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一个简单、独特的概念,不断地重复宣传这一词汇,将自己与这一词汇锁定起来,进而在消费者心中占据这一词汇,这是企业营销战略成功的关键原则。
文/艾·里斯
2008年6月2日,在我们2008中国之行的第一站——北京站的演讲中,我从营销战略的角度分析了几个美国总统候选人各自的优劣势,并预言巴拉克·奥巴马将凭借“变革”这个有力的定位最终获胜。
一场营销战
北京时间2008年11月5日,巴拉克·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他一共获得了53%的选票支持,而对手麦凯恩的支持率是47%。
总统的竞选可以看做一场营销战,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从奥巴马的竞选当中学到一些东西,对于总统选举而言正确的事情对于品牌同样奏效。长期而言,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上通常没有哪个单独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换句话说,第二品牌总会有立足之地,尤其当这个品牌能够刻意成为领导品牌的“对立面”的时候。这一点,我们在《22条商规》中称之为“对立定律”。
选择一个词
美国总统选举分为若干个步骤。第一步,候选人必须得到所在党国内会议当中足够多代表的支持。作为民主党代表,奥巴马必须赢得比他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希拉里·克林顿更多的支持。希拉里·克林顿得益于与丈夫比尔·克林顿(被很多美国人认为是美国最成功的政客之一)的婚姻,成为美国最出名的女人。再来看看他的第二个竞争对手约翰·麦凯恩,这是一个极其出名的战争英雄,也是一位业绩可圈可点的资深美国参议员。
奥巴马看起来充满劣势,并不是一个天生的“优质产品”:之前一直默默无闻,比任何对手都年轻,是个黑人,而且有一个大多数美国人都觉得“怪”的名字。
营销竞争是一场认知之争,而非产品之争,所以,以上这些都并不重要,因为巴拉克·奥巴马的营销战略比希拉里·克林顿和约翰·麦凯恩的都对路。
奥巴马的策略是什么呢?就一个词:“变革”。每一次演说,每一次新闻发布会,每一次和支持者的会面,在奥巴马侃侃而谈的讲台上必然有这样一块最醒目的标志:我们得以信赖的变革。在每一次演说时,奥巴马的助手们都会向观众分发宣传单,上面有同样的信息:我们得以信赖的变革。
二战时的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是“大谎话”专家,戈培尔说:“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为真理。”这个策略的反面就是“大真相”,如果你不断重复,真相就会越来越被放大,并产生出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