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访中共自贡市委书记王海林(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6日 18:16  《新华商》杂志

  实施大环境工程。完善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开放的区域性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形成城乡衔接的传动载体,打造川南“1小时经济圈”和市域“半小时经济圈”。

  实施大互动工程。逐步建立 “大互动”发展机制,引导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政策引导和市场运作,促进各类资源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和高效整合,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鼓励城市先进生产力“下乡”。

  产业转移凭什么

  《新华商》:统筹城乡发展终究要体现在产业上,在产业发展方面,自贡有什么布局、思路?

  王海林:自贡建设支撑统筹城乡的“八大体系”中,第一个就是产业体系。我们将按照建成中国西部重要的精细化工基地、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国家(新材料)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加强“一带”建设,打造自贡川南机械新材料集中发展区,着力建设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板仓“千亿”工业组团和晨光、舒坪等“百亿”工业组团,形成承接产业转移的洼地和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地。

  在农业方面,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建设以优质柑桔为主的果畜产业带、以反时令蔬菜为主的菜畜产业带、以花卉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带,以及林竹、药茶产业带,建设一批特色明显的专业村、专业镇,基本形成丘陵型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建成全省最大的柑橘产业带,特色农业规模化种植面积比重达到45%。

  在服务业方面,将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实施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的荣县大佛、富顺文庙、南国灯城、恐龙遗址、盐疗养生等为主题的城乡衔接重大旅游项目,开发生态休闲乡村旅游产品,建成比较完善的文化产业生产、服务、销售网络体系,打造四川文化强市和以“盐、灯、龙、佛、儒”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新华商》:沿海产业转移被西部地区普遍视为一次重大机遇,但其中竞争激烈,要与沿海省份本身相对落后区域竞争,与正在崛起的中部竞争,西部内陆城市之间也在竞争,自贡凭什么来抓住这一机遇?

  王海林:以前西部地区在招商引资中,更多地依赖税收、土地优惠,实际税收早就突破了西部大开发的优惠税率,土地也可做到零地价。曾经有一个外地企业到四川来选基地,同时与八个城市来谈,一家家压价,到自贡时提出的要求是,不仅要零地价,还要政府协调银行,以这零地价的土地为担保来贷款4个亿,我没有答应,这样风险太大了,我思想再解放也解放不到这个程度。

  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一是靠地方特色资源,比如你有水电资源,水电企业不请自来。我们自贡是“盐之都”,盐化工方面就有巨大优势。二是靠工业配套能力,昆山一家纺织企业曾到河北某地考察,那个地方给出零地价,到自贡来,我们开价8万(一亩),他们选择了自贡,为什么?因为我们这里纺织工业配套能力强,来做总装就行,投资2个亿就可以了,而河北那个地方没有配套,完全要自己干,可能5个亿都拿不下。我们作为老工业基地,拥有三线建设时期内迁的东方锅炉等大型企业,在机械产业方面更有先天优势。

  我认为,从根本上看,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只有资源和配套能力这两项是可靠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