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狂人陈光标(3)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4日 20:57 财时网-财经时报
陈光标:有一个“财富如水”的比喻,我非常认同。“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但如果你有一条河,你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作为一名企业家,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让别人去分享”这条河“,去回报社会。 然而慈善是不分国界,不分民族,不分信仰,爱心不分多少,人人都可以慈善。慈善不仅是有钱人能做的,千千万万普通民众在内的社会各阶层,都有能力参与慈善事业。- 记者手记 阳光灿烂的日子本报记者 邓心 性格决定命运,习惯影响终身。 当陈光标在苏皖交界的西南岗农村荒凉的田头,为下学期一块多钱的书本费发愁的时候,他想象不到,日后他还有荣归故里的一天。此时“文革”刚刚结束,陈所处的乡村还相当贫穷落后。 但生活的艰难给了那一代农村孩子特有的坚强。 小学三年级快开学的时候,陈每天拿小木桶从二三十米深的井里汲水,挑到一公里之外的镇子上卖,每天能赚个两三毛钱。开学的时候不但交上了自己的书本费,还帮邻居家的孩子解决了这个“大难题”。这是陈第一次拿自己赚的钱去帮助别人,而这颗播种在10岁少年心里的种子,20年后长成了参天大树。 这之后,陈依然过早地承担着经济的重负。 17岁那年暑假,挣了两万多元钱的陈光标成了当时全乡第一个“少年万元户”,这笔钱帮助他如愿走进了高等学府,成为南京中医学院的一名大学生。从此,他的人生,掀开了更精彩的一页。 1997年的时候,陈在商界刚刚起步,当年收入还不到20万元,但他还是拿出3万元资助了一个安徽的白血病患者;1998年,公司盈利60万元,这次,他拿出了28万元为苏北农村修建了一条4.8公里的乡村公路。 对此,陈有一句名言:“没有哪个企业家是因为做善事把企业做垮了的。表面上,做善事花了钱,好像亏了,其实我认为不但不亏,反而赚了。” 有人说他创业十几年来,没有向银行借贷一分钱,也从不在受赠地区进行投资。这导致他没有成为内地首富,却被称为内地首善。在进行慈善活动过程中,陈不仅专注于捐赠,更是通过多种形式推广慈善理念,相继发起并承办了系列公益演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传播“企业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 陈爱强调“阳光”这个词汇,并且刻意地回避在捐助地投资。无论高调也好,低调也罢,“望四”之年的陈光标,让人们看到另一种趋势。当人们对胡润慈善榜上平均年龄的不断飙升感到忧虑的时候,越来越多年富力强的企业家,将目光投向“金字塔的顶端”。而这一代人更注重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带动和改变他们身处的时代。 让阳光来得更猛烈些吧,这一代企业家的确让我们感受到了更多的温暖。- 链接 | LINK |陈光标小传1996年,陈光标创立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000年,组建江苏黄埔投资集团,涉及诸多产业2007年,企业销售额突破100亿元大关2008年,江苏黄埔公司历年来累计捐赠到位款物达4.76亿元,捐赠范围达全国17个省区-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