似于瑞典的社会福利模式,以便使他们的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转变
的同时,建立一个能够提供公平分配和平等机会的社会保障制度。瑞典的社会福利国家模式的特点可以概述如下:
(1)以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私有制经济作为他们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物质前提,市场经济作为有效的生产制
度,在竞争性的产业部门,反对生产资料任何形式的国有化,尤其是在工业和农业生产领域,实行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2)强调国家的作用。首先,实行高度的计划和调节,以便使基于开放市场经济的生产发展与基于强有力的公共部
门的成长相协调;其次,强调公共部门在提供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服务方面的作用。
(3)强调技术发展。强调产业结构转型的灵活性和劳动力流动的灵活性。
(4)在调谐平等和效率、平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着广泛的舆论基础。
(二)瑞典的社会福利制度面临的问题
(1)公共部门的大小、范围和作用
在瑞典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尽管在各党派和各社会阶层之间,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观点,然而,各种不同意见
的辩论尤其是社会民主党和保守党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保守党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庞大的公共部门引起的一定程度的经
济扭曲和低效率,政府对某些服务的垄断等等。近年来,各党派都对太大规模的政府保障项目抱怀疑态度。但是,它们都一致
认为公共部门不仅有责任负责贫病问题,而且有责任负责儿童、残疾人照顾和老年人的退休问题。社会保障的总目的是重新分
配人生不同时期的收入,缩小社会各阶层的差别,以及为每个人提供广泛的公共服务选择。而目前的情况是:经济的调整正在
改变公共部门的结构和范围,正在改变经济的民主化和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
(2)瑞典社会福利保障的另一问题是,一些重要的医护人员的短缺。由地方政府负责的医疗保障制度在80年代后
期就已经出现负担超负荷和一些重要医生短缺的情况,导致一些手术需要排队才能轮到。一些照顾小孩和护理老人的项目也不
容易招募和留住雇员。
(3)国际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对瑞典社会福利制度未来存在条件的限制。首先,在大部分欧洲国家,右翼政党获得
了更多的选票,右翼政治思想的影响扩大。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和个人主义取得更多的支持,社会民主党处于守势。 其次,
另一个显著的趋势是国际化倾向,即经济和新技术全球化过程中的新形式,例如欧盟的成立和正在加速进行的欧洲一体化。再
次,由于与几个东欧国家地理位置上毗连,东欧的发展将会对北欧产生强烈的影响。
显然,由美国、日本和欧盟“三角结构”引导的国际化趋向,把瑞典社会福利制度暴露于更高程度的国际竞争之下。
瑞典作为欧盟成员国,如果不采取欧盟中类似于主导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例如意大利模式和德国模式),将会面临一些压力
;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边境的开放,人员、货物和资本的自由流动,都会对税率,尤其是对较高的消费税和所得税产
生压力。
同时,在全球化和国际化进程中,保守的自由的政治力量已经加强。首先,保守党执政的期限更长,其次,社会民主
党更难于维持社会民主党特色的经济政策。传统的右翼经济政策或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扩大市场调节,裁减公共部门,在社
会民主党内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
(三)瑞典社会福利模式面临的挑战
经济国际化引起的变化正在改变瑞典社会福利模式的赖以生存的条件,并且可能会限制对面临问题采取新的解决办法
的可能性。下面,我们将集中讨论瑞典模式面临的三个主要挑战。·经济的民主化;·调节的必要性;·国际化求的新形式的
调节;
(1)经济的民主化
经济的民主化是高度发达的社会模式的自然要素。经济民主也提供了对投资的更强有力的社会调节。这可以看出瑞典
小国开放型经济能够在世界市场中竞争的前提条件。
瑞典小国开放型经济的基本问题在于保持较高的投资水平,同时保持对这些投资的社会调节。解决的办法在于经济民
主的保持和扩大。近年来,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北欧各国的劳工运动组织和制度结构,加强了厂商在社会
组织结构中的地位和权力,这与经济的民主化和社会化相矛盾。公共利益的管理及其社会功能,只有通过社会民主化才能取得
。
(2)扩大对经济的调节
瑞典社会福利模式扩大了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国际化过程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这种模式对经济
的调节太过分了,应当扩大市场调节,在一定范围内实行私有化,分散化。但是,我们也可以提出相反的论点,问题不在于对
私有部门调节太多了,而是这种调节还远远不够。我们可以举出两个例子:
例一,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不付社会成本的制度。有关环境污染和危险的工作条件等等的极大的社会成本日益增加,
企业本身不会自动支付这些成本。因此,有必要采取必要的调节措施把这些成本转移给企业或减少这些成本。例二,在研究、
教育、生产和出口活动范围内,需要在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之间发展一种新型的关系。需要建立经济社会化的新形式。(3)
新形式的国际合作
美国、日本、欧盟“三角结构”推动的国际化及其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无疑会对瑞典社会福利模式产生极大的影响。
尤其是欧盟单一市场的建立,到底会对北欧产生有利还是不利的影响,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瑞典的小国经济和中小企
业,虽然难以在“三角”关系中发生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的策略是在关键领域内发展可以与美日德等国家竞争的技术。还
有,重要的是所有的资源如何在欧盟范围内流动,以及与欧盟外部几个附近国家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可以在北欧地区包括波
罗地海国家,也可以包括地中海国家。这种扩大的地区合作目的在于削弱北欧引起的集中化倾向。
结论: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和全球化所引起的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正在影响瑞典社会保障模式的未来发展。我们从
三个方面(即福利政策方面、经济政策方面和改变基本制度的能力方面)考察了瑞典模式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我们进而认为如
果要保持瑞典社会保障的基本特点,需要在私有部门作出一些调整,同时也需要加强私有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的关系。这些变
化包括经济的民主化和私有经济社会化的新形式。最后,还必须采取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形式。
(四)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改革的启示
笔者认为在我国建立一个以总税收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会有以下好处:
(1)有利于贯彻社会主义原则,建立一个更为平等的社会。
运作累进税、奢侈品税、财产税和遗产税来支付社会保障费用,可以创造出较大的平等,而对基本生活品课税的作用
方向则相反。以总税收为主的保障制度似乎可以比其他类型的制度创造出更大的平等。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全民享受保璋福利
,全民都要通过税收作出贡献,但高收入者付出的费用更大。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得到一定的社会保障,总是一定要从
社会收取一定的费用。如果在我国运用总税收为主的制度似乎是较合适的制度。可以用来扭转我国目前贫富两极扩大,劳动力
市场与程度较低的人得到较少社会保障的局面。
(2)有利于效率与平等的结合,贯彻效率优先原则。
瑞典的总税收制度对效率似乎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目前还很难作出结论认为其制度损害竞争或国际竞争力。其主
要问题是福利制度搞过了头,而不是不必要;是税率超过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瑞典保障制度对于提高国民的健康文化素质,
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很大的作用,对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的作用也很大。1996年,瑞典(八百多万人口)在全世界一
千家大公司中占有20家,丹麦(五百多万人口)占有8家,挪威2家。丹麦(29890美元,1995)和挪威(312
50美元)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于美国(26980美元)、瑞典(23750美元)低于美国,高于加拿大(19380
美元)。我国在运用这一制度时,关键在于确定一个适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税率。
(3)有利于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
目前我国各个城市的保障制度不同,甚至在一个城市内也不统一。总体覆盖面不够,保障项目不齐全,立法强制性不
足。大部分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一部分三资企业尚未参加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许多企业未纳入医保、机关事业单位
未实行失业保险制度。收缴的失业保险基金数额较少(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的1%),不足以支付下岗失业人员的保障和再就业
费用)。到城市务工的农民大部分没有参加保险,或没有按照统一的标准缴费。笔者认为建立以总税收为基础的保障制度,统
一的制度将会形成,以上的主要问题会迎刃而解。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也会随之提高,有利于劳动力流动和产业结构变化。
(4)有利于统一向企业的征税,克服目前费大于税的不良情况。
在以总收入为基础的保障制度下,企业按统一的游戏规则向政府纳税。政府机关不允许巧立名目,向企业和个人摊派
收费。因此,有利于克服目前“很多政府机关在国家规定以外征收各种费用,使老百姓负担不堪,民怨沸腾”的情况。
(5)有利于政府工作人员的分流。
我国目前部分政府机构人员过多,人浮于事,但另一方面,该管该做的事没有人去做。如果实行以总税收为基础的保
障制度,可以将政府机关的部分分流人员,经过培育、转移到税务部门和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去工作。税收的征收和社会保障的
管理需要大力加强。在北欧社会保障制度下,超过三分之一的就业者在公共部门工作。瑞典更高达38%。我国目前“吃皇粮
”的人数三千五百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5.07%,占城镇就业人数的23.7%(3500万/14760万),目
前在分流的同时,最需要解决的似乎是人员结构不合理和责任制不健全的问题。沈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