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财经作家吴晓波聊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利益重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4日 10:32  新浪财经

吴晓波谈改革开放三十年精彩视频
 中国的进步不能靠革命  中国改革是从违法开始
 思想解放的7次反复  既得利益集团日益强大
 社会体制改革没有蓝图  改革中的下岗职工和农民
 民资崛起和国企改革难题  妥协中的智慧前进
 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  老百姓不关心意识形态
 吴晓波眼中的邓小平  访谈全部视频

    “过去的30年是如此的辉煌,特别是对于沉默了百年的中华民族,他承载了太多人的光荣与梦想,它几乎是一代人共同成长的全部记忆——吴晓波《激荡三十年序》序” 

    在30年的回顾中,吴晓波先生和他的著作《激荡三十年》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它以编年体的形式串起我们对这三十年的零星回忆,是三十年来的企业史,也是三十年来芸芸众生的命运故事。11月23日,新浪网改革开放系列访谈邀请吴晓波先生做客,畅谈改革开放中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利益重构。

    财经作家吴晓波做客新浪聊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上图左:新浪财经主持人权静,右:吴晓波。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主持人权静(blog)访谈手记:

    一直以来,“妥协”是个我很不耻的字眼,从小争强好胜的我什么事情都希望按照我的想法做到最好,在我看来“妥协”和“失败”是一对同义词。但是,在做改革开放三十年系列采访的时候,尤其是在做了吴晓波的专访之后,我越来越觉得,中国的改革开放当中,“妥协”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详细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权静: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您准时来到新浪网直播的访谈间。相信这两本书《激荡三十年》关心我们访谈的朋友都看到了,最近发现很多人都人手一册,最近改革开放30年的话题很火,很多媒体从这两本书寻找资料,从初中生、高中生到30岁以上的人都在看这本书,这本书也是最近受媒体邀请最多的一位,坐在我们旁边著名的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吴晓波。

  吴晓波:权静你好。

  主持人权静:您之前想到您这本书这么好。

  吴晓波:没有想到,一开始写这本书我以为是亏本的买卖。

  主持人权静:写改革开放30年是四年前的决定,当时大家还没想到改革开放30年有这么多回顾。

  吴晓波:当时写改革开放30年会在07、08年出,当时想只卖到几万册会亏得很惨。

  主持人权静:现在卖了多少万册?

  吴晓波:加在一起卖了60万册。

  主持人权静:这四年时间一直在写改革开放30年,那您自己对改革开放30年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吴晓波:因为78年搞改革的时候我10岁了,我读小学,基本上这30年一起走过来的,对我来讲我觉得整个这个国家,我的家庭甚至我周边人的变化都是非常得大。这个国家30年、60年,乃至100年的进步不是过去2000年无法比拟,我不是代利益集团代言,但我们确实感受到。它是一个大象,它非常得缓慢,它可能前进三步,后退两步,甚至往左边走两步都可能发生,但总的来讲这个国家在进步。

  吴晓波:中国从1840年之前中国是老大帝国,觉得我们最牛,所有来参观的我们都以为他们朝拜我们,送人家好多礼物,傻呵呵的。1840年被枪炮打开以后,国家一下蒙了。1840年以后这个国家的老百姓就要富国强民,林则徐开始,曾国藩、蒋介石,我们100多年以来我们国家精英阶层一直认为这个国家进步靠革命,靠流血,靠暴力。1840年后,中国搞经济很短很短,经常出现政权的颠覆、流血、打仗。只有最近这30年是中国1840年以后最和平的30年。

    我可以给你算一下,1840年鸦片战争,1851年太平天国开始闹革命,1864年搞洋务运动搞了一段时间,1884年就开始中法战争,1895年甲午海战,1900年庚子国变,八国联军进北京,1911年辛亥革命,1927年蒋介石攻打南京,建立南京国民政府,1937抗日战争打到45年,1945年四年国内战争,你想想看一直在打仗,不断地在打仗,就希望通过革命发展中国。

    建国以后你看我们很长时间搞阶级斗争,搞无产阶级专政,也是希望通过意识形态来控制。只有这30年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搞经济。这30年给世界一个放心,我们这个国家不打算不搞流血,不搞暴力,而且30年我们国家的精英,老百姓也形成共识,通过渐进妥协的方式也可以实现国家进步的。放眼中国未来也一样,我们通过渐进妥协的方式来完成我们国家改革的后半段。

  主持人权静:最难啃的后半段。

  吴晓波:对,社会体制的变化,垄断体制的瓦解,社会公平性的问题,我们现在摸着石头过河不知道,没有人给我们一个蓝图,小平同志当年也说不管白猫黑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他不知道怎么逮老鼠,逮着就好了。现在我们没有经验教我们怎么完成后面的改革,还要靠我们国民的努力。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违规和违法开始的

  主持人权静:您书中一句话说“中国改革开放从违规开始的,但很无奈”,您怎么评价这个现象?

  吴晓波:更直接的讲它从违法开始的。

  主持人权静:违法,比违规更进一步。

  吴晓波:中国开始是计划经济,在78年一个人不能拖着三轮车把一车煤从这个村搬到那个村,搬过去是投机倒把,是要判刑的,而投机倒把最重的罪是死刑的,当年的法律是这样一些法律,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突破这些法律,你每一次突破就意味着你突破法律,每一次改革老百姓从下面往上冲,冲法律,一旦冲出新法律以后政府认同这些,修改这些法律。

吴晓波聊改革开放三十年

  主持人权静:您在书中说在违法、违规中,有些人成就大的事业,有的人在违规和违法中牺牲掉了,您整理这些史料和故事的时候有没有您看特别悲情的人物,像您书中提到的郑氏。

  吴晓波:郑氏在温州做私募基金、地下钱庄这些人,到目前为止是江浙、广州一带民间经济最有力的力量,当年就有很多人因为从事这个职业他被判刑,被抓起来,甚至像姓郑这个女孩子她是被枪毙。这是中国改革转型而产生的无奈。第二是原罪,早期企业家都有一些原罪,某种意义上来讲企业家不愿意犯法,因为他有资产他何必犯这个法,他之所以在犯法的状态是因为制度的问题,他要获得最大的财富只有走非法的道路。

  主持人权静:刚才我们谈到小人物的命运,更多是比较悲情,他们是前进大潮当中不知名的小人物,那些日后做成很大企业家,你怎么看待他们最初违规违法和暗箱操作?

  吴晓波:最近这两天传出国内最大连锁家电企业的老总被刑拘这样一个事情,他这个事情又是十多年前关于一笔贷款的事情。所以你可以想到现在中国,即便是当今现代这些企业家,他们仍然被原罪黑色的手,像这位是因为贷款方面的缘故。还有一些企业家是因为比如产权改革,2004年、2005年大量被攻击,从科龙开始,到TCL到长虹、海尔,所有产权改革全部遭到攻击,而有一些到现在还没有定案。所以这些大的企业家因为我们国家转型制度的缘故,所以仍然存在这样被追击的情况,而到今天为止很难说它是合法的还是违法的,这是改革很莫测的一方面,也是在这个年代他做企业他有很幸运的一面,因为你法律不健全你爱干吗干吗,你投机机会很大,但法律不健全被抓住判刑枪毙都可能,暴毙机会也很大,所以这30年是冒险家的乐园。

  主持人权静:在政府内部的人成为改革大潮前进当中的牺牲品,或者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吴晓波:这种情况在90年代以前更显著一点,当时整个计划经济的体系,所有的改革和原动力来自于沿海的省份和这些省份里面的地区,比如浙江温州地区他的官员基本上每三五年洗掉一批,这一批官员在早年他们承担很大改革的压力,变成你只要有一些改革的理念和措施,敢于闯,你这个地方经济就会蓬勃发展起来,但是你这个官员就会受到很大的压力。而在整个80年代,92年之前中国每隔三年到四年就会有一次治理整顿,治理整顿有反精神污染、资产阶级自由等等问题,三到四年有这样一次浪潮,如果官员很不幸就被这浪潮卷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