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机与加油站的故事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1日 05:1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张耀堂 “2003年初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只是28美元/桶,2004年初涨至41美元/桶,2006年初达到59美元/桶,2008年初更突破了100美元/桶。2008年6月6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暴涨至每桶139.12美元的历史新高。”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 对比1973年和1979年的两次石油危机,有人预言第三次石油危机已经到来。 事实上,高油价已经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经济神经感觉疼痛。因此我们看到很多国家都在采取措施以应对危机。法国石油研究所所长奥利维耶·阿贝尔最近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指出,有关国家应当坚持实施针对性政策,推动替代能源,以缓解对石油的需求。 对于2008年多灾多难的中国来说,解决石油问题似乎任重而道远。中国除了要解决从开发到储备再到供给等一系问题外,还要解决价格管制和石油补贴问题。著名经济学家谢国忠称,石油泡沫破灭有两个阶段,一是取消补贴,二是美联储加息。“更重要的是,中国必须取消补贴,让市场调节需求。”他说。 中国离这一天究竟还有多远?我们拭目以待。 近期,国际油价继续发飙。高油价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阴影,受到各国政要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国国内由于受到宏观经济数据、救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谈论资源价格管制的放松似乎不合时宜。 6月7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在出席中印日韩美五国能源部长会议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暂缓成品油价格改革有利于稳定社会经济。 此前一天,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已经创出新高。6月6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暴涨至每桶139.12美元的历史新高,当日涨幅超过11美元。 “限价”遭遇“限供” 记者了解到,在本轮油价攀高的过程中,柴油成为各地供应最为紧张的品种之一。而这,已经直接影响到实体经济链条中的相关个体。 近期,在国际原油价格高企的背景之下,国内已经出现了大范围的“加油难”现象,加油难,加柴油更是难上加难。 6月7日,早晨7点钟,记者途经青岛市抚顺路加油站时,目睹了排队加油的长龙。据观察,排队的车辆以卡车和大客车等营运车辆为主,蜿蜒辗转的车队一直延伸到相邻的哈尔滨路上,司机们有些在吃着早饭,有些看着报纸打发时间。 “现在加油站基本上是早八点到晚八点期间加油,为了加到油早起排队已经司空见惯。”6月10日,青岛某物流公司的王易(化名)对记者说。王的公司经营着20多台集装箱卡车,目前的柴油供应状况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意。 “国家规定柴油价格(0#)5.17元/升,但是根本加不到油,有什么用呢?”对于现状,王易只能无奈,“据我了解,黄岛那边的很多(集装箱)卡车已经停运了,那边加油更加困难。”而黄岛,正是青岛港主要的集装箱码头所在地,大量卡车的目的地和出发地集中此处。 “现在即使有协议的加油站,也就给加一半,一次200升这样的。不足的部分,就要加‘高价油’,6.9元/升,加到7元的也有。”王介绍说,“运营成本直线上升,对我的生意影响很大。” 在这个链条的上一个环节,贸易商和货代们,已经开始抱怨集装箱卡车的运价上升,价格混乱。 对此,王易们是心中有数的。“以前油价都一样,卡车的运价都能计算出来,价格是比较透明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你的油价不一样,风险开始有区别,谁能加到更多的便宜油,就会获得更多利润。”王易说,“卡车司机绝对不会赔本做的,所以会与货主产生很多纠纷。” 据介绍,目前一个40英尺的大柜,如果不超过20吨的话,从青岛运到黄岛的价格大约在900-1000元之间,如果要保证运送时间,需要加价300元以上。 最困扰王易的,还不是价格。“是无法给客户承诺。” “比如说明天截港,你今天安排拖车,但是却无法给客户保证,作为服务业,这生意怎么做下去?”王无奈地表示,“不加‘高价油’,根本就不现实,你去排队也是需要时间成本的。”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