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
![]() |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6月06日 13:40 道琼斯
中国在无线通讯技术上的迅速崛起表明:尽管美国在新经济领域仍旧处于领先地位,亚洲也已取得长足进步。《华尔街日报》--六年前,有几个中国工程师彼此都是好朋友,他们坐在北京大学区一间狭小办公室内最终认定:他们有实力与QualcommCorp.公司一较高低,该公司作为美国的科技领头羊,刚刚推出了一项无线通讯技术的新标准。而这些中国人相信他们可以做得更好。 李诗和(LiShihe,音译),这位59岁已生华发的高级工程师是开山鼻祖,他解释道:“我们想中国最好有自己开发的技术,而不是依赖进口。”李和从前的两个学生花了3天时间在一间备用房内作高速计算,累了就睡在简陋的小床上。当他们最后放下笔时,他们意识到,本来抱著游戏态度做的工作也许会意义重大。 经过6年繁重的研究和在慕尼黑啤酒园内进行的谈判,这些潦草计算的成果即将成为一种有前途的行业并使中国加入可将图形、影像及互联网应用程序传送到手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行业。中国庞大的无线通讯网络至1999年底以拥有3,000万用户列世界第三,但是迄今为止,它一直倚赖进口技术。有巨大潜在市场需求的国产技术,作为用户另一种可能的选择,将使中国本土的手机制造商时来运转。 “对中国而言,这也许是一只金鹅。”香港大学(HongKongUniversity)中国电信业专家约翰.尤尔(JohnUre)说道,“中国将有世界最大的移动电话市场,并达到足够的规模经济以带动手机出口。” 中国在无线通讯技术上以革新者姿态迅速崛起,表明了尽管美国仍在领导“新经济”潮流,亚洲也已经有了令人惊异的进步。中国在是否要采用QualcommCorp.的手机标准问题上的犹豫不决,令这家在那斯达克(Nasdaq)上市的重量级公司的股价在5月29日至6月2日期间持续动荡。而美国和欧洲现在才开始努力研制日本青少年早已在使用的手机上网技术,该技术是由NipponTelegraph#valueBody#TelephoneCorp.(J.NTT)的无线通讯子公司NTTDoCoMoInc.(J.NTX)提供的。 中国自己开发的TD-SCDMA标准,将导致发明该技术的中国电信技术研究院(ChineseAcademyofTelecommunicationsTechnology)与Qualcomm产生冲突。这家总部在圣地牙哥(SanDiego)的公司声称拥有对此项新技术的专利,而李与其他设计者不同意。再者,受到中国政府重点支持的此项技术将与Qualcomm的技术直接竞争。 当然,只有在中国的发明被证明有效后,它才能与Qualcomm抗衡。过去,无线通讯技术经常遇到系统故障和市场排斥。无论如何,中国技术已经获得重要国际组织的支持,并已进入后期开发阶段。 中国走到这一步实在不容易。作为取得对TD-SCDMA技术国际支持的功臣,李差点就失败了。 李在偏远的四川省长大,于1960年代早期获得博士学位,正赶在10年“文化大革命”关闭学校之前。1979年,他作为杰出学者被送到蒙特利尔深造,成为解放后第一批赴海外求学的中国人之一。4年后,他带著加拿大驾照和无线通讯的专业知识回到中国。在那时的中国,这两样东西都派不了大用处。移动通讯只有政府部门才可使用,打长途电话必须事先登记占线时间,许多地方除了寄信没有其他通讯手段。 作为中国电信技术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李可以充份利用过去10年中电信技术的蓬勃发展。1998年,当李和他的伙伴们认为新的标准已经足够完善时,政府伸出了支持之手。他开始去各国到处游说,争取对TD-SCDMA的国际支持,但时间所剩无己。 他需要隶属联合国的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认可他的标准。该组织负责认定,哪些技术将统治全世界的通讯网络,哪些技术将和Betamax系统一样昙花一现。 6月份到了。6月底就是国际电信联盟规定的提议新标准的截止期限。李记得当时他在世界各大电信公司摩托罗拉(Motorola,MOT)、爱立信(Ericsson,亦作易立信)和诺基亚(Nokia,NOK)迅速穿梭介绍他的计划,“没有人感兴趣。他们已经承诺使用其他标准了。” 但是他激起了一家公司的兴趣:西门子(SiemensAG,G.SIE)。这家德国公司已设计了一种类似的标准,经过在慕尼黑西门子总部开始并于该市啤酒园结束的一系列会议之后,“我们签订了联合开发技术的协议。”李说道。赶在截止期以前,西门子与中国方面提交了各自的标准,均为国际电信联盟所认可。只有另外两种标准同样获准通过:欧洲设计的W-CDMA系统和Qualcomm的cdma2000。西门子随即派遣一支工程师队伍去北京”调和“两种技术,今天,它有200名工程师在设计模型。 大部份行内人士认为中国政府会欢迎TD-SCDMA技术。“我们有政府强大的支持。”李说道。他所在的研究院隶属信息产业部(MinistryofInformationIndustry),正是该部门负责监管无线通讯产业的发展。“它可以决定某家电话厂商应采用哪种技术。”他又补充说,他直接向吴基传(WuJichuan)部长提交每月进度报告。 目前,TD-SCDMA看上去像是焊在一个铁制抽屉中的一些进口硅片。在12月份以前,李和德国工程师计划将这个抽屉搬到北京的基地站去,以便中转手机信号,并现场测试新技术。如果一切顺利,“第三代标准”将于2001年投放市场,与Qualcomm和欧洲标准同场竞争。 今天的世界仍然在使用第二代标准,即手机传送的信息大部份是声音。TD-SCDMA是第三代。它使得用户可以比使用现今大多数电话线路更快地下载信息和图文。支持者称,与其他标准相比,它的主要优点是它的下载更有效率。当人们说话时,他们说出和听到的声音重量差不多。相比之下,利用无线互联网技术,人们下载的信息可能比发出的信息要多,而TD-SCDMA为此将提供更多的无线电频率。 TD-SCDMA的缺点是,如果用户在高速移动,比方在汽车里,它可能会失效。李说他的工程师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尽管他承认,在速度超过每小时120公里时,它还是有可能失效。 TD-SCDMA还面临其他挑战。由于它的开发工作落后于主要竞争对手,中国及其他国家也许会先行采用其他系统。中国第二大电话制造商中国联通(ChinaUnitedTelecommunicationsCorp.)6月4日宣布,它可能于2003年前后采用由Qualcomm设计的第三代系统cdma2000. TD-SCDMA要想得到电话厂商支持的话,手机制造商就必须生产可与之兼容的移动电话。也就是说中国必须说服2年前拒绝支持TD-SCDMA的那些外国公司现在要生产应用这一技术的移动通讯设备。可以吸引这些外国公司的是市场规模。许多人预计在今后数年内,中国将有2亿人使用手机。 据参与开发的工程师说,芬兰移动电话生产商诺基亚已经在研制TD-SCDMA手机,而其他公司也准备效仿。“我们很乐意与中国合作生产基于该标准的基础设施和手机。”蒂姆.陈(TimChen,音译)说道,他是摩托罗拉在北京的高级经理。 这些外国公司将向三家TD-SCDMA的专利拥有机构支付专利权税,它们分别与6年前设计该标准的三位创始人有关。一家是CATT。其他两家是总部在北京的XinweiTe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Ltd.,以及由李的一个学生创办的总部在德州的CWILLTelecommunicationsInc.,该公司于1995年注册生产TD-SCDMA硬件。 说到专利权税,就牵扯到了Qualcomm。它坚称只要是用到CDMA框架的所有技术,包括中国的这项技术,它都有权收取专利权税。“Qualcomm确信它对这一标准拥有不可分离的知识产权。”Qualcomm的女发言人克里斯廷.特林布尔(ChristineTrimble)说道。 中国工程师不同意。西门子负责监督模型开发的经理李万林(LiWanlin,音译)说,中国政府当初支持新标准的动机就是想避免付钱给Qualcomm。“政府当时想,好极了,这下有办法解决专利问题了。”他解释道。
| |||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道琼斯财经信息 > 道琼斯财经信息 / 内容 |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