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频发,消费者信心崩塌,重振中国的乳制品行业,路在何方?新西兰遭受旱灾,进口奶粉涨价传闻不断,是天灾,还是人祸?未来整个全球的农业,又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本期财经面对面,对话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全球公司董事长约翰·威尔逊。 [完整实录] [评论]
约翰·威尔逊(John Wilson)于2003年加入恒天然董事会,2012年12月成为恒天然集团董事长。他还担任牛奶检测新西兰有限公司主席、新西兰研究院董事成员。约翰及其全家居住在他们位于特阿瓦穆图附近的牧场。
新西兰面积不大,我们能够提供的牛奶量是有限的,而奶制品在中东亚洲等新兴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加,所以我们需要在新西兰之外建新的牧场。
短期来看,市场上牛奶会变少,但是长期不会有短缺的问题。 因为这是市场体制,价格高了,参与生产的农户就多了。
每个市场都不同。因为它们的流程、生产成本、牧场环境不同。每个国家的政府和政策也不同,比如关税和利率等等,这些都会影响产品的最终价格。
在新西兰,我们从来没出现这样的危机。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达到极高的国家标准,这个标准极其严格苛刻,我们必须确保达到标准。
我们和中国的农户和社区合作,主要是帮助农户提高畜牧业知识。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怎么照顾动物?怎么喂养动物?怎么样生产出高质量的奶?
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是,从牧场耕作生产到产品质量监控,对于农业的研究和学习一直都处于缺失的状态。过去20年,全世界在这方面缺少培训。
恒天然集团成立于2001年10月,总部位于新西兰奥克兰,由新西兰最大的两家乳品公司和新西兰乳品局合并而成,是新西兰国内最大的公司,也是世界上第6大乳品生产商。
新西兰持续的干旱导致奶粉大量减产已影响我国进口奶粉的价格。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线上销售的新西兰奶粉价格平均提价6%以上。
近年国人掀起一股海外抢购奶粉的热潮。2013年,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相继发布奶粉限购令,引起舆论的强烈关注和热议。
中国乳制品遭遇信任危机,给了“洋奶粉”大举“入侵”的机会,不少国外品牌的奶粉价格畸形日趋严重甚至成为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