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群人,与一个行业,30年命运罕有地交集在一起
□ 欧国峰/文
1977年,广州的华南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迎来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学生。当时不会有人想到,未来30年内中国家电领域叱诧一时的领军人物很多出自无线电系无线电技术专业班:李东生(TCL集团总裁)、黄宏生(创维集团创始人)、陈伟荣(原康佳集团总裁,现宇阳控股总裁),盛极之时,他们带领的三家公司的彩电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此外还有梁伟创办的德生电子公司曾是中国最大的半导体生产企业之一。
这个班的同学,从1982年毕业各自回乡,到1989年李东生、黄宏生初始创业,他们个人的命运基本与这个行业的命运融为一体,从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到李东生折戟欧洲、黄宏生获罪入狱,中国的家电业也历经了飞跃发展、价格血战、被迫扩张等种种起落。
创业
这班人基本是在大学毕业后蛰伏了7年才开始创业的。1989年李东生担任TCL通讯设备公司总经理已经是第四年了,当时他主持的TCL电话机产销量已雄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当然,这并不是后来的TCL集团。
最值得说的是班长黄宏生,毕业进入华南进出口公司工作,三年后成为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常务副总经理。1988年,已官至副厅级的他辞去公职,筹集5万元创办了一家生产遥控器的小工厂,第二年,这家工厂在香港注册成立,取名创维。
有一天,李东生路经香港,跟黄宏生碰面,两人谈及各自行业都规模偏小,缺乏扩张性。李诡秘地说,“我现在看中了一个新行业。”黄顾盼四周无人,低声说,“是不是搞彩电?”两人相视大笑,很快,TCL和创维都转型到彩电制造业。
那时的陈伟荣,毕业分配到深圳康佳电子公司,后到日本留学两年,回来后任命为总经理助理,主管公司的彩电生产业务。此时,后来的彩电业三巨头初露端倪。
还有梁伟,毕业后,先在广东省气象台工作,后来调入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华南分公司。1988年一家收音机出口加工厂“迪桑”诞生了,梁伟是厂长。
成功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上世纪90年代初,家电制造业突破了定点生产阶段,整个行业也由此进入全面快速增长阶段。家电产业的高利润率吸引了众多厂家参与,家电品牌数也急剧增加,到1995年达到高峰。
1996年底,李东生出任TCL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同年收购陆氏彩电,1997年TCL与河南美乐集团联合成立河南TCL-美乐电子有限公司……李东生将资本技巧运用得炉火纯青,把TCL从一个地方小企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知名的公司。
1996年,黄宏生推出了国内首台多媒体彩电,黄宏生正在按照上学时所计划的做中国索尼的思想实践。
1996年以及今后的两年,陈伟荣使康佳在中国电子百强排序中名列第四。
1996年起,中国收音机产业原有的格局又因为梁伟和他的已华丽转身的“德生”的崛起而再次改变。
辉煌
进入21世纪的头两年,家电业的发展可谓进入最后疯狂。2001年,TCL彩电跃升至全国彩电第一品牌;2002年,TCL手机在中国市场排名第3,位列国产手机首位;2003年5月,TCL集团以319亿元销售收入排名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第4位;2004年1月,TCL集团实现整体上市,李东生个人资产达到12亿元。
2000年,创维首家推出液晶背投大屏幕电视。同年,创维在香港主板上市,募集资金10亿元;2001年,创维彩电销售额突破70亿元大关,进入中国彩电业前三名。
而陈伟荣从工厂技术员、厂长、集团公司助理总经理、董事副总经理到董事总经理,已快要走完他的康佳人生。七年总裁生涯,他把康佳从行业第57位带到第2位。
这时, Internet时代已经初露端倪,电视已在悄然寻找抗衡之术,“四十不惑”的梁伟和他的德生依然坚守着,2000年,HAM-2000投产,出口欧美发达国家,同时被国内许多电台以及越南国家电台作为监听产品。而此时几乎所有传统的收音机品牌都已走向黯淡或者转向新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