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网-南国今报记者岑琴毛秋雁何继权昨日,本报以大篇幅报道了柳州市民“打的难”,出租车运力存在不足的问题,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方人士纷纷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社会各界:健全信息平台综合
记者的采访,大部分人认为,出租车出现拒载现象,除了与司机的行业自律、乘客的素质意识等因素有关外,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随着城市规模及人口的扩张,柳州市确实出现了出租车运力不足的情况。柳州市政协委员雷鸣远认为,柳州市自从运价调整后,打车的人多了,出租车司机开始忙碌起来了,以往司机候客时睡觉或扎堆打牌的现象没有了,天天在路上跑,虽然辛苦但感觉有奔头了,收入也提高了,这是好事,说明柳州市交通局所做出的运价调整的决策是符合人心的。照目前柳州市“打的难”的情况看,增加运力是有必要的,但增加的量一方面要考虑到出租车经营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则要考虑柳州市客观的市场需求,增加的数量应经过仔细的考证,在投放方式上,也要逐步增加,以便做好市场的宏观调控。柳州市物价局价格科科长吴国正对“打的难”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一次到三桥头办完事后,想要返回市区,但等了45分钟却打不上一台出租车。他认为,柳州市10年间没有增加过一台出租车,这与南宁拥有3000多台出租车、桂林2000台出租车的现状,相差太远。因此,柳州市目前急需投入新的出租车。柳州市现有的出租车是否都已达到了充分的利用率?他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虽然目前柳州市出现了运力紧张的状态,但却不能忽视资源浪费的问题。在柳州市的7家出租车公司里,只有一家提供了出租车运力调配的平台,而从这个平台受益的出租车数量,对于全市的出租车来说,还是少数。许多出租车都是靠自己的经验和习惯在经营,因此,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出租车肯定会出现空载的现象。如果柳州市交通管理部门能建立起一个全市性的信息平台,这将对运力的充分调配起到促进作用。据出租车公司一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建立卫星“全球定位(简称GPS)系统”是一个好办法,这对于管理部门来说,好处多多:比如对运力的调配,能起到最快捷的作用;当乘客与司机发生纠纷时,也能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还能有效地保证出租车司机的人身安全等等。其实,建立GPS系统这个想法早在2年前就有人提出来,柳州市交通管理部门也对这个项目给予了肯定,并已申请到了上级的支持。一旦这套系统建立起来,各出租车公司便可借用这一平台,对各自的出租车辆进行运力调配和管理。但不知什么原因,这个系统只听风声不见雨响。在运力投放的数量上,有人则认为,根据派生需求,一个城市的运力应略大于运量,这样更有利于竞争,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虽然不必完全套用“每万人可拥有20到25台出租车”的国家规定,但也是要具体考虑柳州市的结构、规模以及经济实力等因素。当然,也应考虑到,柳州要建成特大城市,要构建一个全面的交通系统,出租车在交通网中的不应仅仅只是简单补充,而要在柳州的城市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司机遭遇:“合理拒载”被殴
“我们但凡被投诉拒载,就要罚款1000元,而现在我们被乘客殴打,又能得到什么样的补偿呢?”16日晚,在柳州市跃进路发生一起女出租车司机被打事件。自交通部门针对“拒载”的处罚规定出台后,连续发生出租车“合理拒载”被乘客殴打的暴力事件,这在广大的哥的姐中引起义愤。当晚10时,记者赶到胜利派出所时,司机被打事件仍在处理当中。被打的是名女司机,姓潘。潘告诉记者,当日下午6时,她开车行驶到北雀路基督教堂附近时,看见一男一女两名乘客挥手要车,上车后乘客称要到柳州市搪瓷厂。当车开到搪瓷厂门口后,乘客要求走进小区内,可潘姐走了一段路后发现,前面路段有很多菜摊横七竖八停放着,车根本无法畅通行驶。潘姐便和两名乘客解释道:车子进去后很难调头,并且很容易刮花车辆,希望两人能下车走到目的地。听到潘的解释,其中一名乘客显得气愤,立即回应到:“如果技术不过关,就别开车。”潘连连解释,实在是路太窄了。还没等潘说完,那男子就一拳打向她的左脸,导致她鼻孔流血。潘立即停车,两人下车后,那男子又走到车前,用脚狠踹了潘的肚子。无反击之力的潘司机立即拉住那男子的腿狠咬了一口。随即,那男子一个猛拳砸向潘的后脑勺。被打蒙的潘司机随即使用车上的无线集群系统,向调度中心求助。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出租车司机立即将潘保护起来,但是依然让打人的男子逃脱了,只留下那个女乘客。在派出所,记者知道,女乘客是那男子的母亲。记者了解到,近来,柳州市出租车司机被打事件时有发生。2月22日凌晨4时30分左右,一名姓潘的男司机正在出租车里稍作休息,几名染成黄发的4男1女朝他的车走来。其中,一名男子用力地拍着车门要搭车。按规定,出租车只能搭乘4名乘客。潘司机非常客气地向他们表示歉意。但5人毫不理睬潘司机的解释,执意要5个人同时上车。对他们的无理取闹,潘司机不以搭理,摇上车门玻璃继续候客。此举惹恼了这群小青年,他们几人拳打脚踢,将驾驶室前部的挡风玻璃全部踩碎。见势不妙的潘司机立即用车上的对讲机向公司求援。被打女司机所属公司为柳州市润达出租车公司,该公司的朱科长介绍说,从春节到现在,这已是公司处理的第5起司机被打事件了。从以上现象看来,“拒载”还存在另一面,不一定全是司机的错。
难言困惑:谁来约束乘客
据悉,为了杜绝出租车拒载现象,柳州市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在今年春节前出台了《关于出租车拒载行为界定及处罚的管理要求》,对出租车拒载处以重罚。如经查实有拒载行为,将被处以每次1000元的罚款,凡被投诉并经查实拒载行为达3次的出租汽车驾驶员,将被取消上岗服务证,3年内不得从事出租汽车客运业务,情节严重的将永远取消从业的资格。记者从柳州市运管部门了解到,严治拒载后,柳州市司机违章拒载的现象大为减少,但一些乘客的素质却并未同步跟上,因“合理拒载”被责骂甚至惨遭毒打的现象屡有发生。一名从事多年出租车工作的老唐告诉记者,出租车司机也是人,有时拒载也是被逼无奈,作为夜班司机,当深夜有乘客要求去往基隆、沙塘等偏僻的地方,司机往往不知如何处理,如果独自拉着乘客,万一被劫被抢怎么办?如果拒绝,立即就会被投诉至运管,白白损失1000元。碰到为难的情况,司机往往难以选择,有时只能根据乘客是否长得面善来判断。因连续发生出租车司机“合理拒载”被市民殴打的暴力事件,前日,几十名司机围在胜利派出所门口,期待警方能将肇事者绳之以法。同样,的哥的姐们更希望,乘客能从遵守文明搭乘规则,尊重的士司机。
业内支招:分号交班高峰调价
昨日本报关于出租车增量问题的报道出台后,在柳州市的出租车司机中反响尤其强烈。4位出租车司机约见记者,表达了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希望有关部门在出台增量措施时,应慎之又慎。他们认为,硬性规定下午5时半至7时半不准交班不大现实,因为任何管理人员都难以控制司机的交班过程。以前没有处罚措施,司机在顺路的时候还敢接待乘客。现在有了处罚措施,怕问了不顺路的人又不接待的话被视为拒载,司机们以后对等在路边的人理都不理了。这样,能打上车的人更加少,“打的难”将会更加严重。为首的张司机和一群同行认真商量了一个上午,他代表同行提出了两个解决交班期间打车难的办法。一是按车牌分单双号,比如说单号车牌逢单号就下午6点交班,逢双号就8点交班;双号的则逢单号8点交班,逢双号6点交班。这样,两班司机今天你多做一小时,明天我多做一小时,无论收入还是交管理费都“扯平”了,不会有分歧。这些司机还提到了一个“市场调节”的办法,认为可以考虑将每天5时至8时的高峰期将起步价适当上调,这样一些短途的乘客就会减少,让最需要的乘客能够搭上车。他们说,既然春运可以涨价,那么出租车在高峰期也应该有“高峰期价”,而且很好操作,只要在计价器上设置好就行了,不用担心与乘客在“是否高峰时段”上会有争议。司机们说,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对策,是因为他们认为柳州市的出租车并不算太饱和。因为每天的高峰期之外,司机们还是比较闲的,也有要等客的时候。他们还说,即使真的车辆偏少,也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增加。因为每年的“五一”之后“十一”之前,是出租车生意的淡季。如果在旺季里增加车辆,到了淡季大家都没生意做。他们认为增量应一步步来,比如说先增100部,观察完整个旺季和淡季的所有经营情况后,确实还少的再增100辆也不迟,如果不少的话就不应该增加了。司机们担心,车子一多又出现恶性竞争。现在因为车子都在路上跑,不像以前要“霸地盘”,司机之间的矛盾少了。以后车子多了,难保大家在争地盘的时候不会打架。司机们还有一个设想,和前面说到的差不多,就是全市成立统一的呼叫系统,这样运力得到最充分的调配,估计也不会出现“打的难”的问题了。如果没有人出来牵头,他们也希望各个公司,包括个体司机都组织起来搞呼叫系统,问题也可解决。司机们还表达了成立行业协会的愿望。他们说,现在不少司机感到没有“组织”,有意见不知道向谁说,没人牵头的话说了也没人理。如果有自己的“组织”,平时还可以请一些专家来为司机作心理咨询什么的,缓解司机的精神压力,大家脾气就会好些,也能为乘客做得更好。
作者:岑琴 毛秋雁 何继权
(来源:新桂网-南国今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