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曾经在中国工业史上写下辉煌篇章,沉睡了20多年的‘辽老大’一旦观念转变,潜力不可想象,我们认为‘老虎已经醒了’。”
——辽宁省三大区域发展战略解读
本刊记者 何晓春
“长江以北,除了北京,最有发展潜力的就是沈阳!只有天津、大连可以和它比一比。今后中国经济增长极之一一定在辽宁,一定在环渤海湾!”交通银行辽宁省分行副行长鲁敏这样肯定地告诉《浙商》记者。他是众多在辽宁创业浙商的“军师”。
辽宁省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叶锦寨告诉《浙商》记者:“沉睡了20多年的‘辽老大’一旦观念转变,潜力不可想象,我们认为‘老虎已经醒了’。”辽宁省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卢升平则对《浙商》记者说:“辽宁相当于刚刚苏醒的处女地,未来10年机会更大!”
辽宁省素有“辽老大”之称,那是因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辽宁的GDP是中国的老大,并创造了中国工业化史的许多个第一。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辽宁受原有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出现了产业结构老化和经济相对衰退的现象。2003年中央作出了实施东北振兴的战略决策后,辽宁迎来了新的发展良机。
2009年前三季度,辽宁省以12.7%的GDP增速位于全国第12位。鲁敏向《浙商》记者介绍,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连续3年超过浙江,居全国第四位。几年来辽宁省GDP增幅、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都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辽宁近几年的突飞猛进与辽宁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是分不开的。
2008年,在国家扩大内需保增长的大背景下,辽宁省适时提出了“突破辽西北”战略。
2009年7月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
据悉,沈阳经济区将很快得到国务院的批复,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至此,辽宁省三大区域发展战略破土而出,蓄势待发。这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带来了无限商机。
沈阳经济区:一核、五带、十群
在2009年10月15日举办的“辽宁装备制造基地·沈抚新城黄金水岸”主题概念推介会上,辽宁省省长陈政高透露,沈阳经济区将很快得到国务院的批复,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在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同时,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8个城市,积极推进一体化建设,“沈阳经济区一体化战略”应运而生,“一核、五带、十群”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核”即建设沈阳特大经济核心区,打造东北亚国际中心城市。“五带”即打造沈抚、沈本、沈辽鞍营、沈阜、沈铁五条城际连接带,构建若干经济新区,以点连线,以线带面,推进城市一体化建设。“十群”的产业布局更具说服力:先进装备制造、航空制造、专用车改装、新型材料、生物制药、钢铁深加工……八城市各有分工,各施所长。
“一核、五带、十群”的共同建设目标,瞄准的则是东北、全国乃至东北亚。即,将沈阳经济区建设成为东北新的经济增长极、国家新型产业基地重要增长区;到2020年,经济区综合实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沈阳是东北最大的城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沈阳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民用航空港,全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全国最高等级的“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对周边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强的吸纳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沈阳是建国初期国家重点建设起来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全国重工业基地之一。2008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95元,同比增长18.4%。沈阳拥有普通高等院校30所,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0家。
作为辽宁经济的腹地,2009年上半年,沈阳经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38亿元,占辽宁全省的78.3%,同比增长12.6%;经济区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元和1150元。
【走读热点城市】抚顺
抚顺市市委书记刘强告诉《浙商》记者:“抚顺是沈阳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以装备制造业作为工业项目支撑,与沈阳全面接近。”8月1日,辽宁省第一条城际铁路——沈阳至抚顺的城际轻轨铁路正式建成通车。沈抚轻轨的通车昭示沈抚同城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抚顺市市长王阳向《浙商》记者介绍:“在不久的将来,沈阳与抚顺将成为同一个城市。抚顺将举全市之力打造占地面积605平方公里的沈抚新城,3年内使其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半壁江山。”
浙江银江科技集团总投资30亿元的“东北高新技术研发中心”项目已经落户沈抚新城,成为沈抚同城化的标志性项目。银江集团董事长王辉表示,他们为抚顺市委、市政府的诚意所感动,愿意到雷锋的第二故乡,到清王朝的“启运之地”来投资发展。
今年3月,银江科技集团副总裁姚昊来又将自己的朋友——浙江丰兆镁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解扬介绍到抚顺发展。
之所以到抚顺投资,赵解扬表示,一方面是抚顺的资源优势极具吸引力,有利于丰兆镁业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迅速做强做大企业;另一方面,通过自身实际的经历,相信抚顺市政府会给投资者创造发展机遇,在合作中实现共进双赢。
辽宁省浙江商会会长曾昌飚向《浙商》记者透露,浙商投资额占沈抚新城外来投资总额的80%以上。那么,抚顺到底有什么样的投资环境吸引浙商源源不断地进驻?王阳市长说:“我们不仅有全国最优惠的政策,而且对招商企业实行‘封闭管理,挂牌保护’,未经市委市政府批准,任何单位不准去检查。”王阳的手机号码对于外来投资者是公开的,只要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找他。
“最好的投资环境是政策连贯的环境。”王阳开玩笑说:“陈政高省长对我说‘王阳,你就别走了,在抚顺干到退休吧!’因此,我决定在这里干到退休了。”这时,陈政高补充道:“前提是你要好好干,而不是在这里等着退休养老了,如果干不好照样让你下。”
沈抚新城是沈阳经济区的一个缩影,沈阳经济区是辽宁省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陈政高说:“沈阳经济区不仅是我们的事,而且已经变成国家的事,能抓不好吗?一切都OPEN(敞开)了,你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辽宁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
2009年7月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这不仅为这片中国最北端的沿海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为东北振兴增添了新的动力。
早在3年前,辽宁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打造“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其中“五点”是指: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含盘锦船舶工业基地)、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含锦州西海工业区和葫芦岛北港工业区)、辽宁丹东产业园区和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582.9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为219.86平方公里。“一线”是指:从丹东到葫芦岛绥中1443公里的滨海公路。通过“以点连线、以线促带、以带兴面”的空间发展格局,辐射和带动距离海岸线100公里范围内的沿海经济带的发展。
为配合国务院《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落实,辽宁省下发通知,对“五点一线”沿海重点发展区域内企业实行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的优惠政策,即涉及国家管理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如无线电频率占用费、矿产资源补偿费、企业注册登记费、排污费、出入境商品检验检疫费、海关收费等收费项目的相关收费费额,由企业所在园区或园区所在市财政承担。而税务登记证工本费、城市污水处理费、土地闲置费等多达几十项省一级的收费实行免收。
在五个重点区域内兴办的企业,经有关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对新办的内资高新技术企业,自获利年度起免征所得税两年。
今年前8个月,辽宁沿海经济带29个沿海重点区域固定资产投资742.9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43.5亿元。到2010年,待辽宁沿海经济带起步区全面建成时,沿海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将达到55%以上,占东北地区生产总值的30%以上。届时,辽宁沿海经济带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又一强力引擎。
辽宁省政府经济合作办公室综合处处长徐学海向《浙商》记者透露,辽宁“转身向海”是时任辽宁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提出来的。他提出辽宁经济发展的重点应该放在沿海,从而利用这个区位优势带动辽宁的发展。
【走读热点城市】丹东
2009年10月18日清晨6点多钟,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的前阳经济开发区就开始忙碌起来。前阳镇与朝鲜新义州隔鸭绿江相望,前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孙洪海每年要在管委会广场为企业升一次旗。他告诉《浙商》记者:“凡是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我们就为其升一面旗,如今已经有100多面旗了。”
2008年,前阳经济开发区实现企业产值120亿元。数年前为产值突破亿元而搞的庆祝活动孙洪海还记忆犹新,而今1家企业的产值就能突破亿元,阿迪达斯、POLO、法拉利等世界品牌服装已经在这里建有生产基地。
10月17日夜幕降临,《浙商》记者刚到丹东,“向‘保利’看齐”的广告便印入眼帘。作为保利地产高端品系的代言项目“林语系”,已经于今年6月在丹东奠基开工,投资额达10亿元。中朝鸭绿江大桥灯火璀璨,聚集了各国友人,试图窥探江对面尚未对外开放的神秘国度——朝鲜。
作为2009浙商(省外)投资潜力城市之一的丹东,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与许多边境城市以边贸支撑经济不同的是,这个城市曾经以“孔雀牌”手表、“东方齐洛瓦”冰箱、“菊花牌”电视机、“康齿灵”牙膏享誉全国,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被评为全国轻纺工业十大明星城市,来自丹东的“黄海牌”客车至今驰骋在全国各地。
2009年10月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朝鲜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正式友好访问。作为两国签署的经贸合作协议之一,中朝将新建一座鸭绿江界河公路大桥。韩国《中央日报》分析,中国积极主张建鸭绿江大桥,是为朝鲜以后开放时进入朝鲜打造的桥头堡。因为中朝贸易流通量的70%以上是通过连接丹东和新义州的交通网络进行的,投资这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成为了扩大对朝贸易的最重要课题之一。
沿海沿江沿边的丹东,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丹东市副市长李士伟对《浙商》记者说:“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中,丹东充当左前锋的角色,将成为辽宁对外开放的一个新的窗口与新的增长极。在改革开放后,因为种种原因,丹东不少企业陷入困境;而今丹东面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两个国家战略机遇,已经初显勃勃生机。”
李士伟预计朝鲜很快就会对外开放,“如果朝鲜对外开放,首先会向中国开放,而丹东就会面临得天独厚的机遇。一旦朝鲜开放,新义州的绸缎岛一定会成为自由贸易区,而前阳经济开发区就是互市贸易的前沿阵地。”
丹东是中国万里海疆的最北端起点,也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年9月10日举行的夏季达沃斯年会上,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成为一个专门探讨的话题,她已经成为辽宁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辽西北:辽宁的投资洼地
多年来,辽宁省的辽西北地区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较低,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大。
2008年,在国家扩大内需保增长的大背景下,辽宁省又适时提出了“突破辽西北”战略,加大相对贫困落后的辽西北的建设力度,推出了总投资2500亿元的100个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项目。
有了沈阳经济带与辽宁沿海经济带这两个抓手,辽宁便如虎添翼。铁岭、阜新、朝阳等辽西北地区也不甘落后,“突破辽西北”便是辽宁省第三大发展战略。
“突破辽西北”战略提出了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的目标,明确了在突破辽西北中,重点抓好环境建设,特别是绿化工程;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业产业化,特别是畜牧养殖业;抓好工业化,特别是工业产业集群的任务,给辽西北地区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加快发展振兴的热流处处涌动。
【走读热点城市】铁岭
“产粮区”铁岭原来是辽宁省的农业大市,农业产值占经济总量的80%以上,没有工业基础,而今却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辽宁省政府经济合作办公室综合处处长徐学海向《浙商》记者介绍,现在铁岭不仅建设了凡河新城区,而且工业已经占其产业比重的51%,工业汽车改装园、东北物流中心等项目相继落户铁岭,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就在几年前,辽西北地区还是辽宁省经济发展的盲区。“我们辽宁也对口支援中西部省份,但我们在一些中西部地区考察,发现他们比我们辽宁的辽西北地区还要好。”徐学海对《浙商》记者说。
看中铁岭发展潜力的浙商卢升平,早已在铁岭布局,在铁岭投资参股2家村镇银行。她告诉《浙商》记者:“今年预计还将投资2家村镇银行,虽然村镇银行在近几年要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不大可能,我们把它当作是战略投资,看中的是未来。况且,随着我们的铁岭开原巨子塑料模具机械产业园项目的推进,投资金融行业将来可以为园区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配套服务。”
作为卢升平的助手,沈阳台州巨子塑料模具创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原市巨子塑料模具机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徐洪臣负责公司的金融业务。他告诉《浙商》记者:“在铁岭投资参股的村镇银行中,目前我们所占有的股份并不多。如果村镇银行能在这几年迅速发展,我们能够获取财务投资的收益;如果发展势头不尽如人意,也能为今后的兼并重组提供便利。”
无疑,卢升平抓住了铁岭市新城区“一个中心、四大基地”的发展契机。铁岭新城区定位为“辽宁省专用车生产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北方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和职业教育基地”。