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实习生 胡唯元
大洋公司的前台左边有段走廊,其中一面墙上摆满了大洋历年来所获得的各种证书、奖杯、奖状。10多年来,我国广电领域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所有突破,几乎都与这家公司有关。
2月7日,中科大洋CEO姚威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就在几天前举行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大洋获得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姚威从中科院电子所硕士毕业后,在27岁那年(1989年)开始担任大洋的总经理。后来大洋公司几经变革,包括公司名称也从大洋图像变更为中科大洋,但他在大洋的地位一直非常稳固。在一个半小时的采访过程中,从姚威的话里几乎看不到他自己。他谈论大洋的变迁,谈大洋受到的挑战,谈市场纷争中大洋经历的诸多现象,他本人的身影成功地“淡入”大洋公司的背后。
亚运会
可以说,1990北京亚运会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大洋。
1990年亚运会是一次几乎全民参与的运动会,全国上上下下心系亚运。中央电视台负责运动会的直播工作。当时国内电视台的字幕机都是使用的日本的产品。日本字幕机存在的问题是不能上网络,不能和田径赛场的即时记分联网。中央电视台找到了中科院,通过中科院找到了大洋公司,希望能开发出一种满足运动会直播的新型字幕机。
就这样,中央台成立大洋公司的第一个客户。
“亚运会时日本人来了,所有设备都不看,就看字幕机”,姚威说:“后来日本曾经找来让我们帮他们做转播广岛亚运会。因为日本的制式是N制的,我们对N制不熟悉,所以也没有接受。广电领域多年来一直依赖进口,大家也以进口为荣耀,也没有别的选择。直到1990年我们做字幕机之后,中国的字幕机就开始了一个大的突破。”
到1993年中国的字幕机就全部国产化,外国产品逐步退出了中国字幕机市场。据说,sony内部的人讲,大洋的产品至少领先他们一年以上,所以他们就退出了。由于字幕机市场的成功,大洋公司到1993年已将主营业务完全转向广电领域。
广电产品是个很大的市场,国内应该每年几十亿近100亿的样子。字幕机尽管只是后期制作中一个很小的辅助性设备,但在大洋公司看来,这是开启宝藏大门的一把钥匙。
姚威是这么描述当时的心态:“字幕机只占很小的一个部分,可是我们只能从很小的地方入手。如果你面临紧闭的一扇门,你进不去的时候,你可能只是在一个小地方,撬开一条小缝,挤进去,然后再逐渐逐渐的把它扩大。”
大洋获得本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是1999年为福建电视台搭建的非线性综合新闻制播系统。这套系统制作成功后获得当年广电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前长达数年一等奖空缺),在市场推广后大获成功。目前国内已有几百家电视台在使用,德国,韩国,香港很多电视台也开始使用。
只有技术是脆弱的
姚威说大洋是用字幕机来撬广电市场紧闭的大门,此后大洋开发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和虚拟演播室等产品的成功的确使大洋公司登堂入室。但是,现实中大洋技术上的成就却好比推倒了一堵墙,自己进来了,别人紧跟着也进来。按姚威的说法,仿制已成大洋不堪承受之“累”。
“所有中国这个行业里10年来的创新,几乎全是来源于大洋的。我们进入到这个行业来,从此之后,知识产权这个问题始终就没有停息过,自始至终一直受着困扰。有些别的公司仿制,有些公司盗版,有些员工跑出去也在盗版一些东西等等问题,10年来没有停息过。”
在1995年之前,大洋面临的主要是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体制问题,这是所有的院(所)办企业都会遇到的难题。第二个,就是人才外流,技术外流的问题。姚威一脸苦笑说:“从1990年到1993年1994年,我们差不多跑出去了11位总经理。”当时大洋的技术人员外流非常严重。大洋产品受到盗版、仿制,公司面临严峻考验。
人才的大规模外流反过来表明大洋的体制束缚了人才,两个问题实际上都可以归结为体制问题。当然,带走技术,自己仿制、克隆属于法律层面的问题了。
大洋的对策是进行体制改革,加入中科集团,改为有限公司;到2000年又改组为股份公司。
同时,大洋实行业务整合,“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如果我们只作一个产品,会去做什么?我们就做这一个产品,其他统统放弃掉,不管赚钱也好不赚钱也好。这是竞争中处于劣势的时候必须采取的措施。”
改制之后,企业内部增强了凝聚力。而且,随着国内行业市场的发展,客户的成熟,简单的盗版复制已经不多见。姚威说,现在更多的是对我们的思路,我们的创新思想的模仿。
但是,按照目前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对思想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对思想的“表达”的保护。大洋面临的这个问题,只能随着行业以及市场大环境的成熟,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得到解决。
大洋在国际市场的“技术SHOW”
尽管受到后来者的“追随”,凭借技术的先发优势,大洋公司在国内市场已经非常成功。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大洋正致力于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自己的品牌。姚威说:“我们的产品在国际上已经具有相当的竞争力。我们在国内目前来讲已经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未来的出路必须是向国际化发展。我们希望3年后大洋是一个在国际市场已经立足的一个国际化专业公司,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定位。”
现在大洋每年都参加国际上两大广电行业展览会,美国的NAB和欧洲的IBC,也参与了近年来国际上几次大的竞标。
“有些中标有些没有中标,可是不管怎么讲有几次大的活动,足以让大洋在全球,在这个行业里面能有一个很大的动静,让大家知道大洋的存在,知道大洋的实力。这点是非常成功的。”
“在这些展览会上几乎看不到中国的产品,每年我们几乎是惟一的中国厂商在那里参展。这种情况下,形不成一种势。如果好多中国企业都能做的很好,大家就会有印象。你已经湮没在所有的洋人中的时候,大家都很忽略你的存在。”
“如果是中国的鞋帽或者什么物美价廉的衣服,他会说要去看一看。因为他对中国的定位就是,中国做这类的东西做的不错、是很擅长的。如果是一个高技术产品,他会觉得中国人做这样的产品,不可思议。做鞋帽的地方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东西来呢?要改变这样一种认知,是非常困难的,要花很大力气。”
姚威坦言,“我们现在在国际上仍然还是一个尝试。我们是用一种长线的概念去看这个市场。”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