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党委提出“三个一”的党建工作理念,即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位书记一团火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其内涵就是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当头兵、打前阵。几年来,院党委在广大党员中相继开展了“三向”、“一带二”、“一章两点”、“为百年油田做贡献,向党的十七大献厚礼”等主题教育活动。“三向”,就是向党汇报,向我看齐,向前奋进。每年“七一”前夕,每名党员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工作、思想,激发广大党员的责任感、荣誉感。每个党员要敢于对群众说:“向我看齐”,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向前奋进”就是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每个党员争做“三个代表”的实践者。同时,根据党员队伍和职工队伍数量结构,采取“一带二”,即一名党员带两名群众,促使党员时刻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在行动上给群众做出样子。通过党建“三个一”的开展,设计院相继涌现出了集团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大庆油田功勋集体、大庆油田基层建设十大标杆单位以及大庆油田优秀党员标兵、党员科技标兵等先进集体和个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四股劲”打造“五型”支部】
几年来,钻井四公司15142钻井队着力在提升党支部建设水平、提高职工素质上下功夫,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工作中,他们以“四股劲”(带队伍有钻杆那股“合”劲、学技术有钻头那股“钻”劲、抓生产有链条那股“紧”劲、管成本有筛网那股“细”劲)精神锻造铁人品格,以“三化”管理(施工标准化、作风军事化、管理人性化)夯实基层建设,以创建“五型”党支部(学习型、实干型、责任型、贴心型、牵手型)打造铁人式职工队伍。2006年,在全年停运85天的情况下,钻井56口,进尺67048米,比上年单机钻井机械效率又有新提高,超额完成了公司下达的钻井生产任务。
【一帮一、一带一】
实业公司木材厂离退休办只有5名工作人员,却担负着木材厂289名离退休职工和312名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面对巨大的工作量,该厂党支部结合现有在岗党员3名、非在岗党员216名的实际,启动了“一帮一、一带一”党建活动(每名支部成员带一个党小组长,每一名党员带一个群众),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员和有偿解除劳动合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大家开展“五比五看”活动(即:比思想,看谁的学习抓得紧,政治坚定;比作用,看谁的有益工作做的多,作用发挥的好;比家庭,看谁的子女教育的好,家风正;比身体,看谁的身体锻炼的好,方法科学;比质量,看谁的生活方式佳,志趣高雅)。活动开展两年来,该公司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加强,非在岗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形成了争做好党员、好公民、好长辈的良好氛围。老党员朱和荣同志积极参加社区一些有益的活动,每晚在社区广场为居民义务放舞曲。离退休老党员还成立治安巡逻队,维护小区社会治安,受到社区和居民的广泛赞誉。一名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身患喉癌,思想上很消极,曾一度想放弃治疗,党员们就轮流陪护,做他的思想工作,帮他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虽然他因切除部分声带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但是每次见到同志们都竖起大拇指,表达对组织的感激之情。
【廉洁短信】
第九采油厂纪委每逢节假日都以手机短信的形式给全厂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发送一次廉洁勤政教育短信,以一种新形式、新角度诠释廉洁文化,与往常的会议、文件等宣传教育形式相比,它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通过这一方法,进一步规范和约束党员干部的行为,让廉洁逐渐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格、一种品味。如,“腐败一时,后悔一世;腐败一人,后悔一家”、“人钻进钱眼儿就是囚,囚走出钱眼儿就是人”,这些发人深省的短信已成为许多党员干部的座右铭,时刻警示干部牢记党的宗旨,自觉遵守廉政建设规定,始终绷紧廉洁这根弦。
(10)阵地渗透法:“网络连一线,报纸送万家”,用现代传媒扩大思想教育覆盖
【企业精神教育基地】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职工队伍代际交替、人员结构发生变化和社会上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实际,油田党委更加重视对职工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不仅在传统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进行积极探索,而且在阵地建设上进一步加大投入,新建完善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1205钻井队、中四队、北二注、西水源等近百个融优良传统和先进文化于一体的企业精神教育基地。各单位充分利用这些教育基地,每年分期分批地组织职工进行参观学习,有效增强了传统教育的感染力。特别是每逢有新职工入厂,都组织他们到这些教育基地参观,使他们从走上工作岗位第一天起,就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及优良传统打下深刻烙印。现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油田历史陈列馆等教育基地每天都吸引几千人参观,还成为职工子女升学离乡、结婚庆典、亲朋来访时参观的“圣地”。人们说,每来一次展馆,就仿佛和“铁人”进行了一次心灵对话,就重温一次光荣传统,就接受一次精神洗礼。
【思想教育网络】
从2003年开始,大庆油田充分发挥传媒作用,实行报纸进家庭,免费为油田17万户职工家庭提供《大庆油田报》,并专门设计了家庭版,深受职工群众喜爱。这17万份报纸就相当于17万名思想政治工作者,进入了千家万户,发挥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作用。油田有线电视网络也逐步覆盖了油田职工住宅小区,网络有线“TV”覆盖了油田局域网的终端用户,形成了由企业报、有线电视、网络电视、局域网、图书馆、文化站等组成的思想教育网络。通过这套体系,有效引导职工群众以积极、客观的态度看待企业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逐渐形成了团结一致、共谋发展的新局面。
【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
自2004年以来,按照油田党委的统一部署,工会本着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全民健身、全民参与的原则,坚持用先进文化占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阵地,从每年5月中旬开始至9月上旬,都组织基层单位在铁人广场、乘风广场、创业广场等职工家属集居地举办周末广场文化活动,集中上演了一大批以反映广大职工转观念、提素质、闯市场、谋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文艺节目。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为文艺骨干施展才华搭建了平台,更进一步丰富了职工家属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深受广大职工群众欢迎。据统计,4年来,全油田已累计上演广场文艺节目162场次,观看和参与活动的人数超过了150万人次。
【网络培训学院】
大庆油田人事部从战略需要出发,于2004年组织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培训学院”系统,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全员培训,实现了用最实用的技术培养最实用的人才,为打造大培训格局、构建立体培训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网络培训学院”,包括先进的互动教学管理系统和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学术报告厅”和高级人才培训中心讲座课件系统,设有培训需求、培训计划、培训学习、在线测试、效果评估、管理查询、学习论坛、趣味学习等八个主要功能模块,课程设置有企业战略、领导艺术、企业管理、人力资源、思想政治教育等12类64门管理培训课程;勘探、开发及科技知识等4门专业技术培训课程;采油工、作业工、集输工、测试工等30个主体关键工种、946个技能操作项目的技能操作培训课件以及53个工种的技能鉴定题库和21个工种的理论培训教材。“网络培训学院”可全面模拟实际课堂教学的效果,实现对学员的需求调查、计划制定、课前测试、课后考试、在线实时查看和效果评估等,成为大庆油田加强全员培训、进行思想教育、建设学习型企业的有效手段。
【通勤之声】
大庆油田点多、面广、战线长,职工上下班要乘坐企业通勤车。许多二级单位针对职工上、下班乘通勤车时间长的实际,普遍在通勤车上开设了流动课堂。在职工乘车途中,利用班车上的VCD,有针对性地给职工播放政治理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对职工进行大庆传统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新形象教育,寓教于行车途中,活跃了车内气氛。通过时时灌输,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职工在每天的往返中受到了教育,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了素质。
【五小两流动】
1994年以来,安装公司针对职工队伍常年在野外施工、流动作业、长期住队、远离市区、看电视难、看报难的问题,以及生产忙季难以集中组织职工思想教育活动的实际情况,坚持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五小两流动”阵地建设。即在前线施工现场设立了小广播、小简报、小宣传栏、小图书角、小活动室和流动图书箱、录像带(光盘),把思想教育内容渗透到职工生产、生活中去。前线职工每天听广播、看电视新闻、争相阅报,保证了上级文件精神和有关要求的及时传达贯彻,既丰富了职工业余生活,又使职工受到了教育、鼓舞了士气、激发了干劲。2000年,涩宁兰输气管道工程施工中,全体参战职工经过一百多天的艰苦奋战,创下了在涩宁兰全线首战告捷,焊接累计一次合格率达93.93%,高于设计要求9个百分点等多项第一名。对此,工程监理部门专电致贺,称赞安装公司是管道施工业中“由青海湖畔杀出的一匹黑马”。
【业余文艺小分队】
管道公司党委为解决前线职工文化生活单调的问题,于2006年组织了“情相牵、心相连”业余文艺小分队,奔赴施工前线慰问演出。小分队辗转于江苏、湖北、甘肃、新疆四省区六地市,历时19天,行程万余公里,分别在南京计量测试中心、西气东输淮武管道、西部管道、兰州末站、新疆英买力项目部与前线将士互动演出7场次,观众达500余人次。在每一个施工现场真情演出、热心服务的同时,他们还见缝插针地开展油田“形势、目标、任务、责任”主题教育,并将《形势任务宣讲提纲》下发到各施工机组,作为宣传动员的讲本,进一步激发了前线职工奋发大干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