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走后
章敬平
法学博士
zjphhh03@gmail.com
1955年5月17日凌晨,北京城,北海后门的太平街甲20号,年过半百的胡风被几个公安人员带走了,身后,是漫长的牢狱之灾。
今天的年轻人,很少有人知道胡风是谁。当年,无职无权的胡风,在《毛泽东选集》中,可是和一堆大人物的名字并列在一起的,是毛泽东一再瞩目过的“文化名人”。
他本是一介书生,因为对文学的钟爱,对革命的热情,这个抗战时期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常委”,被一部分人称为文艺理论家、诗人、文学翻译家、左翼作家。从中共的角度看,迷恋于抗战文艺的他本来就是自己人,为了配合毛泽东去天安门城楼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他在《人民日报》上连载了抒情长诗《时间开始了》。
这位激情满怀的诗人跟随革命队伍来到北京后,在北海后门购买了一座破旧的四合院,以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拥抱自己的新生活。设计厨房、购买书柜、整修厕所,破旧的四合院很快修葺一新,但他所渴望的新生活却越来越灰暗。
性格耿直,容易招怨,有点神经质的胡风,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些微词。他主张“主观战斗精神”,中共阵营中的一部分文艺工作者不同意他的主张,有的和他打过嘴仗,有的和他打过笔仗,一来二往的,可能就结怨了。
建国三年后,他的一个文艺界的朋友,写了篇文章《从头学习<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检讨自己思想错误的同时,批评了他的文艺思想,《人民日报》不但转发了,还加了一个编者按,说胡风的文艺思想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胡风紧张了。那个年代,没有人愿意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这样的词语沾边,面对一个矢志推进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跟这样的词语沾边,就等于是和灾难沾边。
也不知道胡风随后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过了两年,他逮住机会,向中央政治局递交了一份以“文艺实践”为主题词的报告,也就是当时世所共知的“三十万言书”,说来说去,无非是为自己辩白,反驳两年前对他的文艺思想的批评。毕竟是诗人,回应文艺批评,也喜欢形象化的比喻,他说那些批评他的人,在作家头上放了五把“理论刀子”,比如,作家要从事创作实践,非得首先具有完美无缺的共产主义世界观不可;再如,只有工农兵的生活才算生活,日常生活不是生活……这些,在胡风看来,都是一把把见血封喉的“理论刀子”。
反观当时的文艺实践,不怀偏见的人一般都会说,胡风说了真话。然而,真话听起来总是那么刺耳。有人指责胡风所说的“五把‘理论刀子’”,是五把捅向共产党的刀子。他们向党中央报告,说胡风的“三十万言书”是反党、反人民、反马克思主义的。
1955年5月9日,毛泽东读到一叠关于胡风的材料,断定胡风和他的追随者组织了“反党集团”,命令中宣部和公安部组成专案组,立案调查。此时的胡风可能已经预感到呼啸而至的暴风骤雨。4天后,人民日报公布了《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一些材料》,毛泽东亲自着笔的“编者按”号召那些“被欺骗而不愿永远跟着胡风跑的人”,“向政府提供更多的揭露胡风的材料”。此时,文人们瞠目结舌,正常的文艺批评不见了踪影,所见之处,都是刀光剑影。
5月16日傍晚,几个公安人员在中国作协有关人士的陪同下,抄了胡风的家。胡风的女儿日后回忆道,书信、日记什么的都被带走了,四合院中的小树根也被掏了几遍,一夜折腾过后,他们正式拘捕了胡风。
我很好奇,博览群书的胡风,思想敏锐的胡风,抬脚迈出家门的那一刻,想到了什么?
他有没有想到历史上的那个思想犯——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记载的案例:有人夜晚梦见自己割断了国王的喉咙。国王闻之大怒,说,如果这家伙白天不这样想,夜间就不会这样梦,于是,下令把他处死了;他有没有想到建国之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五条就是规定人民有思想自由权的。只不过一年前,他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参与表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思想自由”的字样丢失了……
胡风可能不会想到这些。面对朝夕相处的亲人,他最牵挂的可能还是家中的孤儿寡母,他的夫人,他的70多岁的岳母,年仅7岁的小儿子。事实上,他前脚刚走,妻子后脚也被公安人员带走了。
这些年,反思胡风悲剧的文章长篇累牍,角度各异,而我,希望从思想自由的角度,观察这个让几代文化人心惊胆颤的案例。思想自由,就是国家不能干涉你我心灵深处的思维活动,让你我根据个人观点进行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自由。要求思想自由,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国家权力免于介入公民个人的精神生活。有人做过统计,发现全球142部成文宪法中,有56部宪法规定了思想自由或者与思想自由概念相近的观点自由。法律是自由的具体体现,我希望,我国宪法能成为第57部。
胡风时代的人们几乎不可能讨论这些,他们关心的是,当毛泽东将胡风上升为“反革命集团”的首要分子之后,全国范围内还需要清查出多少“胡风分子”?最后,70多人成为“胡风集团分子”,60余人受到撤职、劳教等形式不同的处分,有的妻离子散,有的病死狱中。而胡风本人,则是漫长的牢狱之灾。文革前,他被判有期徒刑14年,文革中,被加“判”无期徒刑。熬到1978年,年过古稀的胡风才推开监狱的大门,返回那个进京后购买的四合院。他被平反了!但是,他的文艺思想仍然贴着“小资产阶级”等标签,直到辞世3年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才在第三次平反的文件中,撕下了这些标签。
随着那死气沉沉的标签飘飘洒洒地落入历史的乱坟岗,这个思想犯的刑期才算真正结束了。
来源:经济观察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