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
据估算,王淑贤是目前我国自然人持股中财富最多的一个人。截止到9月21日,王淑贤依然在上市公司董事长持股市值排行榜中名列第一的位置。
2月19日,中国证监会开放交易B股股票后的一周,帝贤B(2160)的股价猛涨2/3,最高
涨幅一度达97%。帝贤针纺股份公司董事长王淑贤个人的身价从3.68亿涨至7.26亿。在两周的时间内,王淑贤每天的财富递增3000万元,是B股开放以来最大的受益人。
帝贤公司地处承德,主营针织纺织,1986年由王淑贤自筹资金创办,1999年销售收入1.97亿元,净利润5471万元,为河北省百强优势企业和承德市利税骨干企业。去年8月,经核准,该公司发行1.15亿股B股,募股资金近2.1亿港币,当年9月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由自然人主发起的B股公司。
王淑贤是帝贤B的创始人、公司第一大股东(约占公司总股本的40%)和董事长。这位自称的农民企业家在其上市前,就以其天才的经营能力,从5万元起家,将其作坊似的工厂建设成为了一家资产过亿的现代化企业。通过发行上市,王淑贤的企业一次性募集资金约2.3亿港元,并因其是主板市场上第一家以自然人名义发起设立的公众上市公司而一举成名。三月上旬,帝贤B股票的二级市场走势凌厉,王淑贤因此成为了当时备受媒体关注的焦点。中国针织裤衩的创始人
今年48岁的王淑贤曾是中国针织裤衩的创始人。1978年,农村改革开始,生长在河北沧州农村的王淑贤被其他公社请去搞农村副业,将军工针织企业的边角废料拣来做进一步加工。那些废料只够做裤衩。过去中国人都是穿的布裤衩,当地人认为针织裤衩男人穿了兜不住,王淑贤就拿到北京去摆摊,也交给卖大碗茶的老太太代销,5毛钱一条,老太太代卖一条能得到1毛钱的回扣。
80年代初,王淑贤看到当地军工厂生产的针织服装有许多不合格品,出口不行,国营百货站又不收购,计划经济时代,这些产品就成了处理不出去的“垃圾",他连布票都不需要就将它们收购过来,拿到北京去销售,也不收布票。 当时,国营企业生产的产品都一个式样,永远没变化,生产的裤子裤裆非常肥大,女孩子穿了裤裆下堆了一大堆,很难看。王淑贤灵机一动就将收购过来的大裆裤改成紧身裤,很受欢迎。1985年前后,他们每年销往北京的裤子至少200万条,每三个北京人就有一人买他们的产品。“那时北京国营针织厂的厂长一见到我就抓住我的衣领,要跟我打架,因为我抢了他们的生意。"一想到当时的情景,王淑贤便禁不住呵呵笑了起来。 1986年,王淑贤被承德县下板城邀请去在当地办工厂,戴的“红帽",现在帝贤B的国家股东的股份,就是王淑贤送他们的。十来个人、七八条枪,说是20万注册资本,其实最多只有5万。举目无亲,干什么呢?王淑贤看到当时国营企业不愿做外贸单,因为怕担责任,如果外商索赔就可能会丢官帽,而且那时的外贸单量小批多,需要加班加点,国营企业苦不起。所以,他就去找北京外贸联系,一拍即合!王淑贤那时就提出“以最好的质量、最优的信誉、最低的成本、最佳的服务参与国际竞争"的口号。 他很快就取得了成功。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00多万元、净利润54万元。到2000年帝贤集团公司上市前,已累计实现净利润2.14亿元,平均每年增长45%,每年为国家的创汇可以买回一架波音飞机。
王淑贤将赚到的每一分钱都投入到扩建厂房的工作里。“我得了一种病,一种爱建厂房的怪病:厂房年年月月建、设备月月年年买、工人日日天天进,我的公司3个月就会变一个样。尤其是去年发行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又新造了3个上市前的帝贤。"有些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两年都未见效益,而帝贤从募集资金到位后的第3个月就已经开始发挥效益,估计这创造了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速度和见效速度之最!王淑贤说,如果我去年到承德,走路就能参观完帝贤的厂房;现在必须要乘汽车才行!如果现在到了帝贤,会看到工厂的设备有在安装的、在调试的、在生产的,有半个县城都变成了他们的工厂,当地人甚至都叫他“王半县"。打入国际市场
每三个日本人就有一个购买帝贤公司的产品。这对于日本出了名的严谨、苛刻的民族个性来说,能够征服日本的中国产品委实不多,而由王淑贤创建的帝贤做到了。
从“文革"时期就开始偷偷摸摸做生意的王淑贤体会最深,时代每天都在变。“10年前我只能见村长,想见县长都不容易;10年前,我见了日本人要抬头仰视、点头哈腰;10年前,我的活动空间不过百来公里;10年前,我们吃军工企业的边角废料……10年后,我能自由出入世界各地,日本人再见到我时要向我点头哈腰,以前供应我们边角废料的有些军工企业变成了我们的车间。"其实,这还不是王淑贤最引以为豪的,他最自豪的还是为咱中国人争了光,征服了日本人和他们的市场。
王淑贤并不满足,他还有更大的野心,这不,1995年组建集团公司时,他就将公司改名为“帝贤"—皇帝王淑贤—“我要做中国纺织业的皇帝,还要做世界纺织业的皇帝!"
王淑贤的财富或者说帝贤的高增长是在短短的近6-7年完成的。他像个猎人一样,机智、果断地捕捉住了每一个机遇,有时甚至让人感觉像是在“乘人之危"。
1997年亚洲发生了金融危机。久静思动的王淑贤自然不会放过机会。金融危机导致日本许多纺织企业倒闭。于是帝贤在日本设立了两个办事处,专门观察日本的企业倒闭情况,日本生产什么纺织产品的企业倒闭了,他就加大出口什么。这样,帝贤在日本市场就越做越大,大到足以引起他们高度重视的程度。日本以前的纺纱能力是1000多万锭,但现在不到100万锭。在金融危机后,日本和韩国就常年在帝贤派驻代表,以保证对他们的出口。
金融危机后期,许多日本的工厂关门后,开不起来。这可乐坏了王淑贤。“太好了,我先挤走了他的产品,再‘缴’了他的设备。他们就像打了败仗时,举枪过来投降,把设备都送给我了。"
当时的纺织业对国有企业持保护态度,私营企业要想拿到棉纱,就得比国有企业贵1倍。工厂虽然建起来了,棉纱却分不到,王淑贤只好暂给别人做外贸加工,第一次接触到国际贸易。
在做外贸加工的时候,王淑贤认识到国际服装和纺织市场的巨大,他认为只要低于世界平均价格,产品就能卖到国外,国际市场的前途无限。于是,在开始生产自己的产品时,王淑贤确定了这样的目标:以最好质量、最低成本、最佳服务、最好信誉参与国际竞争。1986年,王淑贤成功了。此后,王淑贤的产品100%出口国外,在日本和韩国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
和外国人做生意,王淑贤认为信誉是最关键的,而体现这种信誉的,就是承认索赔有理。王淑贤说:“只要人家提出来,说出索赔的理由,我们就100%给予赔偿。这实际上是降低了对方的风险,人家当然愿意和你做生意。”王淑贤接着说:“日韩市场稳定后,我现在正在开拓欧美市场”。成功的资本运作
王淑贤的“资本论"、“股票论"是从国外学来的。在常年与外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王淑贤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资本市场。当时他也许并不会想到,资本这柄利刃在几年后会为他创出“金股"传奇。
鉴于当时中国A股市场还未完全放开,而帝贤所具有的实力完全有资格进入国际股票市场,在B股市场上融资。1997年7月,帝贤开始运作B股上市事宜,各中介机构迅速进驻帝贤公司。1999年11月,原帝贤集团公司整体改制,组建了承德帝贤针纺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8月,经国家证监会发审委正式批准,帝贤上市发行1-1.5亿B股股票。
2000年9月29日,帝贤B终于在深圳交易所挂牌。帝贤成了中国第一家民营B股上市的公众公司。
熟悉股市的人都知道,王淑贤在公司上市当天的酒会上,面对在座专家和券商们所说的一段惊人之语:希望大家都买我的股票,我敢跟买帝贤股票的签个协议,他要是亏了,我全部赔给他。他还很不服气地对大家说,“B"在出口日本的产品中是次等的意思,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帝贤股票不该叫B股,而应该叫“金股",因为这是一只含金量最高的股票。
为了提升资本的运营质量,在上市后,帝贤开发了化纤针织物项目,此项目是与日本丸红公司合资,总投资8000万美元,引进年生产各种针织化纤5万吨的先进设备,预计2002年全部投产。届时,公司年出口创汇可达1亿美元,利润1亿元。
2001年2月下旬,B股狂涨时,王淑贤和往常一样工作。王淑贤的自信和平静让人很难想像身价飚升到几亿元的人会如此地泰然自若。
熟悉他的人知道,他的信心来自于对自己实力的了解,来源于对时机和方法的正确选择,正如王淑贤在评价自己成功时所说的:不是“偷袭"成功,而是我们的实力所致。个人简历
年龄:48岁
出生地:河北沧洲
文化程度:小学
主要企业:承德帝贤针纺股份有限公司
财富:帝贤市值7.26亿。王氏父子持股90%。
王淑贤从卖菜做起,当他回收到几台纺织机后,他进入针织行业从此做大。1999年11月成立帝贤股份,2000年B股上市。
B股开放后两周内,帝贤公司涨幅达到97%,王淑贤每天的财富递增3000万元,是B股开放以来最大的受益人。目前,王淑贤也是我国自然人持股中拥有财富最多的一个。
针织之外,王淑贤还投资6亿生产铜版纸。他要靠这两个行业做中国内地的“财富王”。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