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记者 高利锋
我省廉租房建设的步伐正在加速。
日前,省城2008年廉租住房保障任务已经全部完成,首批880套廉租住房已分配完毕,获得廉租住房保障的住户正在陆续入住。2007年,省城的廉租房实物配租数字还是“0”套;而今年,这个数字将在880套的基础上成倍增长,有望达到5500套。
在省政府日前出台的《关于促进全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2009年、2010年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将由经济适用住房保障的部分低收入家庭纳入廉租住房保障。2009年,全省廉租住房保障户数为8.5万户;2010年,廉租住房保障户数为10万户。
样本:史林生有了自己的家
1月4日,石家庄市区最低温度已经是零下5℃。44岁的史林生蹲在客厅里,一边看电视一边整理女儿的衣物,正午的太阳光透过明净的玻璃窗洒满了整个房间。“真没想到,我还能住进有暖气的房子过冬。”在安苑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史林生刚刚搬进了政府提供给他的59平方米的廉租住房,一脸幸福。
在石家庄生活了多年的史林生,因为身体不好,没有固定工作,收入很少,前几年一直和妻子租房住,两人经常为此发生争吵。女儿的出生,让本来窘迫的生活更加艰难。2007年初,妻子一赌气,和他不辞而别了。
“这些年连个自己的窝都没有,我不怨她。”史林生说,带着年幼的女儿租房住的日子,让他备受煎熬。因为拆迁,去年的房源很紧张,房租也跟着水涨船高,无奈之下,他只好不断搬家。从西古城搬到柳辛庄,又从柳辛庄搬到柳林铺,而仅仅柳林铺一个村子,他就搬了三次家。
2008年12月1日,符合省会廉租房实物配租条件的史林生如愿拿到安苑小区廉租住房的钥匙,当天,他就搬过来了。“真是太高兴了。”史林生说,终于盼到了一个家,以后不用为租金发愁、不用为随时可能要搬家发愁了。
实景:温暖舒适安居处
记者了解到,为建立和完善城市廉租住房制度,逐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2008年,省城市区共有880个低保户将像史林生一样,通过实物配租的方式,住进了向往已久的廉租房。
石家庄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住房保障处处长牛景林告诉记者,作为首批廉租住房房源,史林生所在的安苑小区,共有55套住房。“这些房源单套建筑面积在42平方米至59平方米,于2008年10月底装修完毕,并于11月下旬进行了保洁服务。”
史林生申请的廉租房在安苑小区A区13号楼的七层,是个一室一厅的小居室。一进门右侧是个带推拉门的厨房,紧挨着厨房是一个宽敞平台。在进门的左侧是客厅和卧室,正对门的最里面是一个洗漱设备安装齐全的卫生间。正午的太阳爬出云层,透过客厅的斜窗将阳光洒满屋内,与地暖散发出来的热气融合在一起,让人浑身温暖、舒适。“拿了钥匙我就直接搬过来住了,屋里的一切都是现成的。”史林生说,他搬进的这套廉租房是装修好了的房屋,水、电、暖齐全,刷好的白墙,铺好的地板砖,卧室、厨房、卫生间和平台上的门也都已经安装好了。
据了解,石家庄市实物廉租住房建设有一个基本标准,包括:房屋结构安全;单套建筑面积原则上不低于30平方米,不高于60平方米;每套独门独户,设有卧室、厨房、卫生间和上水、下水、供电、供暖、有线电视等设施,并能正常使用;室外配有硬化道路,环境良好。
政策:保障面积内住户免房租
史林生居住品质有了本质提高,他很知足:“每月只要付32块钱,我和女儿就能安安心心地住在这么好的房子,真像做梦一样。”
史林生与石家庄市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中心签订的《廉租住房租赁协议》显示,他所住的房子建筑面积59.23平方米,而他和女儿两人的应保障面积为30平方米,保障外面积为29.23平方米。租金每月每平方米1.10元,也就是说,住在这里,史林生一个月只需付32.30元的租金。“这个租金比以前少多了,但条件却比以前租住的房子好得多。”史林生说,他以前租住在城中村的平房或者简易楼房内,没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没有集中供暖,一个小小的院子里挤着好几户像他这样租房而居的人,已经很简陋了,但租金每个月都在200元左右。“保障面积内住户免房租 。”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有关人士介绍,根据保障协议,保障面积标准之内(人均建筑面积15平方米)的廉租住房,住户免缴房租,由政府全部负担。租赁期间所发生的水费、电费、燃气费、采暖费、有线电视费、物业服务费等使用费用均由廉租住户自己负担。
需求:廉租住房需求远大于供给
和庞大的廉租房需求群体相比,廉租住房现在的保障面积仍然是捉襟见肘。“2008年省城共有低收入家庭13000多户。”市住房局住房保障处负责人说,2008年是第一年调整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即由过去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界定标准和扩大范围确定后,经过层层审核筛选和调查,2008年市区共审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13168户、34198人。
据了解,2008年市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界定标准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市区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0.8倍,即人均年收入10564元以下、月收入880元以下。同时,住房保障面积标准为人均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且家庭总建筑面积50平方米以下。“和全国大多数城市一样,受廉租房房源建设速度所限,此前,石家庄一直实行的是货币补贴为主的保障方式。”该负责人说,界定标准和扩大范围确定后,保障人数一下子从2007年的1000多户扩大到1万多户,2008年市区共发放租赁住房补贴2146万元。这个数字,比2007年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补贴金额总数的10倍还要多。
尽管如此,住房补贴只能解决这部分家庭的燃眉之急,但靠它来租房子,还远远不够。
目前,石家庄市区货币配租补贴标准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为每人每月每建筑平方米5.77元;低收入家庭为每人每月每建筑平方米4.17元。作为第一个领取到低收入家庭住房补贴的家庭,省会市民李永红一家去年获得了2256元住房补贴,但要凭借这些租金住进一间有暖气的房子,仍然显得有些吃力。
李永红一直在新华区市庄村租住,全家人均月收入不到200元,即使领取了住房补贴,改变住房状况也仍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业内人士介绍,这也是从2008年起,省里要求廉租房保障逐渐提高实物配租比例的主要原因。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