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聚焦金融期货 > 正文
 

第二章 股指期货交易实用知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 13:35 华夏期货

  第二章   股指期货交易实用知识

  一.股票指数的制定方法介绍

  1.股票指数定义

  股票指数即股票价格指数。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大盘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指数数字。

  由于股票价格起伏无常,投资者必然面临市场价格风险。对于具体某一种股票的价格变化,投资者容易了解,而对于多种股票的价格变化,要逐一了解,既不容易,也不胜其烦。为了适应这种情况需要,一些金融服务机构就利用自己的业务知识和熟悉股票市场的优势,编制出股票价格指数,公开发布,作为市场价格变动的指标。投资者据此就可以检验自己投资的效果,并用以预测股票市场的大盘动向。

  编制股票指数,通常以某年某月为基础,以这个基期的股票价格为100,用以后各时期的股票价格与基期价格比较,计算出升降的百分比,就得到该时期的股票指数。投资者根据指数的升降,可以判断出股票大盘的变动趋势。

  2.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

  计算股票指数,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抽样,即在众多股票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二是加权,按单价或总值加权平均,或不加权平均;三是计算程序,计算算数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或兼顾价格与总值。

  计算股票指数时,往往把股票指数和股价平均数分开计算。但从两者对股市的实际作用而言,股价平均数是反映多种股票价格变动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术平均数表示。人们通过对不同的时期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认识多种股票价格变动水平。而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的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也就是将第一时期的股价平均数作为另一时期股价平均数的基准的百分数。通过股票指数,人们可以了解计算期的股价比基期的股价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于股票指数是一个相对指标,因此就一个较长的时期来说,股票指数比股价平均数能更为精确地衡量股价的变动。   

  股票指数的计算  

  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点上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通常是将报告期的股票价格与基期价格相比,并将两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数值(通常设为100),即为该报告期的股票指数。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有三种:一是相对法,二是综合法,三是加权法。  

  (1)相对法

  相对法又称平均法,就是先计算各样本股票指数。再加总求总的算术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 

  股票指数=n个样本股票指数之和/n   

  英国的《经济学家》普通股票指数就使用这种计算法。 

  (2)综合法   

  综合法是先将样本股票的基期和报告期价格分别加总,然后相比求出股票指数。即:  股票指数=报告期股价之和/基期股价之和   

  例如,假定某股票市场的报告期的成份股价分别是:8,12,14,18; 基期的成份股价分别是:5,8,10,15。那么,计算如下: 

  股价指数=(8+12+14+18)/(5+8+ 10 + 15) = 52/38=136.8%

  即报告期的股价比基期上升了36.8%。   

  从平均法和综合法计算股票指数来看,两者都未考虑到由各种采样股票的发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对整个股市股价的影响不一样等因素,因此,计算出来的指数亦不够准确。为使股票指数计算精确,则需要加入权数,这个权数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发行量。   

  (3)加权法   

  加权股票指数是根据各期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予以加权,其权数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发行量等。按时间划分,权数可以是基期权数,也可以是报告期权数。以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拉斯拜尔指数;以报告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派许指数。

  拉斯拜尔指数偏重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而派许指数则偏重报告期的成交股数(或发行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数股票指数都是派许指数。

  股价平均数的计算  

  股票价格平均数反映一定时点上市股票价格的绝对水平,它可分为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加权股价平均数三类。人们通过对不同时点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看出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及趋势。  

  (1)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是将样本股票每日收盘价之和除以样本数得出的,即: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价格平均──道·琼斯股价平均数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的。  

  现假设从某一股市采样的股票为A、B、C、D四种,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分别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计算该市场股价平均数。将上述数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价平均数=(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虽然计算较简便,但它有两个缺点:一是它未考虑各种样本股票的权数, 从而不能区分重要性不同的样本股票对股价平均数的不同影响。二是当样本股票发生股票分割、派发红股、增资等情况时,股价平均数会产生断层而失去连续性,使时间序列前后的比较发生困难。例如,上述D股票发生以1股分割为3股时,股价势必从30元下调为10元, 这时平均数就不是按上面计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这就是说,由于D股票分割技术上的变化,导致股价平均数从20元下跌为15元(这还未考虑其他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显然不符合平均数作为反映股价变动指标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有两种:

  一是除数修正法,又称道式修正法。 这是美国道·琼斯在1928年创造的一种计算股价平均数的方法。该法的核心是求出一个常数除数,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资、发放红股等因素造成股价平均数的变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数的连续性和可比性。具体作法是以新股价总额除以旧股价平均数,求出新的除数,再以计算期的股价总额除以新除数,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数。即:

  新除数=变动后的新股价总额/旧的股价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报告期股价总额/新除数

  在前面的例子除数是4,经调整后的新的除数应是:

  新的除数=(10+16+24+10)/20=3,将新的除数代入下列式中,则: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数与未分割时计算的一样,股价水平也不会因股票分割而变动。

  二是股价修正法。股价修正法就是将股票分割等,变动后的股价还原为变动前的股价,使股价平均数不会因此变动。美国《纽约时报》编制的500 种股价平均数就采用股价修正法来计算股价平均数。  

  (3)加权股价平均数

  加权股价平均数是根据各种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股价平均数,其权数(Q) 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总市值、股票发行量等。 

  二.股指期货初步慨念

  1.股票指数期货

  期货,就是一种合约,一种将来到期时必须履行的合约,而不是具体货物。合约的内容是统一的、标准化的,惟有合约的价格,会因各种市场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波动。期货交易就是投资者预判这个“合约”的价格后,买卖“合约”的行为。

  这个合约所对应的“货物”就称为标的物,通俗地讲,期货要炒的那个“货物”就是标的物。在行情显示中它是以合约符号来表示的,同时,每个合约符号附注有交割时间,表示这个合约在什么时间之前可以按期货的方式来交易。例如,某个恒生股指期货合约的代号HIS0609,它就表示一直可以交易到2006年9月的恒生指数期货合约。

  股指期货,它的标的物或称对应的“货物”就是股票现货市场的大盘指数,但是,股指期货的行情是预期这个“货物”将来的数值,是表示将来股票市场的大盘指数,所以,股指期货上的指数(一般就简称:股指期货),不同于股票现货市场上的大盘指数。

  例如,恒生股指期货的标的物就是香港股票指数——恒生指数,股票市场上的恒生指数是它对应的现货,恒生指数期货是通过市场中各种目的人士交易后形成的行情数值,它是期货市场预判现货恒生指数将来可能的数值。

  股指期货的价格,是以指数点位来表示的,每一个点位代表一定的货币金额,例如恒指期货中每一点代表50港元。所以,股指期货上的指数是货币化的,也就是说,期货上的股票指数代表一定的货币价值。

  例如,恒生指数期货报价可以是1500点,这个1500点代表的货币值是:

  1500点×50(港元/点)=75000港元

  根据股指期货合约的规定,股指期货这个指数对应的成份股与现货指数成份股是一致的,所以上例中的恒指期货价值就相当于75000港元的成份股股票价值。那么,我们交易一手恒指期货合约就相当于交易价值75000港元的成份股股票。

  股指期货交易,就是投资者判断某个股指期货合约将来的价格要涨或跌,从而事先买进或卖出(即开仓)这个合约,等到将来产生差价后,再卖出或买进同种合约,以抵消掉(即平仓)先前的开仓合约,使自己得到差价。

  2.股指期货交易的基本特征是“以小搏大”

  股指期货的基本特征就是可以用较少的资金进行大宗交易。

  投资者做股票时,需要用全额资金买进相应股票,而做股指期货只需占用百分之几的资金,就可交易相应百分之百的股指期货。例如,投资者的10万资金可以做价值100万左右的成份股的交易,这个价值100万的成份股将来所产生的差价,全部由投资者的10万资金承担。当然,交易者并没得到那个价值100万的成份股股票,只是合约化的虚拟,只是通过占用10万的保证金后,拥有了那些成份股的差价收益。

  这相当于把投资者的交易资金放大了十倍以上,这就是所谓的“杠杆交易”,也称“保证金交易”。这种机制使期货具有了“以小搏大”的特点。

  当投资者希望用较少的资金做更多的股票时,做股指期货就能满足这点。因为股指期货的“杠杆交易”放大了投资者可交易数额,一定量的资金做股指期货,相当于做了比现货更多金额的股票。

  3.做股指期货可理解为“买空卖空”

  我们已注意到,股指期货交易买卖的是“合约符号”,并不是在买卖实际的股票或者指数,所以,交易者在买进或者卖出(开仓)股指期货时,就不用考虑是否需要或者拥有期货相应的股票,而只考虑怎样买卖才能赚取差价,其买与卖的过程和结果体现在自己的账户中。

  正由于可以“买空卖空”,就使股指期货交易可以双向进行。即根据自己对股指将来涨跌的判断,你可先买进开仓,也可先卖出开仓,两个方向都可交易。等差价出现后,再进行反向的卖出平仓或买进平仓,以抵消掉自己开仓的头寸。这样,自己的账户上就只留下开仓和平仓之间的差价值,同时,开仓所占用的保证金自动退回。

  三.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

  一般而言,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可分为多头保值与空头保值两种类型。

  1.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由于您手中持有股票组合,而您又担心一些政策因素给组合带来系统性风险,导致手中组合遭受损失。但您又不想抛出手中的股票组合,因为这些公司的现金红利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您仅仅想躲过这一段不稳定的投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股指期货可以帮您选择一种多头保值策略。 

  股指期货一般都有不同到期期限的股指期货合约,以供选择。当您认为将出现不稳定的股票投资时期时,那么你就根据手中股票组合的市值,卖出相应价值的股指期货合约。 

  假设您现在手中不但持有股票组合的多头,而且还持有股指期货的空头。由于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时的价格会向现货指数收敛,因此,不管股票指数价格向何方波动,您的组合都会赢亏相抵,保证了持有组合的无风险收益。因为,如果股票指数正如您所预期的下跌了,那么您的股票组合遭受了损失,而股指期货合约就能为你带来利润,以弥补股票的损失。反之,亦是如此。总之,股指期货帮助您选择了多头避险策略,类似买到了一份保险。

  2.对于准备大量出售股票的投资者,由于其卖出量太大,可能会压低股价,将造成“冲击成本”增大。如果所持股票种类与股指的成份相似,这类投资者就可利用股指期货来解决这个问题。即事先卖出股指期货,然后将手中股票全部抛出,这样,即使因为“冲击效应”形成股价下跌,使卖出的股票有所亏损,但股指期货这时也会同步下跌,期货上就能有相应的收益以弥补“冲击成本”。反之,准备大量买进股票的投资者,如果将要买进的股票种类与股指成份相似,为防备大量买进使价格抬高形成“冲击成本”,也可先买进股指期货,再买股票以减少成本。

  以上操作方法也是套期保值的一种。

  四.β系数与套期保值

  在应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实际操作中,针对一定量的现货股票,应该买进或者卖出多少股指合约的问题,是套期保值能否成功的关键。计算这个数值时涉及到β系数的取值,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单个股票的β系数

  例如,假定某股票的收益率()和指数的收益率()有下表中的关系:

股票收益率()℅

10

3

15

9

3

指数收益率()℅

4

2

8

6

0

  我们可以通过如下的散点图来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并用一条直线来拟合它们。

  散点图和拟合直线

  最优拟合直线方程为:β系数1.5是该直线的斜率,它表示了该股的涨跌是指数同方向涨跌的1.5倍,比如,指数上涨3℅,这时该股票上涨4.5℅,指数下跌2℅,则该股下跌3℅。如果β系数等于1,则表示股票的涨跌与指数的涨跌保持一致。显然,当β系数大于1时,说明股票的波动或风险程度高于以指数衡量的整个市场;而当β系数小于1时,说明股票的波动或风险程度低于以指数衡量的整个市场。β系数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数字,它将在套期保值和套利交易的测算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然,若以实际数据验证会有一定误差。

  2.股票组合的系数

  投资者拥有的股票往往不是一个,当有多个股票时,即拥有一个股票组合时,也面临着测度这个组合与指数的关系问题。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计算这个组合的系数,它表明了这个组合的涨跌是只指数涨跌的多少倍。

  假定一个组合P中由n个股票组成,第i个股票的资金比例为Xi,而(X1+X2+……+Xn=1)就是资金总和,βi为第i个股票的β系数。

  则有组合的系数: β=X1β1+X2β2+……+Xnβn

  注意,系数是根据历史资料统计而得的,在应用中,通常就用历史的系数来代表未来的系数。股票组合的系数比单个股票的系数可靠性要高,这一点,对预测应用的效果来说也是同样的。在实际应用中,也有一些使用者为了提高预测能力还要对系数作进一步的修正和调整。

  3.β系数与套期保值

  假如你有一批股票现货,在运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时,实际需要买卖股指期货合约的数量是:

  买卖股指期货合约数=×β系数

  公式中的“期货指数点×每点乘数”,这就是每手股指合约的价值。从公式中不难看出:当现货总值和期货合约的价值定下来后,套期保值需要交易的期货合约数量就与β系数的大小有关,β系数越大,所需的期货合约数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其中,由于期货上的股价指数有可能和现货股价指数不同,它们之间的收益率可能也有所出入。所以,在计算套期保值量时,所取的β系数应该是由期货指数与股票收益率比较而来。

  例一.某证券投资基金主要在美国股市上投资,在9月2日时,其收益率已达到16℅,鉴于后市不太明朗,下跌的可能性很大,为了保持这一成绩到12月,基金决定用S&P500指数期货进行保值。假定其股票组合的现值为2.24亿美元,并且其股票组合与S&P500指数的β系数为0.9。假定9月2日的现货指数为1380点,而12月到期的期货合约为1400点。该基金首先要计算出卖出多少期货合约,才能使2.24亿美元的股票实现套期保值。

  应该卖出的期货合约数=×0.9=576(手)

  到了12月2日,现货指数跌到1242点,期货指数跌到1260点,(现指跌138点,期指跌140点),即大约跌了10℅,但该基金的股票价值却只跌了9℅,这时该基金买进576手期货合约进行平仓,得到该基金的损益情况为:

  现货价值亏损9℅,即减值0.2016亿美元,期货合约上赢利576×140×250=0.2016亿美元,两者相等。

  以表格来规纳:

日期

现货市场

期货市场

9月2日

股票总值2.24亿美元,
S&P500现指为1380点

卖出576手12月到期的S&P500指数期货合
约,期指点数为1400点,合约总值为576×1400
×250=2.016亿美元

12月2日

S&P500现指跌至1260点,
该基金持有的股票价值减少
0.2016亿美元

买进576手12月到期的S&P500指数期货合
约,期指为1260点,合约总值为576×1260
×250=1.8144亿美元

损益

-0.2016亿美元

0.2016亿美元

  如果到了12月2日,现指上涨了5℅,涨到1449点;期指也上涨5℅到1470点。

  这时,该基金的股票组合总值上涨了4.5℅,其损益结果为:

日期

现货市场

期货市场

9月2日

股票总值2.24亿美元,
S&P500现指为1380点

卖出576手12月到期的S&P500指数期货合
约,期指点数为1400点,合约总值为576×1400
×250=2.016亿美元

12月2日

S&P500现指上涨至1449点,
该基金持有的股票价值增加
2.24×4.5℅=0.1008亿美元

买进576手12月到期的S&P500指数期货合
约,期指为1470点,合约总值为576×1470
×250=2.1168亿美元

损益

0.1008亿美元

-0.1008亿美元

  总的损益仍然为零。

  五.股指期货的套利

  套利的功能

  期货市场中,在投机资金的作用下,市场价格关系常常以不公平的状态出现。套利的功能就是促使价格关系走向合理,从而使相应的商品或市场资源得到合理和有效的配置。

  套利的依据是价格的关系,投机操作的依据是价格水平,而价格关系能够反映价格水平的合理程度,因此,研究套利对研究市场的投机状态以及价格水平是否合理大有裨益。

  套利交易的特点

  当然,套利交易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的投资者,主要在于其具有的两大优势:

  1、风险性较小。期货市场充满着变数,对于风险承受力较小的投资者来说,套利就是一种较理想的投资工具。以跨期套利为例,由于不同交割月份的两张期货合约受相同因素的影响,而在价格走势上大致相同,基于此进行的套利交易,就能为不可预知的意外风险(如政策风险)提供相应的保护机制。

  2、收益较稳定。套利交易充分发挥了杠杆特性,能使交易者以较少的保证金水平获取较为稳定的预期收益。可以说,套利的魔力就在于为交易者提供了更多的市场选择,降低了交易风险,增加了获利机会。

  跨期套利

  是指利用股指期货不同月份的合约之间的价格差价进行相反交易以从中获利。股指期货套利交易与单边头寸相比,面临的风险小,交易成本低。由于不同合约的价格变化方向是趋同的,所以,在不同合约上做相反方向的交易,就能使一种期货合约的亏损,被另一种期货合约上的盈利所弥补。

  跨期套利根据其采用的方法可分为两种:多头跨期套利和空头跨期套利。

  多头跨期套利

  当股票市场趋势向上,且交割月份较远的期货合约价格比近期月份合约价格更容易迅速上升时,进行多头跨期套利的投资者,可以出售近期月份合约同时买进远期月份合约。反之,如果股票市场趋势向上,且交割月份较近的期货合约比远期合约的价格上升快时,投资者就买进近期月份期货合约而同时卖出远期月份的期货合约,到未来价格上升时,再将近期合约和远期合约同时平仓,这样就实现多头套利目的。见表8-1和8-2的实例:

  表8-1 股票指数期货多头跨期套利

  (远期合约价格比近期合约价格上升更快)

近期合约

远期合约

基差

开始

以95.00卖出开仓1份6月
S&P500指数期货合约

以97.00买入开仓1份12月
S&P500指数期货合约

2.00

结束

以95.50买入平仓1份6月
S&P500合约

以98.00卖出平仓1份12月
S&P500指数期货合约

2.50

差额价值的变动

—0.50

+1.00

  正如套利者所料,市场上涨,远期即12月合约与近期6月合约之间的差额扩大,于是产生利润(+1.00-0.50)×500=250美元。S&P500合约乘数为500美元。

  表8-2 股票指数期货多头跨期套利

  (近期合约价格比远期合约价格上升更快)

近期合约

远期合约

基差

开始

以95.00买入1份6月
S&P500指数期货合约

以97.00售出1份12月
S&P500指数期货合约

2.00

结束

以95.50售出1份6月
S&P500指数期货合约

以97.25售出1份12月
S&P500指数期货合约

1.75

差额价值的变动

+0.50

-0.25

  在此多头跨期套利交易中,远期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与近期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差额扩大,该套利者可获得的利润为(0.5-0.25)×500=125美元。

  空头跨期套利

  与多头跨期套利相反。

  当股票市场趋势向下时,如果交割月份较远的期货合约比近期月份合约的价格更容易迅速下跌时,那么,投资者就可买进近期月份合约而卖出月份较远的合约;如果交割月份较近的期货合约价格比远期月份合约的价格下跌快时,投资者就应卖出近期月份期货合约而买入远期月份的期货合约。到未来价格下跌后,再将远期和近期合约同时平仓,实现空头跨期套利的目的。

  跨市套利

  跨市套利是指套利者在两个不同交易所,同时对两种类似的期货进行方向相反的交易。套利者在进行股票指数跨市套利时,首先应确认两个市场的同类股指地市场方向是一致的,而且两种股票指数之间涨跌速度有差异的。

  相对于另一种股票指数合约而言,某种股票指数合约在多头市场上上涨幅度较大或在空头市场下跌幅度较小,则该股票指数合约就可以视为强势合约。例如,某套利者预测主要市场指数相对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股票指数而言将呈强势,他会买进主要市场指数合约,卖出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合约。在合约同时平仓之前,不论总的市场趋势如何,只要主要市场指数在多头市场中的上涨幅度相对较大或空头市场中的下跌幅度低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套利者就可以从跨市套利中获利。

  例如:某套利者预期市场将要上涨,而且主要市场指数的上涨势头会大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于是他在395.50点水平上买入2张主要市场指数期货合约,并在105.00水平上卖出1张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当时的差价为290.50点。经过一段时间,价差扩大为295.25点,套利者在405.75水平上卖出2张主要市场指数期货合约,而在110.00水平上买进1张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使两个市场的合约同时平仓。结果是,由于主要指数期货合约在多头市场中上升10.25点,大于纽约证券交易所指数期货合约上升5.00点,套利者因此获利(5125-2500)=2625美元。

  跨品种套利

  跨品种套利,是指利用两种不同的、受到同一供求因素影响的品种之间的价差进行套利交易。由于不同品种对市场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套利者根据它们发展趋势的预测,可以选择多头套利或空头套利。这种套利交易方法是根据两种交易品种之间的价差发展趋势而制定的。具体操作与跨市套利大致相同。

  例如,套利者预期S&P500指数期货合约的价格上涨幅度将大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价格上涨幅度时,买进S&P500指数期货合约,卖出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股票指数期货合约;而当套利者预期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价格上涨幅度将大于S&P500指数期货合约的上涨幅度时,则卖出S&P500指数期货合约,买进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然后等预期的差价出现后,同时平仓两个品种的合约。

  现货与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之间的套利

  每当期货合约的价格与其合理价值发生严重背离时,就可以调整股票现货和调整股指期货头寸来获利。

  当股指期货价格超过其合理价值时,按比例增大股指期货的空头头寸、同时增大股票现货的头寸;当股指期货价格低于其合理价值时,套利者应减小股指期货空头头寸、同时减小股票现货头寸。

  由于这种交易中,股票现货和股指期货头寸始终方向相反,也就是处于互相套保的,所以实际风险相对较小。但是,这种模型所搏取的利润是:股指期货价格回归速度始终会超过股票回归速度。即它的差价一般不会很大,所以只适合大资金超作。

  模型的赢利时间在价格回归过程中,亏损时间在价格发散的过程中。(因为股指期货相应的回规和发散速度都会超过股票现货)。

  增加或减少头寸时的比例的基本原则是:偏离越大增加越多,反之亦然。

  这种现货与期货的持仓调整策略称为指数套利。但这种交易要求买卖指数成份股的所有股票,并且要找到合适的股指理论价格(参考第二小节)。其动态运算复杂,参数较多,必须利用计算机程序来进行自动交易。

  六.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分析

  交易股指期货的基本风险,都来源于“杠杆作用”、“价格涨跌不具确定性”、“交易者自身因素”。从另一方面来看,结合目前我国市场的具体情况,股指期货市场和股指现货市场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系统风险。

  1、市场环境方面的风险

  股票指数期货推出后将引起证券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而带来各种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过度投机的风险。我国证券市场的投机气氛浓厚,从二级市场的高换手率和对绩差的PT、ST不加选择地疯狂炒作上可见一斑。股指期货推出的初衷是适应风险管理的需要,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市场的过度投机,但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交易者的投机心理和行为,指数期货对交易者的吸引力主要来源于其损益的放大效应,一定程度上,指数期货工具的引进有可能是相当于又引进了一种投机性更强的工具,因此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证券市场的投机气氛。在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发展这些年中,其套期保值、价格发现功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恶性逼空行为也时有发生,所以要警惕市场过度的投机行为。

  〔2〕市场效率方面的风险。市场效率理论认为:如果市场价格完全反应了所有当前可得的信息,那么这个市场就是高效的强势市场;如果少数人比广大投资者拥有更多信息或更早得到信息并以此获取暴利,那么这个市场就是低效的弱势市场。

  我国现阶段无疑是一个低效的弱势市场。由于交易主体获取信息的不对称性,其所承受的风险也大相径庭。一方面,主力机构可以利用资金和信息的优势通过影响证券现货市场从而达到影响期货市场的目的,而中小投资者因在资金、信息、风险控制技巧方面处于劣势而承担着更大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股票指数期货的损益放大特点,股票指数的轻微变动就会导致期货帐户资金的巨幅波动。如果交易过于集中于少数几家机构中,一家出现危机,将引致多米诺骨牌效应,诱发严重的金融危机。有资料表明,在1987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全球各大机构投资者在衍生金融工具的投资中亏损达164亿美元。其中股票指数期货投资的亏损最大。

  〔3〕交易转移的风险。股指期货因为具有交易成本低、杠杆倍数高的特点,会吸引一部分纯粹投机者或偏爱高风险的投资者由证券现货市场转向股指期货市场,甚至产生交易转移现象。市场的资金供应量是一定的,股指期货推出的初期,对存量资金的分流可能冲击股票现货市场的交易。国外也有这样的例子。如日本在1998年推出股指期货后,指数期货市场的成交额远远超过现货市场,最高时曾达到现货市场的10倍,而现货市场的交易则日益清淡。

  〔4〕流动性风险。如果由于期货合约设计不当,致使交投不活,就会造成有行无市的窘境。撇开其他因素,合约价值的高低,是直接影响指数期货市场流动性的关键因素。一般而言,合约价值越高,流动性就越差。若合约价值过高,超过了市场大部分参与者的投资能力,就会把众多参与者排除在市场之外;若合约价值过低,又势必加大保值成本,影响投资者利用股指期货避险的积极性。因此,合约价值的高低将影响其流动性。

  2、市场交易主体方面的风险

  在实际操作中,股票指数期货按交易性质分为三大类:一是套期保值交易,二是套利交易,三是投机交易。相应地,有三种交易主体:套期保值者〔Hedger〕、套利者〔Arbitrageur〕和投机者〔Speculator〕。而参与交易的投资者包括证券发行商、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以及中小散户投资者,投资者因参与不同性质的交易而不断地进行角色转换。虽然股票指数期货最原始的推动力在于套期保值交易,但利用股票指数进行投机与套利交易是股票指数期货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1〕套期保值者面临的风险。参与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相当数量是希望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以规避风险的投资者。虽然开设股指期货是为了向广大投资者提供正常的风险规避渠道和灵活的操作工具,但套期保值交易成功是有前提条件的,即投资者所持有的股票现货与股票指数的结构一致,或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在实际操作中再高明的投资者也不可能完全做到这点,尤其是中小散户投资者。如果投资者对期货市场缺乏足够的了解,套期保值就有可能失败。

  套期保值失败主要源于错误的决策,其具体原因有三:第一是套期保值者在现货市场上需要保值的股票与期货指数的成分结构不一致;第二是对价格变动的趋势预期错误,致使保值时机不恰当;第三是资金管理不当,对期货价格的大幅波动缺乏足够的承受力,当期货价格短期内朝不利方向变动时,投资者没有足够的保证金追加,被迫斩仓,致使保值计划中途夭折。

  〔2〕套利者面临的风险。套利是跨期现两市的。根据股指期货的定价原理,其价格是由无风险收益率和股票红利决定的。一方面,从理论上讲,如果套利者欲保值的股票结构与期货指数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则套利几乎是无风险的。但获取这种无风险的收益是有前提的:即套利者对理论期货价格的估计正确。如果估计错误,套利就有风险。由于我国目前利率没有市场化,公司分红派息率不确定,并且,股票价格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也不是由股票的内在价值决定的,种种原因使得套利在技术上存在风险。

  〔3〕投机者面临的风险。

  投机者面临前面所讲的三大风险:“杠杆作用”、“价格涨跌不具确定性”、“交易者自身因素”。简单地说就是,投机者是处在一个不具确定性的市场中,任何风险在杠杆作用下都将放大了几十倍,包括自身的一些因素。

  投机交易在股指期货交易成交量中往往占很大比重,香港期货市场1999年市场调查表明:以投机盈利为主的交易占了整个市场交易的74%〔避险占17.5%,套利占8.5%〕。期货市场中,参与交易的资金流动快,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一般比别的市场更为剧烈。

  3、市场监管方面的风险

  目前,我国新的《证券法》虽已出台,但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和相关法律,还未制定,证券法规与其他法规如《公司法》、《刑法》等法规的衔接问题还未完全解决。估计在股指期货上市前,仍然来不及推出《期货法》。这种情况下,对股指期货的监管依据明显不足,这就意味着将来股指期货的交易规则上变数较大,游戏规则的不确定性将蕴藏着巨大的风险。虽然这种风险不会时常出现,但在出现问题时,不可避免地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干预市场。

  证券、期货市场是由上市公司、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及其它市场参与者组成,由证券、期货交易所的有效组织而得以正常进行。在这一系列环节中,都应具有相应的法律规范

  七.投资者的交易机会

  股指期货交易方式将为投资者带来新的交易机会。

  第一,正因为股指期货交易具有巨大的杠杆效应,极大地增强了资金使用的便利性和灵活性,相对平淡的行情也能够为股指期货带来较大的变化,交易机会将明显增多。买开仓和卖开仓都容许的交易方式,就不仅是增加了交易机会,更重要的是为交易者提供了立即改错的机会。如果说做股票亏损了需要等待下一次牛市的来临,那么,做期货亏损了你可以立即反向操作改正先前的错误。

  第二,借助股票指数期货,投资者可以直接投资股票指数。在国内股市个股行情始终存在被人为操纵的可能,如果投资者既打算投资股票市场,又要排除那些非市场因素影响,那么股指期货就是最佳的替代手段。 

  股票交易手续费和印花税的收取额,高出目前的商品期货手续费十倍左右。股票指数期货交易不可能收取如此高的交易费用,具有交易成本优势。

  股指期货的成本优势还在于资金利用率大大提高。做一手股指期货所需要的资金量,与这手股指期货所包含的成份股总值相比,只有十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要做同等价值的股票需要付出十倍于股指期货的资金。而这些成份股的涨跌是与股指期货行情一致的,也就是说,做股指期货与做成份股股票所承担的风险和利润是一样的。但是,资金利用率就完全不同。

  第三,个股市场流动性一般不太好,对头寸巨大的大户投资者来说,当他们从看多转为看空时,很难在满意的价位及时卖出足够的份额。在这样情况下,卖空股指期货至少可以部分地锁定盈利,从而达到保值和规避风险的目的。反过来,也可以替代性地建立股市多头头寸。即,投资者利用股指期货能有效地防范“冲击成本”。  

  第四,股指期货提供了一个流动性极佳的卖空工具。

  国内股市没有卖空机制,目前现货市场只能先买后卖,使得所有人都希望市场上涨,至少市场上涨对所有人都没有坏处,而当股票市场整体下跌时,投资者要么忍痛割爱,要么束手无策,根本没法赚到下跌的钱。

  有了股指期货后,广大股票投资者就不再那么被动。如果投资者判断股市大盘将下跌,影响到自己持有的股票,投资者就可卖出一定量的股指期货进行保值。另外,股票大市不好时,股票现货上极少有赚钱机会了,这时就可利用股指期货的卖空机制,进行卖空操作以搏取差价利润。这样,股市无论好淡,投资者都有了捕捉赢利的机会。

  第五,在股指期货和现货之间套利将成为极好的低风险投资方法。

  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通常存在相对稳定的差价关系。一旦期货和现货的差价由于何种原因出现了严重偏高的情况,则可以卖出期货指数,同时买进一组股票现货来模拟现货指数。只要期货和现货的买卖手续费加上这组股票模拟指数的偏差度低于上述差价的偏离程度,则投资者必定能够从上述不合理的差价中获取无风险的套利收益,因为期货价格随时可能回到正常水平,至少在到期日必定回到现货价格。当然,由于股票不能卖空,相反的情况无法套利。事实上,套利交易的存在保证了股指期货和现货指数之间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期市如战场,有很多生存诀窍是相通的。

  有一部美国进口大片《决战中的较量》,建议各位去仔细品味观赏,有助于您在期货交易(当然保括股票)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化被动为主动,成为幸运

战神

  该片中,苏军在与德军激烈纠缠,正苦于找不到对付敌人的特别办法。

  这时,出现一个5岁就会打猎的新兵瓦西里,善打狙击,指谁谁死,弄得德军人心慌慌。德军对此极为重视,专程从柏林派了狙击手军校的校长柴因茨少校,亲赴斯大林格勒对付瓦西里。

  于是,两个高手在废墟中拼智力、拼毅力,双方有时装死,有时佯动,技巧百出。论专业水平,柴少校当然胜于瓦西里,但瓦西里能与之抗衡的致命功夫是装死、装石头,时刻默念:“我静得像块石头”。任凭柴少校百发百中的枪法,硬是找不着下手的机会。

  瓦西里的这句话对我们做期货的人启发很大。

  作为投资者,我们的目的是想赚取市场利润,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狡猾、善变、致命的对手,想要战胜它,首先要做的是找到保证自己安全的方法,那就是必须具有极好的心态。“我静得像块石头”,无论市场行情多么变化莫测、诱惑十足,在没有确定的把握之前,决不轻举妄动,要忍住自己的一切杂念,在市场中静得像块石头。

  这种宁静无为的心态一定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只有在保住自己情况下,才有可能抓住市场的“破绽”,获取利润。

  柴因茨在假装石头的童子功方面不如瓦西里,结果最终被瓦西里击毙。战后瓦西里因此跟那位宁静、美丽、聪慧的女战友、女翻译塔妮亚结了婚,过上了健康长寿的幸福生活。

  愿以此文与各位投资者共享,以宁静无为的心态保全自己,这才是广大投资者进入股指期货交易的那个“正确之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