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红酒是红还是醉——红酒市场解密(2)

  四、红酒的雪碧情结

    说起红酒兴起的历史很少有人会知道,这个有着7千年酿造史的葡萄酒,是在9世纪初的查理曼时代,从理查大帝开始发生了很大电话,葡萄酒经济与文化发生了巨大的进步,这位酷爱葡萄酒的君主巧妙的利用王权把葡萄酒文化融入到王公贵族生活中,并把教会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途径大力推广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品质改良。理查大帝在1495年颁布了政令,不准在葡萄酒内混入水果等其他物质。以保证葡萄酒的纯正口味。而在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又在葡萄酒中加入了后续的味道。

  视频《跪族》画面:

  秘书:“秦总(递过一杯红酒)。”

  秦总:“就这样干喝啊?”

  秘书:“秦总,我刚来,不太了解您的情况。”

  秦总:“兑雪碧吗,现在的老板都掺雪碧喝,年轻人得注意观察生活。”

  秘书:“秦总,当着我您咋喝都没事,正式场合你可千万别掺着喝。”

  秦总:“啥意思?”

  秘书:“您想想啊,这欧洲人研究了几百年最难的工艺就是从红酒里咋把糖份给抽出来,您这一兑,那不又给兑回来了吗!是不?”

  秦总:“哎呀,这普通话说的咋还没我好呢(把红酒倒到了车窗外)!”

  秦总:“那干喝雪碧总行了吧?”

  这部2006年火爆一时的短片《跪族》,它不仅将冯氏幽默发挥得淋漓尽致,红酒兑雪碧的喝法更勾起了很多人的回忆,1998年,著名影星巩俐拍摄的一个葡萄酒广告,让老百姓第一次听到“干红”这个词。此后,喝干红葡萄酒的风潮席卷全国,中国的百姓也是第一次知道了葡萄酒还分为香槟,干红、干白和起泡酒等种类,而红酒这个名词也替代了“果酒,成了中国人赋予葡萄酒的一个新的称谓。”但喝惯了甜味葡萄酒的老百姓实在接受不了干红酸涩的味道,于是,红酒兑饮料的喝法在中国大江南北广为流行,红酒的销售也是一路走高,这可乐坏了红酒生产厂商,连卖饮料的厂商都跟着占了光。《紫》杂志主编王敏说:“当时只要是宴请,上红酒就必上雪碧,雪碧兑红酒是很流行的。”

  其实,很多人在当时都跟范伟饰演的秦总一样,觉得红酒并没有饮料好喝。所以没过多久,这阵风一过,红酒的销量有如一条抛物线,从巅峰跌落谷底,再次湮没在觥筹交错的白酒和啤酒之间。

  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90年代末,中国红酒市场的火爆行情,虽然只是昙花一现,却值得录入中国的红酒史,那时受到关税的约束,进口葡萄酒还不能大批量进入中国,红酒市场还是国内企业的天下,但从2001年,关税下调后,中国红酒市场的格局迅速发生了变化。四川皇城老妈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力说:“应该说原来国产酒的利润也是有的,但相对于国产酒的利润的话,进口酒可能要大一些。然后国产酒有些东西也不赚钱,有时候还倒贴。”

  这个经销商告诉记者,因为进口红酒的利润高,现在他这里70%都是进口红酒,30%是国产红酒。要说现在卖得最火的进口红酒就是法国几大顶级酒庄的葡萄酒。

  五、拉菲神话

  在这部电影《龙凤斗》里,刘德华和郑秀文扮演的这对大盗使出浑身解数迷惑了酒庄老板,成功地偷窃出一瓶天价红酒。这瓶让两位大盗觊觎已久的天价红酒,就是一瓶1961年的白马正牌葡萄酒。王敏说:“那个电影会出现1961的白马,是因为白马在1961年是一个非常好的年份,那它在那一年就已经达到了6万块钱,所以好年份对于葡萄酒是非常重要的,包括1982年的拉菲现在是受到整个葡萄酒业追捧的,那82年的拉菲,市场上是要卖到3万多块钱。”

  王敏告诉记者,但凡对红酒有所了解的人,都会知道拉菲。它被认为是中国富豪熟识度最高的红酒品牌之一。在红酒界,流行这样一个比喻,国人眼中的拉菲就好比是外国人眼中的茅台。孙绍良说:“所以讲,现在大家都以消费拉菲为荣吧,都拥有拉菲为自豪嘛,所有各个的,不管哪个不同层次的,不同层面的群体,都在追寻,在追捧拉非嘛。”

  用孙总的话说,现在的拉菲就如同80年代的金利来和皮尔卡丹一样,它是最早进入中国的顶级红酒,由于广告效应和当时进口品牌的单一,让拉菲在中国风光无限。但随着其他大的品牌的引进人们恍然大悟,原来山外有山,与他齐名的品牌还有很多。

  说道拉菲,不得不提到罗斯柴尔德家族,它至今仍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全世界的主要黄金市场也是由他们所控制,拉菲在十八世纪,成为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御用酒,1868年8月8日,罗斯柴尔德家族通过拍卖会竞拍得到拉菲堡,后加上了自己家族名称,从此拉菲酒庄名改名为,拉菲•罗斯柴尔德酒庄。而善于经营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将拉菲从欧洲带到了当时英国殖民地的香港,香港的上流社会也因为这个家族而认识了拉菲,之后随着香港的回归内地的一些喜爱红酒和追逐时髦的人士又将拉菲推向了一个高潮。孙绍良 说:“就讲拉菲酒庄通过给罗斯柴尔德的家族收购之后,它这个比较重视就是讲通过,它是英国家族给香港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联系,就是讲拉菲首先是进香港,通过香港的公司,就是进入到我们中国内地,就打造了拉菲这种在中国市场的庞大的一个市场。”

  无独有偶,人们发现顶级的葡萄酒往往和国际知名的金融财团、奢侈品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王敏说:“它已经成为一种身份的标签,像我们熟悉的巴黎春天以及LV集团,那么这个皮诺是巴黎春天的董事局主席,他在1989年的时候买下了拉图,阿诺是作为路易威登董事局的主席,他在1973年买下了白马酒庄,那他们俩家有点像在做竞争一样。”

  名酒、名人加上奢侈品,让人们觉得喝红酒是一种时尚、身份的象征。中国的“拉菲现象”,曾经引起英国《金融时报》葡萄酒专栏作家杰西丝•罗宾逊的强烈好奇,在《拉菲的中国传奇》中,她写道:“在中国,‘Lafite’这个名称有着非同寻常和意想不到的共鸣。这种共鸣使得拉菲酒庄略差一些的副牌酒有更高的价格。拉菲旗下的一系列基本波尔多葡萄酒,也在中国以不菲的价格出售,只因为酒标上有魔法文字‘Lafite’。”

  六、红酒乱相

  在温州,记者发现,在许多酒行,平时印象里价格不菲的法国著名红酒拉菲随处可见,不仅标价不高,而且团购优惠空间更大,但这些自称产自法国拉菲庄园红酒,却统统在拉菲后面追加了诸如“拉菲城堡”、“拉菲神话”的字样。

  红酒怪现象一:“拉菲”满天飞

  红酒经销商林鸿晏说:“那假的拉菲实在太多了。你可以找到几百种假的拉菲甚至。”“比如说?”“比如说有拉菲费用的费,然后小拉菲,拉菲尔,拉菲特,拉菲传奇,拉菲家族的等等系列,那太多了,我们在展销会上都会看到非常多的一些就走擦边球的小拉菲,都很多。”“那它们价位跟那个大的拉菲比呢?”“价位有很便宜的,便宜几百块钱一瓶的,有的就是模仿的非常的真,就像小拉菲一样,那价位也会定在一千多,两千差不多这样子,都能找得到,市场上。”

  多年研究葡萄酒,刚刚从法国留学归来的林鸿晏也告诉记者,拉菲有正牌、副牌之分,在中国,正牌通常被叫做“大拉菲”,副牌只有一种叫卡许阿德,俗称小拉菲”,虽然副牌酒也系出名门,但得不到正牌酒那样的“贵族待遇”,价钱通常要便宜一半。一些酒商正是抓住消费者不了解红酒知识的弱点,在推销时,把这些挂着前缀和后缀字样的所谓的“拉菲”酒统统说成是拉菲副牌,让不少人花不少钱,把假拉菲抱回了家。郭氏葡萄酒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郭松泉说:“拉菲像这种五大酒庄这种产量,一年180吨,200吨,换句话说,就是20几万瓶这么个样子。”“全世界一分。”“对,全世界一分,大款们一喝,然后咱们好多感兴趣的人,又一尝,我觉得有这么多的拉菲吗?我觉得真拉菲来讲,这是一个事,要划一个问号,可能没那么多。”

  红酒怪现象二:永远卖不完的“1992”

  采访中,一些红酒的经销商告诉我们,他们不愿意代理国产红酒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产红酒市场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四川皇城老妈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力说:“比如说我们了解的94长城啊,什么92长城,都卖了10几年了,都还在卖,好像这个酒。”“就永远卖不完?”“对,永远卖不完,它好卖嘛,94年的好卖,好啊,这批解卖完了,我回来我把其他酒都叫94,发给你吧,反正市场上你看什么94长城啊,卖了10几年都没卖完。”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