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师傅:当沟通成为本能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4日 18:35 《数字商业时代》
采访·撰文=张思 打通血脉 短短一天之内完成复杂的人力、物力、财力部署,投入赈灾,康师傅的赈灾战役也是检阅内部沟通和协作的战役。 五月二十三日晚上九点多钟,记者的手机响起,是一个来自重庆的号码。“对不起啊,柳总今天一直都在忙着发放赈灾物资,恐怕采访要推迟到明天了。”一个焦急的女声说道。 柳总就是柳力仁,他是顶新集团西南区行政总经理,也是此次汶川地震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西南赈灾小组的总协调,康师傅在地震发生后快速响应和部署,并调集全集团各个部门展开行动,而一切工作的部署和实施只用了短短的一天时间。 强化沟通 让流程缜密衔接 5月12日,各大区的总经理都汇集在康师傅设于天津的总部进行培训。下午,柳力仁的手机频繁响起,他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所负责的大区发生了地震。 尚在培训的他毫不犹豫地把了解到的情况报告给了负责相关工作的董事长:除了位于成都眉山的方便面厂无法正常运营,其他23家面厂和42家水厂并未受损。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室副总经理钱为家告诉记者,在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公司的几位董事长大致放心了,紧接着确定了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抗震救灾。 5月13日康师傅控股集团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为灾区捐款1000万元(300万元现金,700万元物资),集团总部董事长授权幕僚长为集团赈灾小组总指挥,决定每天早上8:00召开集团赈灾小组会议,由总协调介绍当天的工作重点,就遇到的困难寻求协助,并确定未来作业的重点;每天17:30召开西南地方赈灾小组会议。 这就是康师傅为赈灾安排的“两会”,为确保效率,这些会议都是电话会议。内容直接、简单,钱为家说因为这是抗震救灾的危机时刻,所以:“要非常快速,而且要便于行动。” 每日的这“两会”将保证小组的工作能够第一时间被集体所了解,并且得到事业群包括产品、销售、人力资源以及财务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工作能够继续展开。 5月13日晚,重庆顶津、顶益西南抗震救灾小组正式组建完成,确定小组成员、各成员分工及操作流程;西南地区人员分为重庆、成都两部分,重庆地区的约20名人员负责整个西南地区赈灾工作的统筹;成都地区约70名工作人员负责成都地区捐赠对象的确认,赈灾物资的运送以及实施灾民免费热食供应方案。 当14日康师傅发布捐助新闻时,西南抗震救灾小组已经开始工作了,柳力仁也回到了重庆作为前哨阵地的组织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5月14日重庆顶津、顶益公司工会自主发动捐赠活动,募集员工捐献救灾善款;并于14日当天把第一批救灾物资——1000件水、1000箱面送至都江堰红十字会。 当公司的救灾活动拉开序幕时,康师傅的员工也希望捐助。“本来公司没有打算要求员工捐款,但是发现员工这方面的意愿很强烈。”钱为家说,看公司的BBS已经是他每天的日常工作之一,这个匿名的BBS是他和其他管理层人员与员工沟通的平台,当论坛上的帖子里支援灾区的呼声越来越高时,他觉得公司有必要为员工提供一个顺畅的捐款渠道。 5月20日公司提出了捐助一日薪活动,发起员工捐款,钱为家说:“其实很多员工捐助超过了这个数字,到现在已经有200多万了,结束后我们会以员工的名义捐出这笔款项。” 无论是第一时间知道情况的柳力仁,还是魏应行董事长,或是希望捐款的员工,在康师傅内部,沟通已经成为一种本能。这一切并不复杂,一则短信、一通电话、一条帖子或者一个电话会议。往往问题就借助这些畅通的沟通渠道解决了,钱为家说:“由于大家已经把沟通变成了一种本能,有时候电话接起来都可以猜到对方要说些什么。”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