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之后 西南水电告急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5日 15:43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记者 曹海东 发自北京 -地震引发紫坪铺水电站水库水位猛涨,瞬间淹没了山下的村庄。北川县上游一座被称为“枯竹坝”的电站水库出现渗漏。 -汶川所在的龙门山地震带上活跃着岷江最大的水电站群,山体滑坡已经把岷江的部分河段阻断,形成了堰塞湖。一旦溃湖,将严重威胁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 -政府已采取紧急措施应对水库隐患,紫坪铺大坝已打通卸洪通道。 水库保卫战 翁立达的担忧终于变成现实。5月12日,四川汶川县暴发7.8级地震后,这位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前局长一直担忧岷江上大大小小的水电站受到影响。 5月13日上午,他终于等到了紫坪铺水电站的消息。这个名列国家西部大开发十大工程的水电站在此次地震中受到严重破坏。一位目击者称,地震引发紫坪埔水电站水库水位猛涨,瞬间淹没了山下的村庄。 紫坪埔水电站位于都江堰市与汶川县交界处,2001年3月开建,2006年12月建成,是四川省在岷江上的“一号工程”。该工程的大坝坝高156米,总库容11.26亿立方米。 这也是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之后,其他水利专家和地质学家最关心的电站。5月13日凌晨,在四川考察的地质学家杨勇在给南方周末记者的短信中表示了他的担忧:“我多次考察过岷江河谷地质灾害和电站水库,地震后将会形成一系列重大隐患,造成灾害叠加和连续成灾,必须引起重视。” 南方周末记者收到短信后不久,新华社发布消息称,受汶川县地震影响,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大坝面板发生裂缝,厂房等其他建筑物墙体发生垮塌,局部沉陷,整个电站机组全部停机。 紫坪铺水电站并不是惟一受灾的水电站,此次地震重灾区北川县的一位领导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北川县上游一座被称为“枯竹坝”的电站水库已经出现渗漏。如果出现垮坝,下游将不堪设想。 5月13日上午,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在五省市视频会议中指出,从目前已经掌握的情况看,此次地震造成大量水利工程损坏,特别是水库隐患多、险情大,一旦排查、抢险不及时,应急转移不快,就有可能因垮坝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中科院地质所的一位专家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因为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已经把岷江的部分河段阻断,形成了堰塞湖。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历史上发生的事例证明,这些堰塞湖一旦发生溃堤,对下游水电站以及水库将形成威胁,进而威胁到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5月12日晚,杨勇通过各种途径向国家相关部门递交了相关建议:尽快调查堵江情况;密切关注水库变化;将水库库存腾空,避免二次灾害。截至2005年年底,四川省有6000多座水库,其中近800座为病险水库。 与此同时,5月12日、13日,国家防总、水利部连续发出两个紧急通知,其中措辞严厉地要求采取五大措施应对水库隐患: 迅速对水库(尤其是病险或在建水库)、水电站、堤防、闸坝、堰塞湖等开展拉网式排查研判,确保险情及时发现、及时抢护;对发生险情的水库等防洪工程,立即组织专家会诊,制定抢险方案;对一些难以有效排除险情的水库、水电站和堰塞湖,要采取果断措施,加大泄量,尽快降低库(湖)水位或腾空库容;应对好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崩塌对水库、水电站、堤防等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及时上报防洪工程的震损情况及处置措施。 地震带上的水电站群 从地形上看,此次震中汶川县沿岷江河谷,其中河谷山岭相对高差悬殊,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形。 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工程师范晓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指出,汶川所在的岷江属于龙门山地震带。 龙门山地震带沿着龙门山断裂带,北起青川向南西经北川、茂县、大邑至沪定附近,长约400千米,宽约70千米。根据史料记载,该地震带有史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是1657年i汶川6.5级地震,至1995年8月共发生6级地震5次,5级地震13次。 1995年,四川省地震局成都基准台江道崇研究表明,龙门山地震带强震活动有两个主体地段,即汶川-茂县-北川段和天全-宝兴段。两段强震具有交替发生的特点。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