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创造(3)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4日 00:53  CCTV经济半小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创造(3)
新转变中国行(二)(图片来源:CCTV经济半小时)

  特步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 刘庆先:我们是完全与外贸脱离来做我们的自主品牌,这样一个转型。

  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少明:我们进行的叫做战略的转型以及非核心的进行外包。

  七匹狼已经将绝大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外包,而自己则专注于做品牌和技术研发。

  周少明:比如说我们在浙江,在广东,在山东,那跟人家进行的叫做产品合作,产品合作,我们也在供应链分工,谁产品做得最好,我们跟谁合作。

  很显然,要顺利度过严冬,自主创新和品牌化经营是必经之路。

  周少明:你的核心的东西不是在你自己手头上,这个关键是品牌,那你贴牌来料加工当然很容易、很简单,但是你赚的钱还是比较,没有对你来说,你没安全感。

  361度(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中心总监  钟庆辉:走在前面,不管是产品还是品牌,你一定要走在前面,你走在前面,你才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嘛,你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一定要做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在食物链你在前端,你才能赚钱。

  四、重组全球产业链

  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中国的东南沿海抓住了产业转移的历史机会,把自己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但是我们看到新的产业转移的趋势已经出现了,比如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地的制造成本已经比我们更加低廉。旧的优势已经不存在了,我们需要建立新的优势,把世界工厂发展成为价值的磁场。重组产业链,不仅是迫在眉睫,而是正当其时。

  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宣布建成,中国企业与东盟的各经济体将联系得更为紧密,众多企业将直接产生既联系而又竞争的关系,在自贸区内也将进行新一轮的产业链条重组和国际化分工。显然,自贸区带给我们的不但有机遇,也有挑战。在这次范围巨大的深度调整当中,如何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全面提升竞争合作的水平?

  2009年冬天,当广西上百万亩香蕉遭遇寒流的时候,在当地,有一片香蕉园里产的香蕉价格高出很多,却依然供不应求。

  广西金穗农业投资公司董事长  卢义贞

  卢义贞:“一直以来在2、3毛,甚至卖不出去的时候,我们还卖9毛钱都供不应求,还排着队。我在09年11月,10月20号,我已经卖去80%了。

  同样生长在广西的土地上,同样的气候条件,卢义贞种植的香蕉卖得贵又卖得快,甚至还出口到了日本市场。这是为什么呢?

  广西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  蒋满元

  蒋满元:因为他早就在年初的时候,就采取了措施,什么措施呢?新品种。就特别把香蕉的成熟期提前到8月份、7月份,这时候你广西大量香蕉还没有上市,东盟的香蕉也还没有上市,他就出来了,结果是国内国外很畅销。

  更重要的是,与广西其它蕉农相比,卢义贞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也就是说,对传统的香蕉种植实现了产业化。

  广西金穗农业投资公司董事长  卢义贞

  卢义贞:“一定要把传统的农业要跳到现代农业,所以按产业化来做,这个的话,加入东盟自贸区不怕的。”

  在广西南宁市,有一家生产农业机械的企业,面临东盟经济体内部企业的低成本竞争,也走出了一条转变方式的路子。

  10年以前,这家企业生产的手扶拖拉机在越南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然而由于大量同类产品进入越南市场,这家企业所占份额直线下滑,一路降到了25%,经营状况举步维艰。

  广西桂花机械进出口公司总经理  赵华

  赵华:应该是这么说,因为它本身技术含量太低,确实太低,而且随便一个小作坊都能够做起来。

  于是,这家企业被迫做出了一个战略转移:加大投入搞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将主导产品由生产了几十年的手扶拖拉机转向重型卡车。

  赵华:手拖的利润现在做得很微薄,很微薄了,基本上能拿到一个点的利润就已经不错了。但是作为重卡我们现在基本上呢,还能够保有大概5%左右的利润,但是由于重卡的价值比较高嘛,一台重卡大概接近30万,那我5%就接近一万多,两万人民币,那就是完全不同的那个利润空间了。

  更为重要的是,这次被迫进行的产品转型,将推动这家企业完成脱胎换骨般的产业提升。

  赵华:我觉得对我们公司来说应该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变,因为我们公司从56年成立到现在,一直是农字头的,那如果说重卡能够上来的话,就转变了,变成向重型企业发展了,那对于整个南宁市来说,因为南宁的重工业是不多的,那也算是比较少有的一个企业了,如果能够做到这样,一个很大的升级,跨一大步了,一个大转变。

  北部湾地区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往来,虽然也面临同质化的竞争,但是自贸区的建立是国际产业链和国际化分工的一次深度调整。广西抓住这个机会,扩大广西特色优势产业,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使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掌握了市场竞争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权。

  在离北部湾地区很远的福建泉州,服装企业七匹狼也正在酝酿国际化分工的举措,计划将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到东盟地区。

  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少明

  周少明:我们现在也在考虑如何利用东盟的优势,来用整个亚洲的产业分工,来配合中国市场,未来可能会用亚洲整个资源来做国际市场。

  过去过于重视第二产业和GDP总量,经济结构不合理,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显然难以持续。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上日程以后,泉州市抓住海西区战略纵深推进的有利时机,规划了中央总部商务区,大力发展服务业,同时启动了台商投资区的筹建,通过产业转移,达成两岸经济的对接和一体化分工。

  泉州市委书记 徐钢

  徐钢:台湾的一些第三产业,特别是传统的服务业,传统的第三产业这块,但这方面有广泛的市场,台湾来了,这个市场大得不得了。

  多年来有1300多家的台资企业投资将近30亿美元在泉州,海西区建设将吸引当大量的台资进驻海峡西岸,金融业、服务业、港口物流业将获得立体发展的机遇,

  泉州市台商投资区筹委会副主任 邱经良

  邱经良:我们从目前瞄准台资对接的产业,特别是新材料,应该说包括微导、超导这一类的新材料进来,包括光伏电子的进来,包括我们现在目前当中的一些现代装备业,精密制造业这些进来以后,会改变我们的增长方式。

  金融危机加速了地区和国际产业链的重组,海峡西岸经济区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已经为沿海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将进一步整合海峡两岸产业链,从而促进两岸经济一体化,并推动南部沿海传统产业集群加速升级为先进制造业的中心。

  在古老的文兴码头,郑和的船队从此满载着中国制造的瓷器、丝绸、茶叶等价值连城的商品踏上海上丝绸之路。在离文兴码头不远处的泉州造船厂,正在兴建亚洲最大的船坞。不久,在这里将有20万吨级的巨轮出海,届时,这些崭新的商船将同样满载着价值连城的“中国制造”,远涉重洋。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