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在变革中摆脱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8日 15:43  《国际融资》

  ● 亚太国家与地区的国际金融危机应对之策

  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澳大利亚等部分亚太国家和地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各种举措,但是,各个国家都强调共同应对危机,希望2009年是变革的一年,世界各国通过协作共同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潭

  Change to get rid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in Asian-Pacific area

  在变革中摆脱困境

  ——亚太国家与地区的国际金融危机应对之策

  - 胡艺 沈铭辉

  由美国住房市场泡沫破裂引发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违约导致的次贷危机现已蔓延至整个金融领域,并扩散至实体经济,成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在危机冲击和影响下,发达经济体纷纷陷入衰退,美国和西方金融业无疑是危机的重灾区,房地美、房利美被政府接管,美国国际集团(AIG)寻求政府庇护,五大投资银行均遭重创,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倒闭,美林被收购,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被迫转型,即使是作为美国经济象征和骄傲的花旗银行、通用汽车等公司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美国失业率上升,消费下降,经济严重下滑。危机也使发展中国家面临双重打击,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严重受阻,另一方面发达经济体陷入衰退导致其对外投资和援助大幅减少。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虽仍保持较快经济增长,但也深切感受到金融海啸带来的冲击,一批企业被迫关闭,众多工人面临失业。在一些国家,急剧下滑的经济和不断攀升的失业率还有可能导致社会动荡,进而冲击地区稳定。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处于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未来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仅为3.7%和2.2%,为2002年以来最悲观的预期,而普遍实行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亚太各国和地区更被深深卷入此次全球金融海啸之中。

  部分亚太国家和地区的危机应对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在国际金融市场之间、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传导效应大大增强,金融危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渠道从美国迅速传导到发展中国家,重创开放度较高的亚太各国和地区的实体经济。近期美国多项实体经济指标的恶化程度创30年之最,处于衰退的边缘,日本承认其经济经过连续两个季度下滑后陷入衰退,韩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的严峻程度已经超过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应对金融危机,亚太各国和地区出台了一系列诸如注资、降息、扩大公共开支、加强金融监管和企业国有化等稳定局势、刺激经济的措施,这些措施既有对虚拟经济的拯救,也从鼓励投资消费、拉动就业等方面防止实体经济的崩盘。

  日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

  初期,日本与欧美金融机构相比在次贷危机中的损失相对较小,但近期金融海啸对日本的影响似乎逐渐凸显。2008年10月10日日本大和生命保险公司突然宣布破产,日经指数大跌9.62%,创1987年股灾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当日日本中央银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向短期金融市场注资4.5万亿日元,这一数字刷新了日本银行单日注资的历史最高纪录。但日本经济形势依然陷入衰退,11月破产企业数量同比增加了5.27%,金融危机将造成约24万人失业。日经平均股价指数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接近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最低水平。同时日元汇率大幅上升,给本来已经面临外部需求减弱的日本出口造成巨大压力。日本银行从9月16日开始在连续12个工作日里共向短期金融市场注资24.3万亿日元,还通过与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国内的银行机构提供美元资金。日本银行10月31日决定将利率从原来的0.5%降为0.3%,是7年来的首次降息,12月3日又决定放宽抵押担保条件,向金融机构提供3万亿日元(约92日元合1美元)特别融资,日本希望通过这些措施缓解金融危机的影响,阻止实体经济进一步的恶化。

  韩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

  韩国是受此次金融海啸影响较大的亚太国家之一。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金融市场出现严重恐慌情绪,股市和汇市从2008年9月底开始一路暴跌。韩国GDP前3个季度同比仅出现小幅增长,工矿业9月开工时间同比下降0.8%,这是自2001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11月份企业景气指数预测仅为65,为最近10年来的最低点。对外贸易方面,韩国连续出现贸易逆差,出口增速从9月的28.2%大幅滑落至10%,韩国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韩国经济造成的巨大冲击,韩国政府从10月20日开始实施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总金额达1300亿美元。其中韩国政府将为2009年上半年到期或新借的本地银行外币债务提供总额为1000亿美元的3年期付款担保。韩国政府还积极谋求扩大国际金融共助体系。在亚洲,积极参与在《清迈协议》框架下筹建800亿美元共同外汇储备基金的行动,并通过中日韩三国财长会晤机制积极谋求扩大双边货币互换规模;在美国,经过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磋商,最终达成了韩美外汇互换协议。根据该协议,作为临时性的货币互换安排,韩国央行在2009年4月30日前可以韩元做抵押,从美国获得300亿美元的货币供应。此外,政府还将动用外汇储备,通过外汇市场向韩国的银行和企业提供300亿美元资金,以增加市场的外汇供应。韩国银行2008年10月份连续2次下调基准利率,把利率从5.25%调至4.25%,11月,韩国银行再次将基准利率下调至4%。韩国财政部还宣布将2009年度财政支出预算增加11万亿韩元,以刺激国内经济。韩国政府还将实施总额为3万亿韩元的减税措施以推动民间投资,同时还将向购买非首都地区新房的消费者提供税收优惠,并计划放宽针对房地产开发的部分限制性措施。这些措施虽已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最终效果如何仍有待检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