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微博]:昨晚刚下班今天就上班了
履新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主席
“48岁之前,工作是我的生活,明天开始,生活将是我的工作。”这是马云退休当晚演讲的结束语,然而从“老马”众多的计划中可以看出,他所谓的“生活”并不是睡觉、休息这么简单。按照马云的计划,他将在退休后关注公益环保、投资和企业家教育三个领域。
“昨天晚上刚刚下班,今天就上班了。”马云在5月10日卸任阿里巴巴[微博]CEO之后,于11日宣布成为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理事会主席。同时,马云也透露了他在企业家教育方面的计划,他正在筹备中国企业家创业者大学,力争两年内办起来。而在投资领域,方向依然是围绕着公益和企业家培训两个方面进行。
不过,马云坦言,他自己也没有完全想明白这三个方向。无疑,曾自嘲自己脑袋小而记不住许多过去的事儿的马云,更擅长畅想和布未来的局。
同时,别忘了,马云依旧是阿里巴巴的董事长。他说,“实际上(我)也休息不了,我只是从CEO位子上退休,还是阿里巴巴的董事局主席,对这个公司还有很大的责任,等以后从董事局主席位子上退休才是真正放下。我还是董事长,我还是爱阿里巴巴,会承担董事长的职责,只是不去做CEO的事情。”
其实,也有不少业界人士认为,为了公司管理团队的培养以及应对新的市场变化,马云运用太极招式,以退为进,是为了下一盘更大的棋,换一种方式继续战斗,而这并不是人们所谓的“退休”。对于带领阿里巴巴走过14年,年仅48岁的马云来说,“退休”只是一个新事业、新阶段的开始,并不是为企业生涯画上休止符。
他的好朋友、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就曾用这样一个细节来形容“勤奋的老马”:他是一个只知道工作,平时他装着会生活,基本是以装为主的人。以买艺术品为例,我如果去拍卖会买一幅画,一定会一回家就拆开挂上。而马云呢,一年以后,还包着呢。
从排得满满当当的日程来看,马云所畅想的“退休后三个月内像(王)中军一样,11点起床,吃个早饭,睡个午觉,再溜达一圈,吃个晚饭”,并不容易实现。
马蔚华:“裸退”招行?
业界热猜哪儿是他的下一站
“坦率地说,我从来没有想过再寻找第二个工作。”岁月无情,尽管马蔚华再怎么想继续干下去,65岁的年龄却只能让他到此为止。而他的下一站是哪儿?
马蔚华之于招行,就像是王石之于万科,柳传志之于联想,无可厚非是招行的灵魂人物。他的大胆与创新,带领着招行从深居深圳蛇口一隅的区域性银行,发展至如今的全国性银行,坐上了国内银行界的第六把交椅。而他自己也收获了“最具创新意识银行家”的美名。
自诩为“打工行长”的马蔚华,每年拿着六七百万的工资,只在招行做了两次改革。一次是2004年,面对银行业普遍“垒大户”的同质化竞争,招行开始尝试零售银行的发展道路。第二次则是在2009年,曾经让招行利润丰厚的“零售模式”,出现创新动力衰竭的瓶颈时,马蔚华发起向着降低资本消耗、提高贷款定价、控制财务成本、增加价值客户、确保风险可控的方向进行改革。
不过,再怎么意气风发、雄心壮志,也有离开的一天。外界在感叹招行告别14年的“马蔚华时代”的同时,也急着给老马规划起未来。
有人认为,他会继续留在招行,但会退居幕后,继续指点招行未来之路。不过,马蔚华却退得彻底,他曾当选招行下届执行董事,但却在宣布卸任党委书记后,提出不再参加招行第九届董事会执行董事的选举,由接任者田惠宇补上。此举意味着他打算 “裸退”。
也有传言称,马蔚华除了继续当招行顾问外,也有可能被人挖墙脚,刚刚起步的阿里金融恐怕就是其中一个。此前,主做小额贷款等业务的阿里金融让一些银行望而生畏,但却得到了马蔚华的支持,他还把马云称为“本家兄弟”。
实际上,在担任招行行长的同时,马蔚华还兼任招商信诺董事长、招商基金董事长、永隆银行董事长、中国国际商会副主席、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乃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是否继续这些职位,暂无消息。
做老师?去阿里?还是做招行幕后师爷?……哪儿是老马的下一站?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应该不会闲下来。
史玉柱[微博]:人生目标是“做屌丝!”
旅游、喂狗、宅家里、做慈善
不像马云把自己变成了神,史玉柱一直站在舆论的“洼地”里,背着不少骂名,高调地挣着钱。
因此,他也许是唯一一个敢在退休声明里大声说,剩下的人生目标是“做屌丝!”的企业家。理直气壮,没一点做作。
2013年4月9日晚间,51岁的史玉柱宣布辞去巨人网络[微博]上市公司CEO职位,只保留董事会主席职务,不担任任何公司实职。
“我提交辞职的时候,马云还没提辞职。董事会磨磨唧唧,不是这个不同意就是那个不同意。我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史玉柱说从此要开始屌丝生活,旅游、喂狗、宅在家里、做慈善。然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惊讶地看到,high翻了的他将没喝完的啤酒倒在了自己的脑袋上。再然后,我们在史玉柱的微博上,真的只能看到“风月”了。
围绕史玉柱的争议一部分来源于,他利用人性的贪婪和虚荣做生意。比如,依靠一句最恶俗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攫取了巨额财富。
但熟悉史玉柱的人毫不怀疑,这样一个“俗人”也向往田园诗一样的生活。一个知名传媒人在为一本史玉柱传记做推荐时写道:“如果说有人告诉我史玉柱为人不错,我就会认为,说这个话的人为人不错。”史玉柱可能比微博上生冷不忌的那个他羞涩腼腆得多。无论公司内外,谁都可以恶搞他。曾经负债数亿,也攀上过财富的顶峰,还有什么看不开?
不过,如果“屌丝”的定义是“高富帅”的反义词,史玉柱显然不达标。
自称三年前就将管理完全授权给团队,认为自己已处理好一切,了无牵挂,史玉柱的员工却表示,在公司内部,史玉柱的权威将长期存在,他还是那个提出苛刻目标的人。
而据说,退休后的史玉柱有500亿元的身家,与屌丝更是不沾边。
除了保健品、网游外,史玉柱还有相当一部分财富来自于由专业团队打理的投资业务。
这两年,即使不时游走雪域高原,他也不忘投资民生银行,共拥有民生银行A股8.096亿股,港股3.495亿股。截至上周五,民生银行A股股价为10.36元。有不完全的统计,除了众所周知的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史玉柱“潜伏”的A股上市公司多达16家,涉及房地产、土木工程、塑料塑胶、金属、电子及能源等多个行业。
任志强:越“退”越忙 任大炮写回忆录、开读书会、当微博控
“回忆录写了10多万字了,手稿摞了一大叠。”最近忙着开读书会的任志强,向记者提起自己的回忆录写作进展颇为得意。辞去华远集团董事长的任志强,却过上了越退越忙的日子,写回忆录、开读书会、当微博控、放楼市炮,“退”下来的任志强,忙并快乐着。
2011年4月1日,愚人节,任志强通过微博表示,接到上级通知卸任华远集团董事长一职,随即引发了外界对其“退休生活”的无限遐想。不过,“任大炮”却高调宣布,“我是退职、不是退休。”并且毫不避讳地谈起退职后的“好处”:“国资委说我退休后能拿上市公司的工资了。”根据华远地产当年董事会决议,任志强年薪为758万元。
虽然还是华远地产的董事长,但从华远集团退职后的任志强,跟“书”有关的活动比跟“房”有关的活动多。2011年7月13日,由任志强、刘晓光[微博](首创集团总经理)担任嘉宾的首期金融博物馆读书会便吸引了近三百位听众。一年多来,读书会的嘉宾阵容越来越豪华,挤进来的粉丝越来越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对嘉宾的待遇却没变,还是那碗炸酱面。书友全都明白,7点30分开始的读书会如晚于6点50分进场,便只能找志愿者拿个地垫在角落里席地而坐了。
当然,任志强和房地产的“恋情”仍未中断,并且“炮”声依旧。2012年秋季他预言,2013年3月房价可能暴涨。跟任志强下了裸奔赌注的郭建波不久前提前认输。近日,任志强的炮声又响了:以后房价都比现在高,想投资就随便买。
王石:明年回归万科
“不务正业”已有很多年
2014年,是王石兑现回归万科的最终时限。这位至今凝聚着万科灵魂的董事长,“不务正业”已有些年。
2010年年末,万科笼罩上“千亿光环”,此时,年届60岁的万科董事长王石却对外透露出海外游学的心思。2011年初,王石低调赴美开始游学生活。
其实,自2004年起,王石就开始用他不同的生活方式阐释着职业生涯的过渡。玩登山、做形象大使、客串主持人,甚至“充当”过记者……企业家的角色在王石的身上早已褪色。
有太多的人感慨,“像王石这样有着丰富经验的企业家,如果不能继续传播他的经验和想法就太可惜了。”
王石也确实没让人失望。演讲、出书、做慈善……卸任CEO身份后,王石做全了西方企业家退休后所做的事情。只是在宣讲的课堂上,王石不止一次地坦率反思2008年的“捐款门”。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微博]说,“其实当时我和王石都捐了200万。我理解王石当时的想法就是要保护自己的员工,面对一个个不了解的慈善机构,他说了捐10块钱这样的话。”王石从此在网络上丢掉了“锋芒毕露”的性格。即使被翻炒出“红烧肉事件”,王石也从始至终保持沉默,任由被舆论“消费”。
王石自有他的坚持。在央视《开讲啦》栏目中,王石带着感情回忆自己在哈佛听课的艰难经历,“起初,我请家教帮我记英语笔记,放学后再一一讲给我听,后来,我就自己尝试记笔记,然后讲给家教听。每天学习超过15个小时。”
不得不提的是,因雅安地震捐款而出现的公信力极高的“黑马”慈善机构——“壹基金”执委会主席,正是王石。这是他在隐退万科时的第一个新身份。
当被贴了多个标签时,王石坦言自己最先选择“企业家”的称号,因为先赚钱才能有钱干事。2011年初王石游学消息爆出后,万科说王石3年后会回归。再有几个月,王石将归来,而那时他会给万科带来怎样的惊喜?我们拭目以待。
柳传志:最想做“快乐的老头”
69岁PC教父最近玩的是农业
柳传志很忙,这位69岁的PC教父最近玩的是农业,前几天还为旗下的“佳沃”蓝莓高调站台。在离开联想集团[微博]后的一年半里,这位年近古稀的商界大腕不仅没有离开江湖,反而更频繁地出镜,他现在最大的心愿是推动联想控股上市,之后彻底退休。
从电脑到水果的大跨界投资,柳传志的农业梦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他说联想控股做农业,是为了“恢复中国人对中国诚信文化的信心”。
这位69岁的企业家,依然保持着他40岁下海时的创业激情。无论是PC起家的联想集团,还是正排兵布阵的联想控股,他都希望“受人尊敬、值得信赖”。
柳传志的创业故事早被奉为商业经典,尤其是两度退出联想集团的桥段。2004年,柳传志辞掉董事长一职,那一次颇有点“让贤”的味道,但“身退心不退”。2009年联想遭遇寒流时他又重出江湖、力挽狂澜,两年后当联想PC重新驶入快车道,柳传志再度选择了“谢幕”,那一回是“身心俱退”,专心做联想控股。2012年他又让出了联想控股总裁头衔,但他依然是联想控股董事长,依然为多个产业里拥有领先企业的愿景而运筹帷幄。
现在“教父”在为联想控股上市而奔忙。柳传志说,联想控股计划2014年到2016年整体上市,但上市并不是老帅的终极目标。他在很多场合不止一次强调,希望公司上市以后还要保证每年双位数的利润增长,试图给中国股市带来一股“清新的风”。上市后再过两年,他就会全面退休。
推动联想控股上市,会是柳传志最后的战役吗?这位年近七旬的长者,说目前自己最想做的是“一个快乐的老头”。
张大中:在资本市场过自在日子
现身多家上市公司股东名单
不知道当年的竞争对手如今是否会对张大中的“隐退”心生一丝羡慕。他在家电大连锁的黄金时代急流勇退。世易时移,眼下这个行业在电子商务的冲击、宏观调控的掣肘下夹缝求存,张大中却在资本市场里自在地过日子。
中国联通[微博]日前发布的2012年财报显示,张大中在去年四季度名列第5位公司股东,成为十大股东中唯一的自然人股东。此前,张大中的名字早已出现在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名单中。2009年4月TCL[微博]定向增发,张大中认购了该公司增发的1000万股。半年后,他又斥资近1.3亿元认购7000万股参与了海信[微博]电器的定向增发。这些投资耗资数亿元,但是对于手握30亿现金的张大中,几乎完全不构成压力,更像是一种消遣。
5年前,媒体眼中的张大中还是失意的。2007年底,张大中把经营了20多年的大中电器以约36.5亿元转手国美。然而,时间证明,没有了大中电器,张大中并不是“失败者”。2008年初,拿着税后的30亿元,张大中成立了大中投资,主要从事企业风险投资、整合并购上市。他解释说,“我也要靠资本赚钱,卖掉大中电器拿资本去投资,正是个机会。”
而此后,他的另一个身份更加富有戏剧性。在黄光裕家族与陈晓的国美控制权争夺战落幕后,张大中友情“客串”国美集团董事局主席职务至今。
本版撰文/晨报记者 刘映花 孙雨 韩元佳 王丽娅 焦立坤 姜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